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消费者对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质疑。由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不健全和法律制度的缺位,致使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运用制度手段,特别是在法律层面构建应对机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在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全程监管的问题,更是这些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使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我国,由于食品安全法律方面存在缺陷,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迫在眉睫,而在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中,食品召回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主要从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现状分析食品召回制度建立完善的紧迫性,以美国为例总结国外食品召回制度的特点,以此为借鉴,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以来,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国根据本国不同的国情,纷纷制定了本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从日本与我国转基因食品政策的对比出发.通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管理机构以及法律保障制度等方面对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并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迪 《河北法学》2014,(11):147-157
2013年发生在欧盟的“马肉危机”给欧洲社会带来极大震动,暴露出欧盟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缺陷与漏洞,进而催生出2013年5月6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一揽子提案。提案在整合欧盟现存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超国家的食品安全集中监管制度,提高了欧盟食品安全标准。一揽子提案可能对我国出口至欧盟的农产品贸易形成新的贸易壁垒。2013年3月我国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食品安全多部门分散监管改变为集中监管。欧盟一揽子提案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印度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供应日益丰富,食品安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印度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口数量与中国非常接近,印度政府近年来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监管措施,尤其是在2005年印度制定了《食品安全及标准法》(草案)。本文通过分析草案所确立的印度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结合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欧盟经过不断地努力,已经具备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受到世界公认.全程监控制度、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制度、可追溯制度、风险评估制度等重要的法律制度对于保障欧盟的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应借鉴欧盟的先进经验,完善监管体系,建立权威机构,快速追踪食品信息,全程控制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曾国真 《河北法学》2012,30(7):139-142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我国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却没能有效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起笔,分析日前国内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不足,并从道德建设、行政处罚制度、民事赔偿制度、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平衡城乡执法力度等角度努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宋华琳 《公共行政评论》2011,(2):30-50,178-179
论文从制度变迁史的角度,梳理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指出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的根本性重塑。论文剖析了中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强制性,并指出应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核心建构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应注重发挥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作用。应从人员遴选、规范利益冲突和健全专业分委员会制度三方面规范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专家咨询制度。应以风险分析为基础,以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为参照,推进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表明我国在食品安全存在一些问题,2009年《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和出台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其重要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改革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配套制度革命性地变动了我国食品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了我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在发掘食品召回制度学理、比较发达国家相关制度设计、缕析我国先前制度演进与实践之后,笔者对当下法律及相关规则中涉及食品召回制度召回主体、召回程序、召回责任保险、食品安全赔偿基金、食品溯源管理制度等内容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欧盟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廉恩臣 《政法论丛》2010,(2):94-100
欧盟经过近50年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建立起完善而严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白皮书》以及第178/2002(EC)号法规即《食品基本法》是欧盟关于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同时欧盟还制定有大量具体的食品安全法规及指令以及完整而详细的技术标准体系。欧盟对食品链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最近颁布实施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欧盟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法律制度以及监管模式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再论《食品安全法》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愉晴 《河北法学》2005,23(12):76-78
鉴于《食品卫生法》调整范围较窄、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的内涵有别等原因,以《食品安全法》替代《食品卫生法》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需要。构思《食品安全法》框架的基本思路应从体制、机制和法制诸方面考虑。还对法律责任和地方立法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与法制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龚恒超 《政法学刊》2007,24(6):93-97
我们国家频频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能不让我们对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法制情况进行反思。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暴露出分段监管环节不突出和协调不畅的弊端,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也存在较多缺陷。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建构新的食品安全监管的体制与法制。  相似文献   

14.
金明 《行政与法》2013,(3):80-83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从各个方面反映出食品法律规制体系的基础性缺失,无论是食品安全的风险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还是食品召回机制和食品问责机制,都折射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作为食品行业的主体,其在市场中的经营行为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安全,也关系到食品行业规范化操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染色馒头、毒豆芽、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促使我们反思对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约束和规制,需要进一步地合理规划和架构。  相似文献   

15.
“苏丹红”给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丹红一号”事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锁定在食品安全问题之上。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透过本次“围剿苏丹红”行动中的种种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尚存在一些弊端,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引起整个社会包括法学界的普遍关注。政府是食品安全领域中的监管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负有不可替代的责任,但现行法律中对政府的监管责任的规定却十分不到位,存在重食品生产者、销售者的法律责任,轻政府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相关法律对政府监管责任规定概括、缺乏可操作性、不全面以及无相关责任追究程序等问题。为此,必须完善食品安全中的政府监管法律责任,从归责原则到具体法条的设定,都应做到科学、具体、行之有效,使政府的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论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行政与法》2007,(2):36-37
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条件,我国非常有必要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而且在当前形势下有很大的可行性;尽快构建农村法律援助制度是目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张莉莉  王琪 《行政与法》2014,(5):119-122
从主体角度看,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跨境业务存在立法位阶较低、立法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存在冲突、法律合作机制尚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参考国外的立法实践,其在立法框架、监管体制及监管内容等方面都有可借鉴之处.本文认为,我国第三方支付跨境业务法律规制应当从外汇监管制度、安全风险防范制度、备付金监管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陈甦 《法学研究》2011,(5):3-19
我国法律体系形成过程的特点,造就了同时期法学研究的“立法中心主义”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功能设计与规范建构为路径的立法论研究范式、大规模引进域外立法材料引致的外源型研究范式、基于立法引导型建构的学术导向范式。这种“立法中心主义”的研究为法律体系的建构和充实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体系前研究范式”隐含的学术缺陷也日益明显,难以满足法治不断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向“体系后研究范式”转型。在建构体系后研究范式时,宜确立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学术取向、立足中国场景发现和讨论中国问题、基于平等心态拓展法学知识的域际交流、开展问题导向的新综合研究、赋予解释论研究以应有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20.
本丈归纳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基本制度,从TBT协定角度阐述了"技术法规"的概念,分析了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属性及其应当遵守的规范:从SPS角度阐述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规范及其应当遵守的原则.在WTO框架下考量食品安全标准,有利于强化食品安全,增进国际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