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消费者在网络购物中,常出现网络欺诈难防范、购物安全难保障和发生纠纷责任主体难确认、诉讼管辖难确认等法律问题,我国相关法律并未对网络购物进行专门有效的规制。从法律规制的视角进行探究,对于充分发挥网络购物的优势、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及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我国有关法律对网络交易的监管滞后、经营者消费者之间关系不平等等诸多问题,侵害消费者安全权现象严重。为此,文中探讨了完善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对策,社会和政府负起其应有的责任与义务,把建立和完善网络交易安全的立法提到议事El程上来,才能减少和避免纠纷的发生,才能提高人们网络购物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网络购物的健康发展,进而对我国国民经济作出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微信购物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购物模式,由于缺少法律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面临着维权困境。微信购物的立法较为滞后,导致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规制,这就要求立法部门加快微信购物领域的立法速度,有效推进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2,(11):93-93
李震在《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撰文认为,随着虚拟社区的高速发展和网络购物环境的日趋成熟,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日益突出。虚拟社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领域。关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网络购物消费者具有特殊性,其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与经营者相比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法律特殊予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后悔权、知情权和网络交易平台责任等制度的设计正是回应了网络购物消费者的诉求,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消费者权益为重的立法精神,能够有效改善网络交易环境,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证交易安全。  相似文献   

6.
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网络消费中,消费者表现出聚集、交流等新的需要。影响消费者上网购物行为的主要有心理、价格、安全可靠性等因素。厂商应选择适合网上销售特性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网络广告的质量,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网络购物因其便利、跨越时空等特性,深受台湾消费者青睐。近期,台湾媒体披露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近七成台湾网友上网就是为了网络购物。在台湾,网络购物有何乐趣,为何网购如此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购物成为消费常态的今天,消费者进行网购评价反馈不仅是行使一项重要权利,也是提供一种"准公共产品"。从现实发展看,网购评价系统越来越规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不可忽视,网购平台上依然存在经营者虚构交易以编造评价、诱导消费者不客观好评、消费者滥用评价权等问题。因此,应建立激励机制、多评机制、救济机制等多种网购制度机制,打造良好的网络购物生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通过互联网购物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消费者的一种重要途径,尤其是今年来各大网站推出网络购物优惠促销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网络消费者购物;电子商务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许多的便捷,但是电子商务于实际生活消费者存在差异,导致消费者权益更易遭受损害;因此,要更加注重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齐韬 《今日上海》2008,(8):22-25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英特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日益明显,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贸易全球化现象延伸至商品零售领域,演变为购物方式的多元化,网络购物、电话购物、电视广播直销等形式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和快乐,折射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张郁 《公安研究》2012,(12):45-49
近年来,网购以其便捷性和廉价性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网络购物正在发展成为商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同时,网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频发,不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侵犯合法企业的知识产权,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而且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此类案件反映出取证与认定难、网络与物流监管缺失等问题。针对此类案件特点和规律,公安机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大力度,多管齐下,提高打击、防范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购物的快捷、方便受到很多的欢迎,因此网上消费成为当今最热门的一个话题。对于网络忠实的粉丝大学生来讲,网上购物更是受到很大的欢迎,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和行为进行分析企业如何能够抓住市场,制定正确有戏的网络营销策略,从而能够开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3.
人们通常将电子商务视同网上购物,即企业对消费者的交易、殊不知网上购物仅仅是电子商务应用的一个方面。而且电子商务的增长潜力主要在于企业对企业的交易。 电子商务带给企业和消费者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便捷、低成本地进入全球市场。创造出大量的“网络”商人,也能够使拥有一台联网计算机和信用卡的消费者成为全球消费者。  相似文献   

14.
马艳丽 《求索》2013,(7):244-246,73
在线评论数量繁多、观点不一致、匿名发表、内容模糊等特点增加消费者网络购物决策的难度,文章提出消费者决策困境的概念,分析在线评论信息的复杂性给消费者决策造成的模糊、矛盾、犹豫而难以决策的处境,该困境具有独特性、个性化和动态复杂性特征,依据困境来源和在线评论维度分为四种困境类型,进而分析消费者使用在线评论的过程和消费者决策困境产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33)
正@中国小康网:网络购物刷销量刷成爆款、刷信誉欺骗消费者?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11月4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络水军"等不法经营者将受到严厉处罚。除了对经营者自己产品的虚假宣传外,帮助他人进行刷单、炒信、删除差评、虚构交易、虚假刷信誉等行为,也将受到严厉查处。  相似文献   

16.
易玲  叶欣 《人民论坛》2015,(2):130-132
与传统购物方式相比,网络购物具有价格优惠、品种繁多和服务便捷等特点,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网购的现状和特点,指出了加强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并针对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消费者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对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不完善等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乔颍 《公民导刊》2011,(12):32-34
电视购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我国自1992年开始引进电视购物。电视购物虽然发展迅速,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索福瑞《中国电视购物发展报告2008-2009》中写道:中国观众对中国电视购物整体信心不足,只有17.65%的消费者有明显的信任;另外,观众忠诚度不高,一看到电视购物就换台的比例达到了94.32%。在政府、电视购物企业、消费者、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形成"国家立法、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全面推动电视购物行业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8.
于浩 《中国人大》2013,(10):22-24
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约1.3万亿元,较往年增长66.2%,在社会消费品总零售额的占比达到6.2%。而今年一季度,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3520.8亿元,同比增长36.6%。由此可见,足不出户,轻点鼠标的购物方式日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但与此同时,电商平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乱象也日益凸显,使消费者  相似文献   

19.
足不出户,轻敲电脑键盘,即可完成交易。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第三方支付的购物方式因其低价和便利,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新选择。但由于网络购物信息不对称,交易安全无法保证,使消费者感知风险人大高于传统的购物方式。梁小姐网购机票的经历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和第四次会议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修正案草案从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充实细化消费者权益、强化经营者义务、规范网络购物等新的消费方式、进一步发挥消费者协会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