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是一部好法律张焕光我国的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颁布实施以来,已经整整五个年头了。五年来的实践表明,这部法律在贯彻宪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方面,取得了极为可喜的成绩,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人问,行政诉讼法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回答:行政诉讼法是宪政的试金石;行政诉讼法是法制的监测器;行政诉讼法是民主法治的晴雨表行政诉讼法是公民的守护神;行政诉讼法是律师的正义之剑。我国的行政诉讼法于1989年颁布实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和实施开创了我国行政法治的先河。17年来,这部法律为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制约和控制行政权力的滥用,促进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依法行政方针的贯彻、公民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现行行政诉讼法暴露出诸多缺陷,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律…  相似文献   

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施行以来,司法权在“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审判实践中,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四种判决形式(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和变更判决)尚不足以对具有各种不同情形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适当的判决。有些违法的行政行为是一种事实行为,对之不好适用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任何一种判决形式,如公务员在执行职务时对相对人的欧打、辱骂行为。有些不作为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因时机已过,责令行政机关履行并无实际意义,也不适合法定的任何一种判决形式。由于法律规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是通过诉讼程序对依法行政的行为予以肯定,对行政违法行为的约束,对行政权本身无任何限制和约束。行政诉讼法确立的法院有限主管原则是保障和发挥行政机关处理行政争议的优越性,而法院的有限度变更权,则避免了审判权对行政权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发挥行政审判的作用,推动行政诉讼法的实施罗豪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也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主政治的高度重视。五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今已八年。八年来的实践证明,行政诉讼法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亟需进一步完善。一、行政诉讼法存在的缺陷(-)行政诉讼法确立的司法变更权过于狭八。变更,这里是指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时,全部或部分改变行政机关原来的行政处理决定,亦可用人民法院的判决来代替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理决定。但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第54条第1款第吐项规定:“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据以上规定,…  相似文献   

7.
论可诉性行政事实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可诉性行政事实行为□杨绍东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具体行政行为一直仅作行政法律行为理解和操作。随着国家赔偿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贯彻执行,这种理解的片面性显而易见。具体行政行...  相似文献   

8.
行政处罚与行政审判杨克佃今年10月1日,行政处罚法正式实施,这将有力地推动行政审判工作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行政审判工作的水平。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是一致的:行政处罚法第一条规定,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行政诉讼法第一条规定,维护...  相似文献   

9.
高轩 《法学论坛》2016,(3):97-103
财产公示以财产申报为前提.财产公示制度的意义在于方便公众监督和克服单纯的行政内部监督的弊端,能有效地预防腐败.财产公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现实的、可操作的司法规制途径.财产公示行为是行政行为,对财产公示行为进行行政诉讼法规制是行政法治原则的要求,更是有效发挥司法监督作用,弥补行政内部监督不足的重要保障.构建行政机关财产公示行为的行政诉讼法规制体系,是保障财产公示制度持久有效运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调查表明,行政审判的环境总体上有所改善,但《行政诉讼法》功能发挥有限;实施状况不容乐观;我国行政审判面临体制和制度的多重制约和困难;法官知行不一现象明显;多数法官主张修改《行政诉讼法》,但对如何修改存在分歧。建议采取多种措施,保证人民法院真正有效地行使对行政案件的审判权;认真研讨并及时修改《行政诉讼法》;进一步提升法官的法律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和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在保障被管理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国家机关行使管理职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和解决。一、国家机关的职权及其违法行使《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里所说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  相似文献   

12.
试论行政赔偿的确定、划分及求偿权张开恩我国行政诉讼法颁行以来,行政赔偿案件日渐增多。通过对这类案件的处理,不仅使行政侵权受害人的损害得到了救济,而且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行政诉讼法对侵权赔偿责任的规定比较原则,理解和执行起来...  相似文献   

13.
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行政诉讼法。该法共11章75条,其主要内容有:1.制定行政诉讼法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它的直接立法依据是我国宪法有关行政诉讼的规定。2.行政诉讼法的任务。《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三个方面的任务:第一,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第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第三,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3.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如人民法院对待政…  相似文献   

14.
<行政诉讼法>关于被告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的规定,来源于行政程序中先取证后裁决的原则.<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后,该原则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对于行政机关树立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这一规定本身有不合诉讼法与行政法基本原理之处,应当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应当删除现行法中关于限制被告取证的规定,亦无必要涉及代理人以及其他问题,只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以后所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证明被诉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即可.  相似文献   

15.
抽象行政行为可诉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行政诉讼法》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行政诉讼法范围之外,这与WT0的要求和国际惯例不相符合。本文分析了抽象行政行为被排除在行政诉讼范围之外的历史原因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了抽象行政行为监督机制的局限性的基础上,通过法理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可行性分析来论证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16.
从一起行政案件的审判看完善行政审判方式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行政诉讼法针对行政诉讼的特殊性,规定了被告举证原则、合法性审查原则以及不同于刑事、民事诉讼的裁判形式,体现了行政审判的公正性和民主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行政诉讼法设定的行政审判方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行政诉讼证据使用的几个问题○柳砚涛随着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在行政诉讼证据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澄清,势必妨碍行政诉讼制度有效性的发挥,这既不利于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也不利于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1989年颁布的《行政诉讼法》在行政权力制约、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方面发挥了较好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行政诉讼法》已经很难有效地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进行救济,亟待修改和完善。本文针对行政诉讼的"五大门"问题,即受案范围狭窄、受理"门槛"过高、司法不独立、纠纷解决能力差、制度存在漏洞等,分别提出立法建议,为有效解决行政纠纷、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王佼佼 《法制与社会》2012,(22):250-251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本文从行政诉讼法的受案的否定范围即,通过对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行政指导这些被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排除的行为的再思考,说明将其纳入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不断完善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20.
行政审判应当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从80年代初就开始了,但是截至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一直是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审理行政案件,行政审判的特点一直体现不出来。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以后,行政审判特点虽然已经明确,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至今的十年中,行政审判工作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沿袭民事诉讼的不符合行政诉讼特点的习惯作法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防定性混淆。就是防混淆法律关系的性质。首先,防混淆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例一:措将应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案件按民事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