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证人权利保障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人作证是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强调证人出庭作证义务的同时,证人权利的保障往往受到忽视。给予作证证人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对证人安全进行保护,是证人应当享有的两项重要权利,也是促进证人作证的重要举措,但是我国立法对此却一直没有详细规定,这严重阻碍了证人制度的良性运行。本文立足我国的现实,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对建立证人作证经济补偿权和完善证人保护权进行了理论论证,并提出了初步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授予某些证人隐名,是国际法庭和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证人隐名是投入资源最少,往往也是最为有效的保护证人安全与隐私利益的举措,是建立证人出庭制度的重要一环。允许证人在作证时不披露身份,可能会影响被追诉人质证权的行使,损害被追诉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为此,国际社会与各国设立的证人隐名制度,通常都设计了较为详细的证据规则与程序保障机制,以实现被追诉人与证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了解证人隐名制度的运行状况与其中蕴含的价值选择,有助于我国证人出庭制度乃至庭审制度的借鉴与改革。  相似文献   

3.
向燕 《证据科学》2008,16(3):315-328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授予某些证人隐名,是国际法庭和西方国家普遍的做法。证人隐名是投入资源最少.往往也是最为有效的保护证人安全与隐私利益的举措,是建立证人出庭制度的重要一环。允许证人在作证时不披露身份,可能会影响被追诉人质证权的行使,损害被追诉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为此,国际社会与各国设立的证人隐名制度.通常都设计了较为详细的证据规则与程序保障机制.以实现被追诉人与证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了解证人隐名制度的运行状况与其中蕴含的价值选择.有助于我国证人出庭制度乃至庭审制度的借鉴与改革。  相似文献   

4.
污点证人是指具有犯罪污点的证人。在德国,污点证人被称为“王冠证人”,在台湾地区被称为“窝里反证人”。污点证人作证豁免是指具有犯罪污点的人为国家利益作证可以免受刑事追诉或被给予刑事上的从轻或减轻、免除处罚待遇的一种刑事司法措施。证人作证豁免主要有证据使用豁免和罪行豁免两种形态。犤1犦在罪行豁免中,证人因作证而被彻底免除了刑事责任,其犯罪污点被彻底清除。而在证据使用豁免中并不彻底免除证人的刑事责任,其犯罪污点被有限清除。如果控方根据“合法的、独立的来源”(即不是来源于该证人的证言或其派生证据)掌握了该证人犯…  相似文献   

5.
证人保护制度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证人作证是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强调证人出庭作证义务的同时 ,证人权利的保障往往受到忽视。面对证人受到威胁和伤害的现实 ,实行证人保护势在必行 ,但是我国立法对此只有原则规定 ,没有具体的操作性规则。本文立足我国的现实 ,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 ,对完善证人保护制度提出了初步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6.
没有证人就没有诉讼,证人作证对于诉讼有着重要的价值,证人出庭作证更是我国庭审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由于我国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证人安全保护措施,我国证人出庭率非常的低,对证人证言的质证和认证已经流于形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庭审方式的改革。当前正值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和证据单独立法热潮之际,笔者拟通过分析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安全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平衡证人保护与犯罪人基本权利的冲突,提出完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参考性建议,以期对我国证人安全的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腐败犯罪污点证人作证豁制度勾建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新林 《法治研究》2014,(11):24-32
腐败犯罪污点证人作证豁免,是国家为了追诉某些严重腐败犯罪而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权的妥协和限制,并非污点证人的权利.确立腐败犯罪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是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义务、贯彻严厉惩治腐败犯罪刑事政策、缓解腐败犯罪取证难困境和提高腐败犯罪诉讼效率的需要,且其不违反刑法基本原则,具有道德相容性,与司法腐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具有现实可行性.构建中国特色腐败犯罪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可从作证豁免的类型、对象、条件、程序、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证人作证时可变性心理的一般特征证人作证时可变性心理是指证人在作证时,由于善意或恶意的心理因素所导致证人证言的虚伪性和多变性的主观心理状态.(一)证人作证时的谨慎心理,是指证人在作证时,由于心底谨慎,认为弄不好要负法律责任,而对作证所采取的谨慎小心的心理特征.持此心理的证人,在作证时唯恐出现差误,因此会使证言反复补充,多次修改,于是出现证言的可变性.(二)证人作证时的恐惧心理,是指证人作证时,由于害怕出庭作证,害怕被告方打击报复,而对作证所采取的避重就轻或不敢作证的心理特征.持此心理的证人,往往会以假乱真,假假真真,回避要害,反复无常,因此,也会使证言出现可变性.  相似文献   

9.
"没有证人就没有诉讼",证人作证对于诉讼有着重要的价值,证人出庭作证更是我国庭审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由于我国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证人安全保护措施,我国证人出庭率非常的低,对证人证言的质证和认证已经流于形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庭审方式的改革。当前正值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和证据单独立法热潮之际,笔者拟通过分析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安全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平衡证人保护与犯罪人基本权利的冲突,提出完善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参考性建议,以期对我国证人安全的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污点证人一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不多见,然而我们却对它并不陌生。因为在荚美法系的国家和地区中,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已经是一项趋于完善的司法制度,被广泛运用到治理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司法解决机制之中。由于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污点证人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相关案例也在不断涌出,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理论研究在逐步深入,完善,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相信关于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立法前景将会变得乐观。  相似文献   

11.
证人作证:保护比补偿更重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作证"难"的问题是司法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之一,能否保证证人安全顺利的参与庭审是诉讼直接言词原则能否得到落实的关键。学术界目前将解决证人出庭问题的关键放在了证人补偿与惩戒方面,对证人保护却未提到应有的重视地位。笔者通过对现实中存在的证人恐吓现象和证人心理的分析,指出"安全"是人性的首要需求,因此,应当采用适当的措施,充分保障证人的安全,确实为证人作证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2.
证人拒不作证已成为我国诉讼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许多案件因为证人拒不作证,事实弄不清,无法定性,长期不能审结。证人拒不作证的原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为庇护被告人拒绝作证;第二种是被当事人收买而拒绝作证;第三种是害怕被打击报复不敢作证;第四种是抱着与自己无  相似文献   

13.
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已成为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探讨的重点。证人不出庭作证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在证人出庭难的众多抱怨声中,学界开出了许多药方,建立强制证人作证制度、经济补偿制度、人身保护制度,以及规范对不出庭证人的惩戒措施,等等。笔者认为,证人的人身安全保护才是这些药方中的核心。此问题没有解决,谈证人的出庭作证则为时过早。在此,我们仅讨论对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保护,不涉及经济补偿和程序保障,虽然从广义上而言,这些内容也是证人安全保护制度的一部分。一、证人作证的现状及原因在美国…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中运用污点证人制度能够有效地打击犯罪。一方面,司法机关在一些重大案件中,通过污点证人获得追诉和定罪的关键证据,得以及时惩处犯罪;另一方面,通过污点证人作证的交易豁免,体现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本文通过对我国适用环境的分析,论证我国应构建污点证人制度,同时建立公正合理的运作制度,保障污点证人制度的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证人作证的成本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铁 《犯罪研究》2003,(4):38-45
证人作证,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证人作证,即做出证言即可为完成证人作证义务;也当然包括了证人在法庭庭审中出庭就所知的案件事实作言辞陈述的诉讼行为。当前证人作证中广泛存在着证人不作证、不出庭现象,这些构成刑事诉讼审判改革以及相关制度的瓶颈,证人作证既是作为证人社会人的社会行为,也是证人作为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它要耗费一定的经济上的、伦理上的、社会安全成本、法律安全成本等,在证人作证的特殊形态中:误证、伪证、拒征、污点证人作证行为中,还得耗费特定的成本。我国目前的证人作证成本分配中体现出一种不理性:公共成本负担个体化、个体责任成本虚无化、公共成本和个体成本的同趋化。这种不理性是由立法的、司法的、法制理念上的因素综合形成的。建议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改良作证成本分配体系:弥补征人因作证造成的经济成本、安全成本付出,减轻证人的伦理成本支出,加重证人责任成本份量。  相似文献   

16.
新《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了证人匿名作证制度。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在国际法层面,多数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和国际人权司法机构都表达了对证人匿名作证的态度,其中,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欧洲人权法院的证人匿名作证制度最为详细;在国内法层面,英国和法国对证人匿名作证作了具体规定,而意大利则禁止证人匿名作证。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和欧洲人权法院、英国和法国对待匿名证人的态度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证人匿名作证虽然限制了被告人的对质权,但是从权利冲突的角度来看,这种限制是具有一定正当性的。我国当前关于证人匿名作证的规定较为粗疏,尚存在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7.
证人的刑事责任豁免是指证人为国家利益作证可以免受刑事追诉或给予刑事上的从轻或减轻、免除处罚待遇的一种刑事司法措施。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设立该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证人因作证而受到他人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因此致残,甚至被害,这不仅给证人及其亲属带来巨大的不幸和经济损失,而且也给实践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许多证人为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从而不愿甚至拒绝作证。为了保证证人更好地履行作证义务,除了对有关的打击、报复、诬陷案件,要迅速查明,给予严厉打击外,在立法上也应明确规定证人因作证被害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六种证据形式之一,是进行刑事诉讼过程中最普遍运用的一种证据,正确审查、核实证人证言对查明案情很有意义。法律规定证人有作证的义务,不仅要求证人在侦查、起诉阶段,要接受公安、检察机关的询问,提供证言,而且要求在审判阶段证人也应该出庭作证。但现实情况是,在法庭审判时,很少以至于几乎没有证人出庭作证,很多案件的法庭调查,都是以宣读卷内的证言笔录代替证人当庭陈述。造成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一是证人囿于旧的传统观念,认为到法庭作证不是好事,因而不愿意出庭公开作证;二是证人怕出庭公开作证后,会受到有关人的打击报复;三是证人出庭作证得不到  相似文献   

20.
刘召刚 《政法学刊》2005,22(5):28-31
证人拒绝作证是困惑司法实践特别是刑事侦查的突出问题,这与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予以彻底改变.然而,证人拒绝作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从安全保护、经济补偿、法律制裁、改进方法以及强化观念等方面着手,使证人及时作证,从而尽快结束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