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新 《今日广西》2007,(9):70-71
张艺谋年薪:1亿元。在中国,张艺谋似乎是电影界的一个神话.他从来不拍电视剧.只拍电影.而他的电影.不论是城市题材还是农村题材.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总是令人刮目相看。在张艺谋看来,城市题材和农村题材不能构成一个话题,“现在好的题材不多,我只是找有感觉的、合适的拍。”“我只想拍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种清新、自然和返璞归真的东西。”如今电影市场不景气,可张艺谋10多年来从未因缺少拍片资金而发愁。而《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创造了国产票房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2.
生活实践与主体地位的确证张晓林,李朝东人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按照自然规律形成的,他的感觉以自然对象的存在为前提,他的感性生命也是以自然界的多样性作为自己的前提。人和自然界的内在统一是人之所为人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的自然力、生命力使人成为能动的自然...  相似文献   

3.
辩证思绪     
任何个人、任何政党、任何国家,要想赢得主动、有所作为,都必须放眼世界、放眼未来,都必须提倡思考、提倡探索,做到与时俱进。要具体地思考、深入地思考、连贯系统地思考,思考现在、过去和未来,思考自己、他人和整个世界,思考实践、理论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只研究中国,不研究世界,就会落后世界潮流;如果只研究世界,不研究中国,就会脱离中国国情。简单地说别人的东西都不好,或简单地说我们的东西都不行,都是十分错误的。吸收别人好的东西,保持自己特有的东西,把他的好与我的好相加,等于比他更好。统一战线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有同无…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和表象主义是知识论中的两种解决方案,而在康德哲学中,这两种方案是并存的。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中通过主观演绎到客观演绎,最终得出了"知性为自然立法"这一结论。一方面,我们只能认识我们放到自然中的东西,认识对象是由认识主体构造起来的;另一方面,自然是表象的集合,通过表象对象才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  相似文献   

5.
路中汉在画中保持着笔墨的趣味以夸张的手法造型几乎到了抽象的边缘你能感觉他在画什么如果再差一点就不是这个形象了他这种度掌握的很好由于他画的抽象才赋予了画的联想他很有才气很有未来的前景因为已经看到了他作品中所赋予的这种艺术的财富从他的作品中你能看到他敢于画他生活中感受到的东西因为他掌握了一种艺术技巧无所不能在画上能够表现出这个艺术家的感受及情趣看画其实就是看这个画家看他的性格看他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把这些东西反映出来就是一个好画家路中汉做到了路中汉的画一看就是路中汉的他好就好在这一点好得到了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地步——【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陈延  相似文献   

6.
这里所说的咒语,是原始人表达他们对所崇拜的对象的要求和希望时,往往采取诗的形式,所以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称其为“咒语诗”。原始咒语诗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对山神、树神和竹、木、草神的崇拜而产生的咒语诗。原始人所崇拜的自然神很多,这是原始多神教的特点。基诺人在盖房子时从抬木料时起大家每天都要唱一次祈祷歌,祈求竹、木、草神保佑祛灾。阿细人每当祭山神时这样唱道:“在寨子的旁边,有一棵糖梨树,在这棵树下,有一张石桌子。把兰岁的大公鸡,把三岁的大母鸡,弥勒的大红米,弥勒的大红酒,拿来放在桌上。山神呵!我们敬你来  相似文献   

7.
赵玫 《天津人大》2011,(12):42-43
纪德说,莫扎特的快乐,能让人感觉是一种持续的快乐。那快乐是由安详构成的,他的乐句宛若一种平静的思想。他的音乐的朴实完全是纯洁的,是一件晶莹透明的东西,其中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激情,但是仿佛已经升华。那是快乐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现象观是在批判继承传统现象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马赫是列宁批判的重要对象。马赫在力学、声学、光学等具体科学研究中对现象作了哲学界定。他发现了唯心主义强调感觉的主观方面的片面性,也看到了唯物主义强调感觉客观方面的片面性,主张打破两者之间的界限,促进两者的相互融合。为达此目的,可以建立一条原理。“这条原理可以叫做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完全平行的原理。我们的基本观点不承认这两个领域(心理的和物理的)之间有任何鸿沟。”“例如,当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9.
朱晓燕  陈丽萍 《前沿》2004,11(1):171-172
“人类自傲于不断增长的知识和能力 ,无视自己对地球的依赖 ,因而渐渐失去了与地球的沟通。人类再也不会把耳朵贴到地面上 ,聆听地球的心声。人类断绝了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并且浪费着数百万年进化所遗留下来的资源———所有那些维持着他的内在能量的有生命或者无生命的东西———土地、水、空气、动物和植物。这种对自然本能反映的丧失使他在内心里产生了一种异化的感觉 ,这对于他祖传的遗产来说则是毁灭性的”。[1] 随着 18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三大难题使人类陷入了自我消耗的恶性循环。生态问题由…  相似文献   

10.
14年过去了,黄健仍然清楚地记得自己第一眼看到盾构时的感觉,用他的话说,“巨大,很复杂,里面的东西很多”。那是1994年6月,他刚从上海大学毕业,进入当时的隧道股份机修厂工作。第一年下车间实习是厂里培养大学生的惯例,工人师傅派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清洗盾构液压油箱。说是清洗,其实操作者的工具只有一个面团——手拿它一点一点地粘起油箱内壁上的渣滓和污垢。  相似文献   

11.
以谦虚和包容的心态,从上海世博会中认真地学习和汲取一切于我们有益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王瑛 《中国减灾》2005,(8):41-41
人与自然和谐并不是说自然的东西都要保护起来不能动,而应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合理的利用资源就是保护环境。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定要把经济和环境这个问题结合好,把开发和保护结合好,这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很不同意一种说法,即一个地方退化以后,就说这个地方要保护,一退化就都作为保护区;也不赞成敬畏自然说法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是不能碰的观点,“用词上  相似文献   

13.
吉永生 《创造》2004,(8):7-9
评价一个人有时需要从头开始,因为这个人的功绩主要是在他的前期取得的,但对一个人的评价有时又应该从后面说起,因为这个人总是在试图超越自我,把最为辉煌的乐章谱写在生命的尽头。于是,这个人最后的言行举止既是他终其一生真正的意义所在,更是他能对后辈产生巨大影响的力量之源。述说邓小平就必须从后面说起:从他晚年的遗产说起,从我们继承的东西说起。邓小平的晚年,广义上是指自1977年他恢复自由起一直到1997年他逝世时止的20年。邓小平先是勇敢地向“两个凡是”宣战、领导和支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  相似文献   

14.
拉法格(1842—1911)是法国工人运动活动家,马克思的学生和女婿。他对哲学、经济学、语言学、文艺学等都有精湛的研究。在神话方面,他有不少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神话学研究也是很有启发的。神话的概念及其产生何谓神话?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西方学者对此解释不一。其中主要有两派:语言学派和人类学派。前者认为神话是原始人因“语言的毛病”而产生的,被称为语言说。后者认为神话是一种思想的反映,这种思想在原始人那里是很普遍的,至今还  相似文献   

15.
卖炭有一个商人批来一车昂贵的沉香木,交给他的愣儿子运到市场贩卖,由于沉香木的价格较高,买的人自然也较少。而在旁边的另一个卖木炭的摊贩,生意非常好,所以不一会儿的功夫,木炭就卖得精光。这个愣小子心中甚是着急,怕东西卖不掉,回去无法交差。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一个办法,他把一整车的沉香木送去请人烧成木炭,然后再以木炭的价格销售。由于木炭的价格低廉,自然也抢购一空,他很得意地回家。当然,他老爸的脸色是可想而知。目的是达到了,但是反而得不偿失。你是否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有一位书法大师应一座寺庙之邀,要题字悬在门上,供游…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非常重视发展综合国力。他认为,在战争年代,是战争双方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和平时期,各国在世界舞台的不同表现,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表现。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为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伟大事业,从理论上思考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以及其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综合国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毛泽东努力探索提高综合国力的路径,其中有许多成功的东西,为当时提高综合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一些不成功的东西,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幸福的感悟     
曾颖 《中国减灾》2011,(5X):4-5
<正>他一直觉得幸福离自己很远。这种感觉自他懂事那一天就有,并一直跟着他,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越来越膨胀的趋势。很小的时候,他觉得爸爸妈妈只喜欢妹妹,每次给妹妹买的东西都光鲜艳丽,而给自己买的东西则粗糙  相似文献   

18.
香港是著名的购物天堂,这一点毋庸置疑。由于是自由港口,香港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免税,从高级的珠宝服饰到各地的民俗艺品,无一不有,尤其是每年夏、冬两季的换季大拍卖,把购物情绪推到最高点。"买东西,吃东西",香港的美食也是声名远播。商品品种多、档次高、更新快、价格低、付款易、服务好,香港自然成为购物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9.
一 历史上的活动教学18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卢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他对‘自然教育’及师生之间自由地认可的‘契约’所作的探索是全部现代教学法运动的根源。”[1 ] 卢梭认为,感觉与观察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是形成经验的基础,真理建立于直接经验的基础之上;儿童具有活动的基本冲动和自由的意志;儿童的发展具有年龄特征;儿童之间存在个性差异。卢梭重视学生同伴间的交流作用,他说:“小学生在校园中互相学习的知识,比你在课堂上给他们讲的东西还有用10 0倍。”[2 ] 基于这些理念,卢梭提出了他的教学的基本形…  相似文献   

20.
正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之一,毛主席评价他"三个好",邓小平给予他"三个不愧、三个永远"的高度赞誉。历史也巧妙地将壮族的"三月三"、东里的"三潭映月"等具有特殊意义的"三"和韦拔群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联系在一起。韦拔群是中国早期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湃、韦拔群)之一,他早年在右江从事革命活动,由于深得群众的爱戴和支持,大家亲切地叫他拔哥。毛主席评价他"三个好",说"韦拔群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农民的好领袖、党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