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三个公平"可谓说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其公共性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内在本质。在社会建设中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仅能够逐步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水平,而且能够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促进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在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应以补偿性公正原则妥善解决弱势群体在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社会建设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应以人性化和柔性化的姿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中心环节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3.
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公平的表述,引发会内外的关注与讨论。 从上学到看病.从就业到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十八大代表们讨论的很多问题都链接着社会公平。他们普遍表示,“三个公平”从制度设计的角度传递出社会公平新希望。  相似文献   

4.
任朝相 《今日浙江》2007,(17):50-51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显著特征,也是医疗卫生领域分配的基本原则,更是医疗卫生体系得以确立并良好运作的根本所在.因此,国家和政府在制订卫生政策的时候,必须考虑卫生公平问题.公则天下平,平则公.和谐社会离不开卫生的公平.  相似文献   

5.
宋桂祝 《长白学刊》2010,(4):96-100
形式上的权利均衡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结果,在保障权利的具体制度设计和调节机制未能消除或缩减实际的社会结构差异的条件下,权利均衡更多的是一种价值理念或准则。在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治框架内,要实现社会普遍的公平正义,就要通过一系列制度性措施,对社会利益结构进行规范、协调和机制性调整,实现从权利均衡到机会均衡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论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制度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构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承载着国家治理的内涵理念,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构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包括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促进治理结构多元化;健全民主公开、程序公平等规则公平制度,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的规范化;建构平等的利益竞争机制和公平的利益博弈机制,实现治理权威的合法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互助制度,实现国家治理结果的公正化。  相似文献   

8.
公平和正义在一个社会的实现程度,越来越多地被作为评价该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准之一,亦被看作是社会追求的基本价值。体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不仅是写在纸上,而应是被公正地付诸实施,才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法律援助制度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为保障本国公民不受财产多少、社会地位高低影响,实现法律赋予的权利而普遍建立和实施的。妇女法律援助是给予那些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实现或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女性当事人以经济帮助,促使其实现自己合法权益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举措。法律实施的公正即司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人大常委会为促进法制环境的和谐,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不受侵犯,先后在全区执法部门开展了“督执法、促和谐”等系列执法督察活动,从而保证了执法公平、公正地开展,促进了法制社会的和谐,确保司法天平永远平衡。  相似文献   

10.
陆介标 《人大论坛》2007,(10):21-21
为什么必须强调公正立法? 为什么必须强调公正立法?这是因为所有的立法,都是权力和权利的再分配。在市场经济社会,任何法律问题的另一面,其实都是权利和经济问题,即各种利益群体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多个领域激烈角逐。以立法形式确定的公共政策,其选择取舍是否公平,是极为关键的。无论是中央的立法还是地方的立法,都是为了保障社会生活的公正,公民政治权利的公正。没有公正就谈不上法律。  相似文献   

11.
王璇 《理论月刊》2010,(2):37-39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院调解制度的契合点在于,和谐社会需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为前提,而法院调解具有的相对于判决的比较优势,使之更有利于及时、彻底的化解民事纠纷,保障人民权利,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但是,法院调解制度在运行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导致“合意的贫困化”,对公民权利保护不周,难以保证公平、正义以及充分促进社会和谐。必须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予以完善,使之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朱福惠  胡婧 《人民政坛》2012,(10):14-15
从外国的宪法实践以及我国法治建设的经验来看,人民要真正依法享有权利与自由,必须实现司法公正,通过司法机关及时、准确和公平适用法律来保障人民的权利与自由。  相似文献   

13.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 我们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促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已成为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的、紧迫的任务.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如何顺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期待,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14.
徐琳  李哲 《人民论坛》2013,(10):62-65
社会公正是指在公平的政治制度和社会规则之下,社会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其他资源在全社会之间进行合理而平等的分配.政府公平行政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要素之一.在当下中国,实现政府公平行政需要政府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注民生,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5.
王军朴 《新东方》2002,11(6):70-7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发展权的确立和广泛认同 ,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蕴涵着人类文明社会平等、公正、自由、和谐的基本价值。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君子固穷、不忮不求的传统观念 ,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观格格不入。改善物质、精神生活条件和社会、政治地位的理性追求 ,从法理上平等地属于各类权利主体。各权利主体谋求发展必然产生竞争 ,也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领域的竞争本源是生产力 ,发展科学技术是竞争的主要手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回答了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发展与竞争的有序进行 ,则需要建立和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 ,并恪守“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论坛》2013,(6):31-46
四、社会建设中的人权保障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利、健康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等获得了更好保障。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确立,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意义深远。要真正发挥该项制度的功效,需要结合实践中出现的政府法律顾问的不同类型,明确各自属性定位,并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对依法行政的服务价值,保障人民权利的监督价值,维护社会公正的理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颜广明 《桂海论丛》2011,27(2):58-6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解决社会公正问题、推进社会公正的伟大实践,先后颁布七个"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始终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确保人民基本的生存权;努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体面的工作和生活;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保障和推进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20.
制度建设,对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虹口区人大常委会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实现好、保障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点滴经验,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