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仲裁员是仲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仲裁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挥仲裁程序和做出裁判结果,其素质高低对裁判结果的公正性有绝对影响力,所以如何在仲裁案件过程中选择合格的仲裁员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对我国仲裁员的聘任与选定规则进行考察,发现立法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2.
根据仲裁法有关规定,仲裁以“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经济纠纷”为原则;而诉讼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为原则。可见,仲裁员比法官对争议案件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仲裁员的素质和办案能力对能否公正处理案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当前,由于各地仲裁机构组建时间不长,仲裁员队伍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加强仲裁员的监督和管理作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一个常常使当事人感到苦恼的问题就是仲裁员的拖延。在仲裁程序中,仲裁员所导致的本可避免地过分拖延,往往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害,并且使仲裁丧失了它的一个主要魅力——迅速及时。然而,遇有这种情况时,除了将有关仲裁员免职和予以更换外,各国现行的仲裁规则以及国际组织制定的仲裁规则大都未规定其他预防及救济措施,当事人因此所受到的损害并不能获得补偿。这种状况阻碍了仲裁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拟就此问题及可能采取的对策作一探讨分析。一 仲裁员拖延仲裁程序的各种表现首先必须指出:并非仲…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有着很大影响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正在修订之中,并有望于今年完成。此次修订主要涉及仲裁协议书面形式,仲裁规则如何更适用于国家与私人间的投资争议仲裁,多方仲裁,第三人加入仲裁程序,仲裁员的指定,仲裁员责任的豁免,仲裁费用的控制等问题。修订后的仲裁规则将更加符合国际商事仲裁实践需要,并为其他仲裁机构仲裁规则的修订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仲裁员是仲裁的生命线,是保障仲裁公正的首要因素,而决定仲裁员素质高低的仲裁员委任制度自然成为仲裁程序框架搭建的根基。当前,仲裁员委任制度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其中就委任的程序而言,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以当事人意思自治为首位的前提下,对仲裁员委任的程序推进作出一定合理的、必要的规制,以实现自治与限制这两个对立面平衡和统一。  相似文献   

6.
张潇剑 《外交评论》2006,(1):101-105
争议的可仲裁性系国际商事仲裁领域的一项基本问题,仲裁员依据什么法律来界定争议的可仲裁性是仲裁程序能否启动的前提。从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在可仲裁性问题上适用仲裁地法、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以及仲裁裁决的被请求承认与执行地法,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仲裁员应适用一般法律原则作为衡量争议可仲裁性问题的准据法,因为这类原则已为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所承认,并且其适用符合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提高了跨国商事争议解决的效率和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争端案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其附件七已经组成了有5名仲裁员的仲裁法庭。因中方未参与仲裁法庭的组成程序,仲裁员有4名由日籍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指派,主要来自欧陆。无论中方立场如何,如未经与中国协商则可能存在程序瑕疵。我国认为仲裁法庭对本案不具有管辖权和不参与仲裁程序,无论在法律上还是策略上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司法程序自治性是排斥环境影响的司法公正的基本防线,但司法程序自治性的天然缺陷为环境的介入提供了可能,原因是在实际的程序运作过程中的单个或少数法官审判的不可避免性减弱了司法程序的抗干扰能力.影响司法程序自治性的环境要素首推法官素质,如果法官素质达到公正的司法程序所必须的最低要求,司法程序在防止恣意方面将达到良好的效果,且法官的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增强程序的抗干扰能力.如果法官的素质低于公正的司法程序所要求的最低的限度,那么低素质的法官将反过来减损程序的自治性.司法独立是影响程序自治性的第二要素,但其发挥良好作用的前提是程序公正和法官具备较高素质.司法投入是确保司法程序运作的经济前提,政府与公民的法制意识是影响司法程序自治性的潜在因素.司法环境建设制度构建应当在诉讼程序改革为先导的前提下,围绕推进法官职业化进程、谨慎推进司法独立、在诉讼程序和法官职业化改革的基础上确保司法投入以及重点培养政府法制意识等方面完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程序主体直接承担程序的法律后果,是推动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在各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改革纷繁芜杂的表象之下其本质都在关注当事人与法官在程序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本文借鉴两大法系审前准备程序中当事人与法官权限分配的经验,在协同主义理论下分析功能实现中主体方面的制约因素,探讨审前准备程序中当事人与法官的权限的分配。  相似文献   

10.
仲裁相较于诉讼的显著区别在于仲裁当事人可以选定仲裁员。仲裁员开放名册制扩大了当事人挑选仲裁员的范围,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国际先进仲裁规则接轨,有利于提升我国仲裁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但是《仲裁法》并未规定仲裁员开放名册制,且缺乏完善的配套实施机制,导致开放名册制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制度优势,反而引发当事人共同指定仲裁员更加困难、组庭时间延长、仲裁效率下降等问题。对此,有必要平衡"意思自治"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保障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兼顾效率:一方面,调整仲裁员准入资格限制,细化开放名册制实施规则;另一方面,仲裁机构应当积极作为,从专业匹配度、尽职勤勉度和地域覆盖度三个核心要素入手,科学设计仲裁员名册,并对名册内仲裁员进行动态考评,让仲裁员名册真正起到推荐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苏力先生的“耕牛”案中,“搭伙”关系更可能是一种租赁关系的。司法三段论的小前提(即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形成的相对独立性,是法官裁判合理性的必要条件。在司法程序中,双方诉讼当事人的参与使得“作为辩论的案件事实”能够从一个无限庞杂的案件客观事实中剥离出来。法官应当穷尽“作为辩论的案件事实”的全部细节来进行法律评判,从而形成作为陈述的案件事实,而非援引法律规范从案件客观事实中将其捡拾。  相似文献   

12.
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适用普通的合同法律适用规则,必须有自己的冲突规则来指引准据法的选择。意思自治的原则同样适用于仲裁协议,而且在当事人无明示选择仲裁协议所应适用的法律时,适用仲裁地法被广泛接受。中国在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准据法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需尽快解决。  相似文献   

13.
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是两个独立且联系的程序,二者有其各自的程序规则和流程,但由于仲裁强制前置于诉讼程序,经过仲裁的劳动争议才可以进入到诉讼程序中,仲裁裁决与审判内容存在着牵连和制约。当事人在仲裁中的请求事项与诉讼中的诉讼请求如果不一致,将导致前后程序的冲突,进而影响当事人的实体权益。针对于此,应在对程序性冲突问题进行分析、甄别的基础上,有条件地引入相关衔接规则,使劳动仲裁与诉讼的程序对接更加畅通和严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关立法及司法解释上应当明确"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这一法律概念,将其范围界定为众所周知的事实、通过权威资料可以迅速查明的事实、法官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事实及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推定的事实。法院在认定这些事实时必须要遵循相应的程序规则。在认定的启动程序上允许公诉机关及当事人申请方式启动程序和法官依职权启动方式并重;在认定的反驳程序中,允许公诉机关及当事人提出弱化、反驳法院认定的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的证据;在认定时间上,应当明确认定是事实审程序中的事情,并不是每个诉讼阶段都可以进行认定。法院一旦认定了不需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该事实就有预决事实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仲裁员所导致的程序拖延往往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损失。而现有仲裁立法为当事人提供的救济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本文就如何防止仲裁程序的拖延及当事人对抗拖延的仲裁员所能采取的救济措施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并论述了我国的现行规定及其改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仲裁受案范围中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常常会涉及到第三方的民事权益。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部分仲裁规则中引入第三人制度的实践,从仲裁程序中第三人制度的概念,仲裁程序中第三人参加的原则、条件、方式、时间及限制等方面提出如何在仲裁规则中设立第三人制度,从而有力地确保民法典赋予民事主体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提高仲裁员的素质、依法加强对仲裁员的监督就显得极为必要。必须建立、完善适应仲裁员特点的管理方式,不断完善仲裁机构内部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程序;明确仲裁员有限、法定的民事法律责任;在目前仲裁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的背景下,枉法仲裁罪的设立,仍然有其自身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际商事仲裁日渐遭受着自身优势减损所带来的困境,而2005年海牙公约的生效将进一步对国际商事仲裁带来冲击。这种情形下,仲裁常客现象所导致的不公平结果则会加剧国际社会对国际商事仲裁的不信任,进而对国际商事仲裁带来严重危机。因为仲裁常客可以利用仲裁秘密性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来获取不当利益,也可以通过其资源优势和先前经验选择对其有偏向性的仲裁员而损害实质公平原则。对于仲裁常客现象给国际商事仲裁带来的消极后果,可以通过仲裁员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19.
基层动态     
《人事天地》2012,(9):61-63
南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培训方式效果好本刊讯(通讯员韦昭阳)8月2日—3日,南宁市2012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培训班在南宁举行。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解仲裁管理科、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六县人社局仲裁股和仲裁院共85名仲裁员和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将"教师单一讲课"转变为"教师学员互动参与",培训内容由"填鸭式"转为"点菜式"按需培训。培训前广泛收集工作难点问题和仲裁员急需知识,邀请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法官就证据规则和裁审衔接等内容进行讲解,将庭审、办案难点问题集中到培训课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权法上具有多个个人申诉机制,该机制是国家报告制度和其他制度的有效补充。其特点主要是具有国家任择性,独立于缔约国之外,具有公正性和独立性,审理个人申诉案件采用准司法程序,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等。个人申诉机制的这些特点表明了该机制对于一国来说具有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