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保中  徐尉 《法制与社会》2012,(27):156+158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修改后的第18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该规定意味着检察机关要改变以往简易程序案件一般不派员出庭的做法,全部公诉案件都要出庭支持公诉.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承担着审查起诉、提起公诉、不起诉和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等具体工作任务,还发挥着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的职能作用。当前我国当事人主义的刑事审判方式下,审判人员以居中裁判为主,公诉人承担着当庭举证的责任,办案质量和举证效果直接影响能否被告人定罪判刑。由此可见出席法庭支持公诉成为公诉工作的重要环节,而公诉人的举证又成为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工作的核心。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正确认识和重视公诉人举证活动的重大意义和“胜诉”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对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但对在何种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理由如下:1.它是由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权所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的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的审判监督职能主要体…  相似文献   

4.
马爽 《法制与社会》2011,(28):127-128
刑事案件简易程序审理中,检察机关一般不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直接影响控、辩、审三方独立行使职权,不利于审判人员裁判权的独立行使、被告人自行辩护的权利的行使,更不利于检察机关开展审判监督,由此,在完善简易程序提高诉讼效率的基础上,检察机关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权,更好的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新刑诉法修改一大变化就是将简易程序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席法庭"修改为"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随着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应对简易程序修改对公诉工作带来的挑战成为检察机关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民事公诉实践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对建立民事公诉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民事公诉程序的具体设计上,还存在不同观点。民事公诉立案范围应限制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个中心主题上,检察官以“公诉人”身份出席民事公诉案件法庭,彰显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的司法性质和宪法定位。  相似文献   

7.
由于出庭公诉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公开性、抗辩性及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公诉人的在出庭支持公诉时经常也会面临许多困难和考验。如何在出席法庭时,特别是在法庭辩论中表现从容,我们认为,必须把握好庭前的证据审查、庭审中的心理调适以及必要的法庭辩论技巧这三个关键环节,因为这三个环节对提升公诉能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在实践中把握好这三个关键环节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 在考察我国司法实际运作过程后,人们往往会形成这样的认识:公诉机关控诉职能的行使,尤其是法庭公诉活动,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个中原因何在,法学界至今未作深入研究。笔者认为,鉴于控诉活动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在此拟从公诉运行机制方面作一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9.
公诉人简介:阜新市海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张煜、刘军出庭支持公诉的“程宏光故意杀人案”.近日被评选为该地区公诉部门优秀观摩庭。两名公诉人出席法庭的特点是:庭前准替细致充分、语言举止规范大气、临场反应敏捷机智。  相似文献   

10.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不仅扩大了适用简易程序公诉案件的范围,还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这既是支持起诉,指控犯罪的需要,也是履行诉讼监督职能,保障人权,确保审判公正的需要。本文从简易程序公诉案件派员出庭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探寻简易程序公诉案件派员出庭工作解决问题的对策。一、简易程序公诉案件派员出庭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没有形成合力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刑事二审公诉制度混淆了控诉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有损于检察一体化职能的发挥。在学习借鉴我国香港地区"分散式"检察一体化运作模式和澳门地区"集中式"检察一体化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应完善检察一体化运作模式,确立原则上由下级检察机关派员出席二审法庭,必要时可请求上级检察院派员出庭的刑事二审公诉制度。  相似文献   

12.
出席参加公诉案件的第二审法庭的检察员是否与出席第一审法庭的检察员一样,具有公诉人和审判监督者的双重身份问题,是一个涉及到检察员在公诉案件的一审和二审法庭上的任务有何差异的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部分学者认为,检察院派员出席公诉案件的第二审法庭,只具有审判监督者身份,不再象出席第一审法庭那样具有公诉人身份。理由主要是: 1、检察院派员出席公诉案件的第二审法庭,是由于检察院对法院的一审判决或裁定提出抗诉而产生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出席第二审法庭的检察员的任务一是提出抗诉和支持抗诉,二是对第二审法庭在审判过程中是否违法实行监督。这两项任务都不属于公诉任务,而属于检察院的审判监督的职权范围。当然也就没有公诉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法律关于刑事二审程序中检察机关出庭主体的规定是不妥的,不应绝对排除原公诉机关之公诉人出席二审法庭的可能.首先,从域外的有关规定来看,尽管也规定一般由二审法院检察署之检察官出席二审法庭,但不排除原检察官出席二审法庭的可能.其次,在诉讼主体上,原公诉机关才是具体案件的诉讼主体,其上级机关出席二审法庭乃适用"检察一体"原则的结果,原公诉机关是本应该出席二审法庭的.第三,从检察机关在二审庭审中的职能来看,它不仅具有法律监督职能,而且其主要职能乃是诉讼职能,不能以法律监督为由否定原公诉人出席二审法庭的可能性,而法律监督职能由于是庭后进行,是可以委托的.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立法理由,认为都不是排除原公诉机关之公诉人出席二审法庭的充分理由.最后,文章对如何确定二审中检察机关的出庭主体,以及上诉的流转程序等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公诉意见,即公诉词,是对起诉书的补充,是对犯罪事实、犯罪情节、控诉证据、法律依据、社会危害性及应处刑罚的概括阐述,是公诉人在法庭审理的辩论阶段先行发表的支持检察机关起诉意见的辩论词。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由于公诉意见包括对案件所涉及法理论述、犯罪根源分析、法律宣传等丰富内容,具有较强的社会教育作用,历来被认为是法庭审理的高潮阶段。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修改后刑诉法对简易程序做出了两点重要修改,一是扩大了简易程序的范围,二是规定对简易程序检察机关应当派员出席法庭支持公诉。据统计,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海淀院)以简易程序(全部为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案件)提起公诉的案件约占60%.对这部分案件检察机关过去一般不派员出庭.刑诉法修改使出庭工作乃至整个公诉工作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成功破解这一难题已经成为当前公诉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美国检察官的公诉行为几乎不受任何审查,这种权力与责任的脱节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公诉不端的泛滥.其中,歧视性起诉、报复性起诉以及公诉手段和法庭评述的失范问题尤为突出.为此,美司法部成立了专司公诉不端惩戒的职业责任办公室,律师公会也制定了模范规则等行为规范,而美国各级法院更是以程序性救济的形式在公诉不端的治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思路和举措无疑可以为我国公诉不端防范、认定与遏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们在学习刑事诉讼法中,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即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是不是必须出席法庭的诉讼参与人?他应当怎样出席法庭参与诉讼?希望能予解答。黑龙江省尚吉县人民法院 高太祥高太祥同志关于公诉案件的被害人是不是必须出席法庭的诉讼参与人,他应当怎样出席法  相似文献   

18.
许锋杰 《法制与社会》2010,(34):166-167
法庭审理是公诉工作的核心之一,庭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刑事诉讼能够顺利“收官”,制约庭审结果的既有客观方面的诸多元素,同时也处处体现着公诉人的主观能动性,公诉人的公诉意识同样制约着庭审结果。  相似文献   

19.
支持公诉是指公诉人出席法庭,代表检察机关指控犯罪,要求法庭判决被告人有罪并承担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长期以来,支持公诉这一提法被司法机关及大众广泛接受并使用,成为约定俗成的法律用语,刑诉法也将其固定下来。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并不妥当,应予修改。首先,公诉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公诉职能又是通过公诉人的出庭控诉活动实现的。也就是说,公诉人与检察机关的关系是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公诉人与公诉机关融为一体,不存在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因此,支持公诉一…  相似文献   

20.
<正> 在第二审法庭上,检察长或者检察员的身分和任务是什么?这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是以公诉人身分出席二审法庭,任务是支持公诉和对法庭在审判过程中是否违法实行监督;另一种意见认为是以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代表的身分出席第二审法庭,任务不再是支持公诉,而是实行审判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