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的重量     
阅读是有重量的,这重量让我们对阅读的重要毫不怀疑。阅读对人的功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道出了读书对写作者的要紧。但当我们凝神于阅读那"重"的一面时,其实也不该忽略阅读的"轻"。这里我想起季羡林先生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读书、读好书.作为政协青年,我们要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做"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实践者.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  相似文献   

3.
<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像家庭伦理、人际关系、为人处事、阅读方式、饮食习惯等,却变化很小,体现了文化的韧性。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认为"读书是生活方式的一种",我深以为然。不过,怎么个读法,即读书的方式或姿态,却有不同理解。在我看来,"手不释卷",应该是所有时代读书人的标准像。不管世界上的阅读方式,或者  相似文献   

4.
<正>人生一世,相聚总是短暂,分离倒是常态。读书亦然。读书是一场"分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书中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可以不停地刷新我们的认知,让我们与旧有的寡陋的见识挥手作别。即便有些内容我们第一次、第二次阅读时不明所以,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我们也就懂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的这场"分离",是我们与无知无畏的自  相似文献   

5.
<正>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情趣,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虽说读书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但是,从《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种种政策信号都在国家的战略高度上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您多久读一本书?我们要读什么书?……看看本期沙龙中,大家是怎样畅所欲言的吧。  相似文献   

6.
正从毛泽东开始,中国爱读书、会读书的国家领导人不胜枚举。从领导人爱看的书中,能体现其执政的智慧,了解他们的读书方式亦可以带给我们诸多启发。毛泽东:读书偏深,引文出处难查毛泽东读书偏深,除了常用的马列经典和文史哲方面有代表性的著述外,还有兴趣读一些在特定环境中流传不广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第六次对全民阅读进行倡导,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要会读书,选择感兴趣的书,只有精读才能领会书中的思想,才能学而致用。"4月23日,在2019"书香贵州·阅读盛典"走进新时代文明时间中心试点城市活动上,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第24个世界读书日,贵州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在全省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  相似文献   

8.
<正>古今中外,对读书的认识何其多也。然,每人读书,皆有不同偏爱,亦有不同感悟。不同的年龄段,对书的喜好也是不同的。年轻时读书,多喜文学作品。那时的我们,对书的阅读偏执而敏锐,感性而好动。可以为琼瑶热泪盈眶,也可以为金庸茶饭不思,卷不释手。人至中年,更好理性之书,智慧之书。在茫茫书海中,总是不由自主被那些闪耀着理性光芒的知识书籍所吸引。"学以致用",已经成为如今选书的必然,读书的习  相似文献   

9.
阅读,身未动而心却已游历山川;阅读,穿越千年时空与先贤交流;阅读,让生命之旅更加宽阔丰盈.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离不开阅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离不开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历史上凡是读书蔚然成风之日,必是思想活跃、文明进步、精神文化拔节生长、社会人心昂扬进取之时.上世纪初即有先进知识分子呼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长起一大批勇于担当的俊杰.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书香家庭"、"藏书之星"、"满城书香"等风生水起,滋养人心.如今全民阅读活动辐射面越来越广,风起云涌,全国各种读书活动项目已有3000多个,约400多个城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首次将"全民阅读"写入其中,必然有助于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0.
<正>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是读书的三种境界。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带头读书,官员责无旁贷。这是修身之本,也是执政之基。近日,广东省纪委机关刊物《广东党风》完整披露了深圳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的贪腐历程。"偌大的一间豪宅里,却遍寻不见一本书。"这  相似文献   

11.
省内新闻     
<正>2019年"书香青海·礼赞新中国"——4·23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启动仪式在西宁举行(本刊记者于生妍)芳菲四月天,迎来读书日。4月23日,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19年"书香青海·礼赞新中国"——4·23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启动仪式在西宁市中心广场举行。开启我省全民阅读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习近  相似文献   

12.
正春暖花开,正值读书好时节。伴随着琅琅书声、浓浓墨香,第二十六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从地铁图书漂流到图书馆奇妙夜,从"悦读"分享会到经典公开课……人们在阅读中思考,增添知识的养分,汲取前行的力量。与此同时,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4月23日在京发布。  相似文献   

13.
正回顾这些年的阅读经历,感慨、感悟、感受颇多,粗略归纳,可用以下几个关系来概括。宽阅读与窄阅读成都有一处景点叫宽窄巷,去一次就忘记不了。该巷口"宽窄"两个字很有特点,"宽"字很宽,"窄"字极窄。将宽窄巷引到阅读上,我以为阅读也有宽窄之分。有人把阅读局限于看书,我以为不妥。过去,我们动辄读书长读书短,  相似文献   

14.
书的未来     
多媒体真的会取代图书馆吗?超文本真的会消灭图书吗?网络浏览真的会代替阅读吗?在本期"读书"栏目,我们选登王蒙先生《书是要捧着读的》和意大利著名小说家翁贝托·艾柯在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发表的题为《书的未来》长篇演讲的部分章节,供读者体味、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是人类累积智慧、传承道德、提升文明素养的主要途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重视读书的优良传统涵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一、福州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成效福州市委、市政府为引导和推动全民阅读,由福州市委文明办牵头举办"福州读书月"活动。自2006年以来,开展"书香人家"和"读书明星"评选、"书香广场大家诵""读书论坛""百种优秀图书书目推荐""书香榕城掌上图书馆"等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16.
阅读的力量     
正读书是生活方式,也是人生态度。有人在阅读中超越自我,更多的人在阅读中思考改变。弗朗西斯·培根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喜爱读书的典范。我们不仅可以从毛泽东等相关著作的论述中看出毛泽东喜爱读书,而且可以从他在许多场合和不同人谈到关于读书的言谈中,看出他真正将读书当做自己的一种生活常态、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毛泽东秉承终身学习、至死方休的读书精神,坚持心无旁骛、孜孜不倦的读书态度,展示博览群书、有所侧重的读书方法,践行自学为主、学以致用的读书理念,树立批判存疑、修己达人的读书意识。这些都是我们当今的全民阅读值得仿效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在今年两会上,"书香社会"、"全民阅读"是热词,不少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都出现了它们的身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外记者会上,不仅分享了自己个人的读书感受,还提议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政府层面,对阅读如此重视,这是往年所未见的。政府开始操心民众读书这件"小事",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我国阅读现状着实令人担忧。专家认为,读书这件事不像其他事,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或规则  相似文献   

19.
书香社会     
<正>书香社会,是指优质出版物供给更加丰富,社会基础阅读设施更加完善,特殊群体基本阅读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建设书香社会"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李克强  相似文献   

20.
卓文江 《当代贵州》2014,(36):54-54
正人生在世,注定是要一辈子"奔波"的。但能够在奔波中阅读,或者说在阅读中奔波,所看到的世界和人生自然是精彩纷呈的。一个走遍千山万水的人,看到的或许只是他行经过的世界一隅,而一个勤奋读书的人,通过书籍看到的却可能是整个世界。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阅读历史类书籍。古人云:"不读书者鄙,不读史者鄙","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蕴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都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