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俊  谢玲红 《瞭望》2020,(15):54-54
疫情正在对就业产生前所未有的深远影响。应对疫情长期化,发展灵活就业成为稳就业的重要渠道。灵活就业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的表现令人瞩目。在疫情最严重的2、3月份,就业市场一度出现严重的结构错配。娱乐、旅游等行业全面停业,员工大规模闲置,许多企业陷入困境,但同时电商、快递等行业订单大幅攀升,短期用工极度短缺。在此情况下,市场展现出惊人的自我调节能力。一些企业特别是快递、电商等新业态企业及时引入“共享员工”“跨界员工”模式,通过灵活就业方式实现了“抗疫复工”两不误。  相似文献   

2.
潘晔  潘莹  颜之宏  周蕊  王东丽 《瞭望》2020,(4):38-39
一边是考研热,另一边是旅游体验师、网络主播、电竞选手等新兴职业正不断涌现.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但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稳就业压力加大.稳就业政策全面发力,特别是新的政策工具箱开启,将为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郭桂萍 《求知》2020,(5):51-53
当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指示精神,就必须做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保居民就业工作两手抓,坚持按照"稳是大局"的总体要求,把保居民就业放在中央"六保"工作首位,作为保民生补短板工作重点抓。为此,深入研究我国稳大局保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在恢复发展中着力做好稳岗就业的落地工作,尽量降低疫情对保居民就业的影响,对确保我国就业大局稳定,实现防控和发展双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对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西安4月23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求知》2005,(8):46-47
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着,而在这种高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说:“假如把被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加进失业率统计,截止到2002年,广义失业率可达到15.7%”。蔡昉表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必然带来就业。  相似文献   

7.
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是政府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情况如何?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以期透视甘肃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情况,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将对四川省的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就业模式及就业管理方面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同时并存的机遇和风险 ,其对策措施上应当把握好三个转变 :经济结构调整应有利于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增长 ;就业模式的转变应以积极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为基本方向 ;政府就业干预方式应从“越位”转向“定位” ,从“缺位”转向“到位” ,即实现市场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9.
钱云芳 《学理论》2009,(20):260-261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大学生面临就业“严冬”的危机,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是就业能力不足以适应市场需求,而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在高等教育政策的完善。因此,本文从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质量政策、高校就业服务政策三方面来提出对策建议,以完善高等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0.
肖玉菁 《学理论》2013,(6):254-25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使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困难,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各大高校的扩招和中国就业政策及就业制度不断发生变化,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待业时间过长等问题逐渐突显,这就影响到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从国家、政府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基本对策,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从而实现高校本科毕业生充分和谐的就业局面。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着国民经济。其中,能广泛吸纳就业、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中小微企业,一些领域深受其害。《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走访地方工信部门、企业界和学界,发现疫情使中小微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收入荒”“现金荒”“用工荒”“原料荒”“物流荒”…….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00,(10):44-44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蔡昉谈及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障碍时说,如果城市政府的歧视性就业政策延续下去,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所要求的任务就会被无限期地搁置,目前仍十分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就难以缩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形成的目标也会被延缓。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良的就业问题心态,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阐述了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就业问题心态,并针对这些问题心态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提出如何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意见,指导大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14.
吴元忠  黄玉庆 《学理论》2015,(5):214-215
高质量就业内涵和当前影响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主要因素很多,从高职院校及学生层面如何提升高职就业质量提出思考如下:加强政策引导,加强高职人力资源配置;明确高职教育内涵,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调整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市场机制演进的必然性与数字技术赋能的可行性,作为外生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从工业经济就业范式向数字经济工作范式的转型,这种新工作范式主要体现在从组织型就业向自主型工作转换,从集中型就业向分布型工作转换,从单一型就业向多元型工作转换。新工作范式推动了新工作政策框架的形成发展与优化完善,新工作政策框架主要着力于创造更加稠密的工作市场和促进更加便利的工作匹配,着力于包容更加多元的人力资本关系和提升更加专业的工作技能,着力于提供更加普遍的社会保障和保护更加全面的工作权利,从而能够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新就业形态”以其容量大、灵活性强等特点,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当前我国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发挥着就业“缓冲带”以及“减压阀”的重要作用。大量农村劳动力也通过“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职业流向城市,并成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主力群体。尽管新就业形态发展势头迅猛,其自身仍面临诸多“短板”,如职业保障不足、就业脆弱性突出、社会认同缺失等劳动权益问题。如今,我们正向共同富裕稳步迈进,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大方向,顺势而为,在适应新就业形态包容性与灵活性的就业新形势下,更好地在职业保障、就业能力、精神生活等多方面为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提供及时有力的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20,(8):8-9
近期,全国多地陆续复工。从世界工厂珠三角到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先行示范区深圳到千年大计雄安新区,从民生企业到互联网科技公司,各地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既要打赢抗疫阻击战,也要打好经济保卫战。连日来,各地根据“分区分级精确防控,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要求,全力扶持企业应对疫情挑战、恢复正常生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稳企业、稳就业、稳经济,确保改革发展不停步。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享受了30年的“人口红利”在逐渐衰退,开始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在新的时代,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就业呈现出择业标准多元化、择业方式自由化、就业形式短工化等趋势,同时也面临着就业过程中的“制度荒”、“权益荒”、“技能荒”带来的严峻挑战.如何从制度改进、社会保障、就业培训等层面制定相应政策,对于有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经济下的就业理论和就业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塑造了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 ,我国已初步进入了网络社会。网络经济导致了就业实践和理论的巨大变化 ,要解决网络经济下的失业与“空位”并存的现象 ,就业者必须更新就业观念 ,树立自主发展、知识型的就业观 ;政府的就业政策要由外延式就业增长取向向内涵式就业增长取向转变。在就业模式的选择上 ,要选择柔性化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社会价值的重要创造者,随着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出了多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这些政策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种类型:宏观调控政策,基层就业与创业扶持政策,就业准入与派遣接收政策。但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外就业政策的研究来提出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