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永无止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铸造民政工作新辉煌的大幕刚刚拉开。在此,我集中谈谈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问题,目的是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力求在新的起点上促进民政工作科学发展上水平。  相似文献   

2.
学举部长《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印发后,我局党组及时组织专题学习、召开专题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李学举部长的讲话内涵丰富、思想精深、高瞻远瞩,深化了民政事业新认识、定位了民政工作新职能、提出了民政业务新要求、明晰了科学推进新方法,是指导今后民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特别是提出的“如何定位民政工作”,是摆在民政人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回答了武汉等基层民政部门深感困惑的大问题。在此,谈一点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3.
李学举部长《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一文,是对民政事业发展历程所作的一次全面疏理,是对民政事业发展现状所作的一次科学总结,是对民政事业发展趋势所作的一次准确定位。这既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的一大丰硕成果,也是对民政事业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所作的一次系统科学的评价分析。学习李学举部长的这篇文章,既要注重其理论研究意义,更要注重其实践指导意义,既要对过去和当前民政工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更要对民政事业的发展趋势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政人从没有停止过对民政工作定位的探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民政工作定位有不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概括。理论认识的深度决定着事业发展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究竟应该怎样认识民政工作,怎样定位民政工作,不仅是解决民政工作发展思路的首要问题,也是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今年2月24日,李学举部长在民政部召开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上,作了题为《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定位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解放思想要落实在科学发展上。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针对性和艰巨性,是推进民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是民政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因此,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在科学发展上,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消除民政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千方百计破解困扰民政工作发展中的难题,才能推动民政工作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  相似文献   

6.
李学举部长《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民政久远的历史源头追溯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沧海桑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直到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民政工作的属性、特点、要求进行了全面认识。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依据国家赋予的职权将民政工作的职能定位为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三大方面。如何推进新时期的民政工作,从统筹推动,着力发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中旬,政策研究中心特邀10位民政局长围绕李学举部长关于《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就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定位进行专题座谈(内容详见本刊第5期),是民政人看民政、民政人谈民政。民政部门之外的党政部门怎样看待新时期民政工作?如何定位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他们有哪些建言建议?6月13日,政策研究中心召开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定位(外界看民政)座谈会,特邀中央有关政策研究、全国人大、中央文明委、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8.
应邀参加这次"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定位"的讨论,很高兴。为此,我们组织学习了李学举部长《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讲话。在此,我结合岳阳民政工作的实践,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成份、利益主体、就业形式、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新的形势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关键要共谋民政工作新定位。李学举部长根据我国现行民政工作的本质属性、基本特点、基本要求和功能作用等综合因素,明确提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主要职能可以定位为保障民生、发展民主和服务社会三大方面。我认为,这种定位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的需要,必将对推动我国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根据民政部的部署,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各项民政工作,尤其注重从保障民生、设施建设、资金管理和平台建设着手,努力夯实基础,扎实推动全省民政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认真研读学举部长关于<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我们深感获益,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2.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要求给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思想观念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适应科学发展的取向,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徐铁南 《中国民政》2008,(12):42-43
改革开放30周年,民政工作领域拓宽,地位提高,作用突出,成果显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后,各项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入了科学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民政工作在功能定位、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上要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4.
郑杭生 《中国民政》2009,(12):23-25
日前,笔者认真研读了李学举部长《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等文章,检索学习了各地民政部门对“现代民政”的众多探索,受益非浅。李学举部长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总结以往民政工作的巨大成绩、经验和问题,提出并规划了“现代民政”富有创意的框架和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是我国民政从初级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的一个重大标志,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民政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凌 《中国民政》2009,(10):44-45
作为民政局长,肩上的责任重大,时时都应思索如何更好地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党和政府分忧解愁;如何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不断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最近,认真研读了学举部长关于《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深受启发,更加坚定了在新形势下打造强势民政、服务三个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特殊群体)的信心和决心。本文结合自己的思考,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对民政工作的认识,加强自身建设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现代民政”的几点认识 李学举部长将民政工作的职能定位为“保障民生、发展民主和服务社会”。这个定位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完全符合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发展实际,准确地指出了民政工作在“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基础地位和基本职能。“现代民政”,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民政工作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一、科学发展观拓展了民政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政》2009,(10):F0002-F0002
四川省达州市民政部门把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以推进民生工作为重点的具体工作中,促进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全面发展,提升了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余长明 《中国民政》2008,(12):35-36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对民政部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民政工作的宗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民政工作的宗旨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做好民政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次,民政工作的基础作用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杨少华 《中国民政》2009,(10):46-46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民政系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都在思考的问题。结合芜湖市民政工作实际,应着力于“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全力推进“六大工程”建设,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