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为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新的视域和重要指引,明确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则遵循和重要价值,对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顺应国家安全环境新变化,对国家安全发展形势的新特点、新目标、新任务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推动构建平等公正、互利共赢、和平安全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由大向强的新阶段,国家安全呈现拓展深化的新需求,安全态势呼唤掌控全局的新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国家安全,怎样保证国家安全"这一重大战略课题,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阐述了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3.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为时代注入了新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强调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近日,人民论坛编辑部采访整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讨论,现将部分专家观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是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从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明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发展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新境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新概括新论断新思想,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相似文献   

5.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和世界面临的安全形势和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考,它超越了传统的安全理论,既具有人民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等理论特点,又展现了群众史观、系统思维和发展理念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境界。总体国家安全观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又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国家建设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普适性,具有非凡的世界价值。  相似文献   

6.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思想及根本遵循,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检视当前全民反恐战略的主流设计,存在定性与价值追求模糊、暗示恐情"严重"、诱发族际间偏见等不足。科学的公众参与反恐活动方式应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在厘清全民反恐与专群结合、人民战争等传统话语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原则、理念、制度三个维度对全民反恐战略进行改良,具体包括确立全民反恐的原则、树立"反恐中主体"理念,以及建立全民反恐分级制度。  相似文献   

7.
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家安全治理实践,可以清晰地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积极探索和创新,在应对国家安全问题上已形成独特的治理理路:在战略定位上,基于对国内国际复杂安全形势及风险挑战的科学判断,强调维护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在安全观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国家安全治理的全新指导思想;在道路探索上,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统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理念,不断开拓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新境界;在实践方略上,注重完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多维并举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通过创新国家安全治理,切实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开创了国家安全治理新局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牢靠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安全观,不同国家的安全观也各不相同。一个国家的国内政治基础对总体国家安全具有制约与影响作用,从而影响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与发展。政治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根本,如果政治基础不牢固,政局动荡不稳,政治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影响政治安全的各项基本变量,完善政治制度、夯实政治基础、稳定政治体系,采取多种措施以有效保障国家的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9.
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反映,二者具有同构性。国家政治安全决定了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属性,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本保障,构成了二者最基本的安全关系。在全球化快速变化的时代,国家文化安全不可能长期依赖于政策保护,必须立足于全面的国家文化安全法制体系建设,以国家文化安全法制体系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空间,为国家政治安全实现提供根本保障。在新的国家文化安全威胁正在快速生成的复杂文化安全形势下,实现我国国家文化安全从政策性安保体制向法制性安保体制的战略转变,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建设的当务之急。战略转型期的中国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文化安全困境"的挑战,准确把握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的新态势,积极推进开放型国家安全制度建设,科学实施国家文化安全再平衡战略,凸显为中国国家安全新需求。建立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为依据,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国家政治安全为根本,以国家文化安全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国家文化安全制度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国际文化安全立法为参照,与中国已加入的国际公约规定相一致,与其他相关文化法律相协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安全法制体系,是国家政治安全实现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中国的国家安全,又重视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自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我国对国家安全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重构,加强了顶层设计、战略谋划和制度建设,成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加强了对涉及国家安全重点领域的防护能力建设,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导读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环境、新的战略阶段和新的战略要求,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创造性地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数字化时代,数据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政务数据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3.
1992年以来,在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共中央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从国际扩展到国内,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了非传统安全领域.在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国际安全观"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公平、正义、法治、民主"为核心内容的"国内安全观",并决定"针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的新情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抓紧构建"和"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了一种统领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兼顾传统与非传统两个方面的全面系统的新安全观.  相似文献   

1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从全球视野和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勾画出维护国家安全的总体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15.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国家安全观与时俱进的新发展,从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国家安全在国际社会的公共性问题,更加关注非传统国家安全因素,开创性地论述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体现出对传统国家安全观念的超越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我们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环境、新的战略阶段和新的战略要求,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保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国家文化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条件下中国"新安全观"的全面深化。国家文化安全不仅是总体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关乎国家的价值取向、内外形象、生活方式等方面,而且也充当着国家总体安全的精神引领,影响其他安全保障效能,日益展现出渗透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我国当前文化安全形势与总体国家安全形势都不容乐观,存在对文化安全定位不清、对西方文化渗透认识不足、主流文化淡漠和文化生产力滞后等问题。为此,协同文化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的发展,培养国民文化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将是未来加强文化建设、维护文化安全进而推动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不仅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诸多因素的内在驱动,也取决于当代中国为民族复兴提供的安全保障:党的执政安全为民族复兴提供根本保障;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民族复兴提供安全指导;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民族复兴提供安全路径;大安全格局的构建为民族复兴提供体制机制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民族复兴战略机遇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江泽民的新安全突破了传统的安全观,凸显出经济安全在国家总体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具有涵盖领域广的综合安全观的特征,这既符合我国面对现实国际环境,又顺应世界潮流的大安全观;而且将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冷战思维针锋相对,是和平的、合作的安全观念.江泽民倡导的新安全观为我们在21世纪抓住机遇,维护并创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由地区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迈进,国家利益不断拓展,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度发展,人员、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高频次、大规模地加速流动,国家主权范围内的地域边疆与非主权范围的场域边疆面临的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传统边疆安全治理理念与方式已经难以有效应对日益复杂多元、叠合交织的多维边疆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新挑战。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安全治理转型、时代发展需求与理论反思再建构的内在诉求。新形势下,中国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需要立足于广义边疆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时代性和特殊性,基于全球性视野、前瞻性思维和战略性考量,转变理念,创新思维,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价值追求,建构中国视角、中国语境与中国范式的中国边疆非传统安全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才能有利于为全面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与利益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