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山东莱州是历史文化先进地区,留传下许多书画真迹、雕刻艺术、传统戏剧等。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文化、群众文化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出现了3000多个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专业户。市委、市政府发挥这一文化传统优势,从扶植帮助“兴趣户”,支持培养“传统户”,改造利用“闲耍户”,到逐步规范建设成文化中心户。如今,全市已拥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能独立担任整台文艺演出的农民文艺团队105支,成为莱州群众文化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从政策上扶持。群众文化是群众以自娱、自乐、自教为主,群众参与广泛的社会文化娱乐活动。因此…  相似文献   

2.
深圳建市之初,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工人转变”和人口逐年增多的突出问题。虽然市政府投资兴建了一些大型文化设施,社会部门也办了一些盈利性的文化活动场所,但由于原来基础薄弱,中小型文化设施严重缺乏,仍然不能满足广大群众不同层次的要求。人民群众参加文化活动难、看书难、看电影难、买书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为改善这种状况,改革旧的文化管理体制,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1985年市文化局对群众文化建设实施了“网络规划”。以市艺术中心、市图书馆、市电影公司、市新华书店为主干,建立群众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告诉我们,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必须注重文化事业的发展。这样,才能使物质与精神同步发展。工人文化宫、俱乐部是职工群众的乐园和校园,是在群众文化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作用的阵地。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官、俱乐部受经济效益所迫也步入了艰难的境地。群众文化,只有以文化产业的面目走进市场,才能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4.
素称“文化之乡”的江苏省,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的腾飞,为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增添了经济实力,使“文化之乡”发生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变化。 文化中心和家庭文化同时兴起 江苏全省的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近10年可按经济实力之强弱分为以苏南为  相似文献   

5.
枝繁叶茂的“文化大家族”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当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实现温饱直逼小康、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在更高的水平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品位、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就成为中华民族面临的一项重大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6,(17)
——科学界定和区分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和功能。区别情况,具体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单位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通讯社、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重要社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江湖州市南浔区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通过深入开展“百村万户种文化”活动,采取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群众主体地位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农村“种文化”的能力、动力和活力,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刘惠音 《学理论》2023,(4):89-9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能更好地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十四五”规划要求,哈尔滨市要大力提升并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足感,这也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9.
建设农村小康文化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大农村发展小康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的一大课题。在“十一五”时期,需要从国家政策、文化产业、文化机制以及农民创造性等方面下手,大力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山东宣传文化系统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了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为主题的“三个一切”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宣传思想文化队伍,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希望。民族地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必须把弘扬民族文化,服务牧区群众作为重要切入点。在实际工作中,要唱好“重保护”、“广活动”、“出精品”、“促发展”四步曲。  相似文献   

12.
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在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职工素质中所起的作用 ,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 ,减少盲目性与片面性 ,对于建设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要注意防止出现“盲目效仿 ,搞形式主义”和“没有企业个性”两种倾向 ,创建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一般来说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反映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行为准则、企业精神等方面的总和。具体来说 ,主要有 :企业之“道”———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 ;企业之“魂”———企业精神 ,核心是价值观 ;企业之“形”———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广大农村发展小康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的一大课题。在“十一五”时期,需要从国家政策、文化产业、文化机制以及农民创造性等方面下手,大力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胡宗秀 《民主》2008,(12):38-38
近年来,湖北红安县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培植带不走的民间文艺队伍.让文化“种子”在农村生根发芽。目前全县共有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队伍70余支,演出人员2100多人.各乡镇建立了腰鼓、楚剧等文艺团队,久违的统灯艺术形式的“皮影戏”、“五虾戏鲢”等也重新登台亮相,深受群众欢迎(引自2008年8月21日《湖北日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河北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务能力,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反映近年来河北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本刊编辑部与河北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策划了这组文章。《大力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一文,从宏观层面介绍了近年来河北省从文化主体、文化民生、文化融合的理念出发,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和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创新实践。全面展示了河北省在更新文化建设理念、拓宽文化建设载体、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高素质文化队伍等方面的成功探索和突出成就。本栏目其他文章,从微观层面介绍了唐山市把“村民中心”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的实践;邯郸市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培育居民兴趣爱好,保障和实现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做法;定州市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以公共文化服务千家万户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赵建中 《党政论坛》2001,(10):35-36
江 泽民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 ,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 ,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这也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继承和发展一切优秀的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万博文化城之路王枫,屈维英在避暑胜地北戴河与南戴河之间,奇迹般崛起了万博文化城。这座由民营企业家王成君投资1.6亿元建造起来的文化殿堂,被新闻界称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全景画卷”。如今,有钱的不是去搞商贸去,就是去搞工厂,王成君为什么偏偏倾巨资搞文化...  相似文献   

19.
论流行文化     
什么是流行文化?有人称是以流行为特征的大众文化,有人泛指各种文化现象的流行,也有人则直接了当归于通俗文化。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文革”期间,八个样板戏传唱于各个角落,我们能认定那是流行文化吗!?至于风行一时的各种文化现象,比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也不能断言那就是流行文化;更不用说相声、杂技、大秧歌这些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在“绿都”名闻遐迩的广西壮 族自治区的首府——南宁, 如今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就是富含现代气息、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广场文化”活动。 广场文化,以广场为载体,以群众为主体,体现着一个城市或地域的建设风貌,蕴含着推动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以及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普及性和自娱自乐等特点,广场文化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全国的很多地方兴起。 近年来,南宁市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市民文化娱乐和休闲的需求,配建了许多大小不同的街道绿地和广场,并根据文化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