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在构建地方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第三部门与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的合作,有其互动基础及深刻的现实意义.但由于我国对第三部门的登记管理施行过于严格的双重行政管理体制,导致了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的信任危机,并影响了二者的合作进程.为此,应该从厘清地方政府的角色、完善第三部门的发展环境、加强对第三部门的监督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而发展和改善第三部门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2.
建立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互动机制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需要。但这种互动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如合法性问题、中国第三部门发展面临的两难困境以及中国多元化社会结构的不成熟性等等。第三部门与政府的互勤是一个渐进过程,笔者提出通过排除第三部门与政府互动的障碍,完善政府权威和社会第三部门相互之间的合作互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论完善我国第三部门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部门是指介于政府与营利性经济组织之间的以公共利益或团体利益为目标取向,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民间捐款和会费收入为资金来源,以组织成员志愿参与为运作机制的正式自治性组织,近些年来,我国第三部门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分担政府责任、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促进社会公平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组织发展资源不足、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模糊、第三部门发展法制缺乏等。正确处理政府和第三部门的关系,放松对第三部门的管制并完善法制建设,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是完善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长与政府有限的公共服务能力之间存在的矛盾必然促进了公共服务领域的社会化改革步伐.社会企业的发展对推进第三部门改革,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社会企业的兴起与发展出发,分析了社会企业存在的理论基础,阐述了社会企业的特征与运行模式,指出发展社会企业是解决政府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第三部门“志愿失灵”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并尝试提出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而第三部门的发展对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还不成熟,还无法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必须加快对第三部门的培育和发展,其路径是:一是政府要处理好与第三部门的关系,营造适合第三部门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第三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析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与第三部门的角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莹 《理论探索》2003,(5):68-70
在全球性的“治理”变革中 ,第三部门将与政府一起共同承担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责任。政府源于社会 ,服务于社会 ,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中扮演着生产者、安排者或提供者两种角色。在当前 ,我国政府一方面继续担当生产者角色 ,另一方面又担当起培育第三部门的职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以及第三部门的发展壮大 ,我国政府将逐渐实现由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向安排者或提供者的角色转换 ,同时第三部门也可扮演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生产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樊琪 《学理论》2012,(17):65-6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日趋多元.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多变,政府与市场在解决社会福利方面要么丧失敏感性,要么太过功利化,脱胎于公私二元结构的第三股力量——第三部门组织,在此大背景下蓬勃发展.分析第三部门组织的社会角色,发掘其社会作用,对于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失灵"理论是西方学者解释第三部门生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但它有基本的前提条件,包括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选举民主、社会自治和独立性的第三部门等。而当代中国的现实,如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第三部门产生的主动性等方面,与"失灵"理论的前提并不相符,所以,"失灵"理论不能完全解释当代中国第三部门的生成和发展问题,而需要依据中国的现实从政治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社会传统文化等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治理变革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式下 ,政府将进行重大变革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发展都有利于第三部门的发展。但是我国第三部门却在静态特征和动态运行上都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因此要在治理与善治理念的指导下 ,加快第三部门的发展 ,推动政府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转变 ,促进政府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应以国内外综合性的实证研究为基础,不能过于看重西方有关淡化或否认政府对第三部门进行管理的主张。第三部门接受政府的管理和指导是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需要,是由其机构性质所决定的;在与政府进行共同管理的领域中,第三部门的地位和作用往往带有辅助性;政府对第三部门的管理应有松有紧。  相似文献   

11.
政府创新:社会资本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资本理论是研究政府与公民、民主与信任等之间关系的一种新范式。布迪厄从微观层面上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一种资源集合;科尔曼从中观层面上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一种社会结构;帕特南从宏观层面上将社会资本概括为一种价值规范。从本质上讲,政府创新是一个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内在的结构性关联。社会资本是政府创新的基本变量,其中的信任因素是政府创新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支持信念因素是政府创新的基本条件,参与网络因素是政府创新的重要基础。在社会资本视角下进行政府创新的途径在于加强社会制度建设,实现传统社会资本的现代转型;支持公民参与网络建设,培育公共精神和发展基层民主;培育第三部门力量,以转变政府职能和增强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5)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等成为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建立良性互动的必要因素,二者建立良性互动对政府、对社会都有建设性的意义。由于地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自身存在的缺陷,制约二者的发展,更影响其互动关系的建立,因此可从六个维度构建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俊 《理论与改革》2014,(3):102-104
"伙伴关系"的概念框架作为对于政府——第三部门之间"竞争范式"的一种,在现代社会福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中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对于建构中的中国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而言,如何界定政府和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尚属于一个悬而未决且意义重大的问题。本文在对"伙伴关系"这一概念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之上,指出,萨拉蒙根据"志愿失灵"所提出的"第三方政府"理论成为政府——第三部门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归纳不同类型的第三部门组织在和政府的互动关系上的典型特征,总结目前具有明显本土特征的"非均衡伙伴关系"的基本特点,并进而探讨这种"非均衡伙伴关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三部门既具有积极作用,又存在失灵现象。我国第三部门缺失的原因既包括潜在的营利动机和责任监督的困境的内在因素,也包括社会因发展程度的一致性不足、组织生成机制的偏颇、资源投入的不足、社会道德约束的失范的外在因素。构建公民社会、培育第三部门,强化监督、创设外部责任约束环境,优化内部治理、加强自律规范,是构建和设计我国第三部门的主要方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政策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第三部门开始在我国发展壮大,逐渐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当中,彻底改变了原来由政府领导的单一的、自上而下的权利运行体制,促使自下而上的草根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但是由于第三部门的政策参与仍存在参与机制短缺、参与秩序混乱、现行法律滞后、政治文化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必须做出以下一些改变:政府应转变自身观念,准确定位;加强第三部门自身的参与能力;健全立法,完善参与机制。我国政府部门如能做到以上这些改变,第三部门将会在公共政策参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将更加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国家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滋生了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比如歧视和污名问题.改革开放既为中国第三部门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使污名和歧视问题日益严峻,导致改革面临重重困境.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在对这一群体构建支持网络的过程中,明显地显现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而新兴的第三部门介入该领域成为必要和可能.欲将第三部门与污名和歧视问题结合起来,以第三部门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突破口来寻求该问题的解决不失为一种新的途径.通过对目前该领域中第三部门的经验获得、问题所在、未来发展和建议意见等方面的探讨,旨在促进我国歧视和污名现象的减弱和第三部门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受歧视和污名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与第三部门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健  李强 《行政论坛》2007,(2):17-20
社会视野中的歧视和污名现象虽然在任何时候都一直存在,但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进行,这一问题的逐步减少有助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在对这一群体构建支持网络中,明显地显现政府和市场力量的不足,而使新兴的第三部门介入该领域成为必要和可能。通过对目前该领域中第三部门的经验获得、问题所在、未来发展和建议意见等方面的探讨旨在促进我国歧视和污名现象的减弱和第三部门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第三部门的研究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第三部门的概念是T·列维特等人提出的,即非公非私:既不是国家的政府组织,也不是市场领域(私人领域)的产业组织。这些部门不是热衷于营利,而是致力于公益目标。第三部门的形成具有时代特征,不同于以往人类祖先的宗族、部落、村庄、教会、行会等,它是现代化过程中人们生活日益形成国家和公民社会二元化结构的结果。对第三部门的真正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美国霍布金斯大学赛拉蒙教授主持的非营利性部门国际比较项目使得对第三部门的研究伴着全球性的社团革命而兴起。第三部门组织的发展几乎卷入了现代社会(尤其西方发达国…  相似文献   

19.
第三部门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社会的转型,政府逐渐从社会领域退出,市场也没有办社会的能力,社会权力结构由政府一元向政府、市场、社会三元方向发展,第三部门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社会转型也带了利益格局的分化、价值观念的多元、矛盾冲突的增加,这些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第三部门作为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自治组织,它的发育和成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第三部门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大多数的第三部门是自上而下的组织,受到政府和企业等其它力量的束缚,失去了独立性,使其在提供公共品等方面的优势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在转型时期如何提高我国第三部门的独立性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