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自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一书问世之后,"大国崛起"便成为国内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世界文明史从古典时期兴盛到蛮族入侵,从不列颠文明崛起到英联邦的衰落,人们充分感受到,在不同区域与国家兴盛衰亡的历史进程中,存在某种可供探寻的东西,有人称之为大国兴衰的奥秘.  相似文献   

2.
薛涌 《同舟共进》2011,(4):11-13
中国是在中年时代做着青春期的大国梦,而对衰老的来临之快,缺乏足够的警觉。中国不能一味地谈崛起,还必须为衰落作准备。衰落如同人之进入老年,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3.
<正>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但是历史并非平铺直叙的,大国崛起的关键时段,领袖的作用常常会影响历史的进程。在世界历史波澜壮阔的漫漫长河中,不少国家都经历并演绎过文明起源、进步、衰落、复兴的慷慨悲歌,而每一个大国的崛起背后都有一位或几位明智的领袖人物。英  相似文献   

4.
受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经济长期难以走出低谷,近来美国衰落论的声音再次喧嚣尘上。英国《卫报》早前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经济复苏的希望较小,文化堕落已经处于晚期,失业率高,如此等等,结论是:美国已经与历史上那些衰落大国面临的局势相同。与此论调相反,也有评论指出,美国虽然呈现出一些衰相,但是离真正的衰落还很遥远。那么怎么判断一个大国是否衰落,大国衰落有何征兆?南京大学历史系陈晓律教授通过分析大英帝国衰落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征,对照分析了美国的现状,对于我们认识当前的大国衰落论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苏联剧变20年以来,学术界一直在挖掘其剧变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苏联软实力的严重衰落。软实力是苏联兴起的最直接原因。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几乎没有什么物质力量为社会主义苏联提供硬实力,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苏维埃体制和最初的和平外交等,使苏联获得了强大的软实力,并且在此基础上造就了苏联的硬实力大国地位。但是,苏联在硬实力崛起的过程中,却抛弃了自己的软实力优势,特别是个人崇拜、丧失凝聚力的意识形态、错误的对内对外政策和僵化的国家体制等,不仅导致苏联软实力的衰落,也进而导致苏联硬实力的衰落,最终导致国家瓦解。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听到“小国崛起“这四个字,总是会心一笑,然后问,不是只有“大国崛起“吗?其实,如果静下心来想想,大国由于人口多、土地广、资源丰,要崛起不是件困难的事。换句话说,大国本来就应该崛起,即使在国家发展上走错路,也还有机会从头再来。但小国人口少、面积小、资源稀,崛起所付出的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介绍15世纪以来欧美列强的崛起经验。90年代以降,我们经常被告知列强崛起是因为不择手段,这次则被告知它们的崛起是因为制度建设。《大国崛起》重新接续了80年代的传统,表达了两重含义:  相似文献   

8.
侯东 《前沿》2014,(15):57-58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联系,群众路线是我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生命线。如果一个政党脱离群众,失去根基,就会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失去团结,一个崛起的大国就会衰落。面对横亘在我党和群众之间的主要障碍时,该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如何将群众路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听到"小国崛起"这四个字,总是会心一笑,然后问,不是只有"大国崛起"吗?其实,如果静下心来想想,大国由于人口多、土地广、资源丰,要崛起不是件困难的事。换句话说,大国本来就应该崛起,即使在国家发展上走错路,也还有机会从头再来。但小国人口少、面积小、资源稀,  相似文献   

10.
大国博弈已经由政治博弈、利益博弈向核心价值和文化博弈的方向转变。这就意味着谁占领了道德和文明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大国崛起于文明,一定意义上说又是精神的崛起。换言之,大国崛起绝对不只是崛起于GDP,没有精神和文明支撑的国家不是真正的大国提炼城市精神的时代背景和动因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提炼区域或城市精神,如此热烈和普遍,不仅是受北京推出"北京精神"的带动,更  相似文献   

11.
读书     
正《世界权力的转移:政治领导与战略竞争》阎学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49.00元美国已经衰落?世界权力的中心从西向东转移?中国在此如何成功崛起?本书对世界权力转移现象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是关于崛起国何以成功和霸权何以衰落的理论。这套理论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研究发达国家崛起历史经验,有助于破解中国面临的现实发展难题。研究大国崛起历史经验,应该重视理论工具的选择。需要跳出崛起-霸权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理论框架,以比较现代化视角研究大国尤其是美国崛起的历史经验。选择美国崛起的若干历史经验加以客观剖析,对于中国全面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合国力是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20世纪后半叶,俄、中这两个邻国先后走上大国崛起之路.俄罗斯与中国的崛起,并成为当今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是其综合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在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正视与俄罗斯等其他大国的差距与不足,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努力提升综合国力,以建立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中国政府面临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翻开世界大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历史,我们发现,大国崛起往往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除了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外,领袖的作用,如领袖的政治智慧、雄心、意志品质等至关重要。在大国崛起的视野下,"领袖"不再泛指古典政治中的威权人物,也不再泛指位居高位却无大创举的各国元首,而特指在大国崛起的重要历史节点、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的政治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的播出,“大国崛起”近来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它标志着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急切地需要获取相关的知识,以便判断中国在自己的大国之路上走了多远。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纪录片《大国崛起》在央视播出,它以宏大的主题、丰富的史料、壮美的画面以及富有思辩性的解说,展示了自15世纪以来相继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九个大国的发展历程,引发了我们对大国崛起之路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薛涌 《同舟共进》2009,(9):21-23
中国的经济崛起靠的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但检视现代史上的大国崛起,靠廉价劳动力是无法维持大国地位的。中国要真正崛起,必须依靠建立在优越的劳动生产率基础上的昂贵劳动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对高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18.
杰出领袖不仅在崛起之初对推进至为重要的社会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崛起过程对于扫除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在确保持久繁荣稳定的制度建设上,领袖的率先垂范也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大国的崛起相比,后发国家的崛起既面临"弯道赶超"的时代机遇,也面临着国家转型和既有大国同质化竞争的多重压力。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了12集纪录片《大国崛起》,并成为社会各界的热议话题。这部纪录片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根本原因就在于,该片通过对五百年来9个西方大国崛起及其兴衷史的梳理与反思,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制度文明的建设与创新,是大国崛起的关键。从而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提供了一面照亮未来的镜子。  相似文献   

20.
<正>在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大国崛起无法一蹴而就,而要纵跨十几代人,在马拉松式的接力赛中,每次交接都是重要的历史节点,只有棒棒都有领跑高手,才能确保最终成功崛起大国崛起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跨越十几代人的接力赛。作为治国团队的核心,领袖是一代人中的领跑者,也是历史接力棒的传承者。大国崛起充满变数,其挑战之大、风险之高、局面之难,远非常人所能掌控,这限制了守成型领导的成长空间,为创新型领袖提供了用武之地,也极大地考验着领袖的意志。正所谓"唯有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