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谈新时期农村妇女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期论坛邀请7位研究妇女/性别问题的专家和从事妇女工作的领导,采取笔谈会的形式,从性别视角解读"十一五"规划纲要,旨在探讨纲要中蕴涵的推动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新机遇,以便我们抓住机遇,积极行动,推动"十一五"期间的两性平等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期论坛邀请7位研究妇女/性别问题的专家和从事妇女工作的领导,采取笔谈会的形式,从性别视角解读"十一五"规划纲要,旨在探讨纲要中蕴涵的推动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新机遇,以便我们抓住机遇,积极行动,推动"十一五"期间的两性平等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3.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期论坛邀请7位研究妇女/性别问题的专家和从事妇女工作的领导,采取笔谈会的形式,从性别视角解读"十一五"规划纲要,旨在探讨纲要中蕴涵的推动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新机遇,以便我们抓住机遇,积极行动,推动"十一五"期间的两性平等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4.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期论坛邀请7位研究妇女/性别问题的专家和从事妇女工作的领导,采取笔谈会的形式,从性别视角解读"十一五"规划纲要,旨在探讨纲要中蕴涵的推动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新机遇,以便我们抓住机遇,积极行动,推动"十一五"期间的两性平等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5.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期论坛邀请7位研究妇女/性别问题的专家和从事妇女工作的领导,采取笔谈会的形式,从性别视角解读"十一五"规划纲要,旨在探讨纲要中蕴涵的推动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新机遇,以便我们抓住机遇,积极行动,推动"十一五"期间的两性平等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6.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为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期论坛邀请7位研究妇女/性别问题的专家和从事妇女工作的领导,采取笔谈会的形式,从性别视角解读“十一五”规划纲要,旨在探讨纲要中蕴涵的推动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新机遇,以便我们抓住机遇,积极行动,推动“十一五”期间的两性平等发展,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性别重点指标目录的通知>(国办函[2006]1号)精神,进一步发展完善中国的性别统计制度,提高政府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的性别意识和利用统计数据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及评估的能力,推动两性平等和谐发展,2007年4月27-28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在江西南昌共同主办"全国性别统计研讨会议",会议由江西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承办,联合国人口基金和联合国儿童基金提供资助.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13,(1):36-38
“加强对法规政策的性别平等审查”是《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妇女与法律”领域的一条主要目标。在《江苏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妇女与法律”领域中,“建立并完善法规政策中的性别平等审查机制”同样列为重点目标。为落实纲要;规划目标任务,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法制办积极协调争取省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建立了江苏省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是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5周年、《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5周年和全球性别平等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2020年又恰逢中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9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1],推动妇女切实参与国际合作并致力于实现全球性别平等,成为中国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12,(4):44-45
完善传媒领域的性别平等监管机制,是《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妇女与环境领域的一项主要目标。加强对传媒的正确引导和管理,开展对传媒的监测和监督,宣传妇女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促进妇女发展和推动性别平等的必要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聂琴 《思想战线》2003,29(5):50-53
男女两性的不平等关系是长期存在的事实,教育是女性实现社会化、成为"社会人"从而获得男女平等权利的关键,但在男性中心文化灌溉下的教育,并不会产生出真正的两性平等。所以,应当通过新的女性教育来实现真正社会意义上的两性平等。  相似文献   

12.
加强妇女教育促进妇女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辨析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等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从论证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积累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妇女人力资本积累与妇女自身地位提高、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探讨了改善妇女教育状况与加快妇女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1990-2002年《中国妇女报》为研究对象,考察它所再现的女性新闻的变迁趋势。本文区分了关于女性新闻的不同定义,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妇女报》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当下中国女性新闻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再现方式,本文进而总结了“碎片化”一词所包括的6个方面的特征。文章最后指出,碎片化折射了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和媒体转型的进程,是转型新闻界的普遍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浅析妇联与其他妇女组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间妇女组织应运而生,打破了妇联一统天下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妇联应该与其他妇女组织建立怎样的关系?本文通过漯河市妇联的个案,分析妇联与其他民间妇女组织的关系,并试图提出几种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金陵女子大学为个案,分析了民国时期女子大学所面临的一系列性别议题:女子大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性别角色之争、独身问题以及对贤妻良母主义的回应,通过反合并斗争对女性独立决策管理权的坚持,等等。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20至22日,以“妇女行动:迎接新挑战”为主题的“第五届东亚妇女论坛”在香港举行,来自韩国、日本、蒙古、香港、台湾和内地的35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包括“全球化与妇女贫困化”、“社会性别主流化与中央机制”、“传统价值观与家庭互动关系”3个主题讨论会,“妇女与经济参与”、“妇女与教育”、“妇女与流动劳工”、“妇女与健康”、“妇女与资讯及通讯科技”、“妇女与城乡发展”、“妇女与环境保护”、“妇女与和平”、“妇女与宗教灵性”、“妇女与家庭暴力”、“妇女与性”、“妇女与性暴力”、“妇女与性工作”等13个…  相似文献   

17.
学科制度视角下的"妇女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珺 《妇女研究论丛》2005,(Z1):101-103
妇女学的学科合法性长期受到学术界的质疑。从学科制度的角度来研究妇女学学科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过学科建制和学科制度化的过程,妇女学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对女性学与社会性别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以下简称为“会馆”)作为文部省(现文部科学省)的附属机关成立于1977年7月。从2001年4月起,会馆改组为独立行政法人,通过开展女性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及与女性教育有关的专项调查研究等各项工作,振兴日本女性教育,推动男女共同参与社会。本文就“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成立的目的及其事业的概况”、“会馆所进行的女性学与社会性别问题的探索”、“会馆对女性学与社会性别研究的课题”这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的妇女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妇女社会工作”与“妇女工作”、“妇联工作”的关系,对我国传统妇女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回审,阐明了我国传统妇女工作进行现代转型的必要性及其要跨越的主要现实障碍,指出强化妇女社会工作是传统妇女工作模式转化的关键。文章重点论述了转型期我国妇女社会工作整体推进的思路,即妇联组织的工作模式需进行现代转型,高等院校需强化对妇女社会工作的教研投入,社会力量特别是民间妇女组织需深度介入妇女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的社会政策法规运行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应努力构建“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的三位一体模式,并朝着本土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19世纪末世界妇女运动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中国妇女运动受报刊舆论对西方妇女运动报道的影响而深受其启蒙,成为世界妇女运动的一部分。晚清时期社会舆论已经形成规模,各种政治派别大多办有舆论机构,宣扬对妇女运动的立场和主张。通过整理这些报刊舆论,我们能够发现当时报刊刊登的各种妇女权利主张之间的区别。报刊等社会舆论对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启蒙作用主要是暗示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在表现出多种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误读、早熟、笼统等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