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佛教伦理和道教伦理也是需要加以介绍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分两次介绍。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因崇奉佛和阐扬佛的言教而得名。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教。佛教于西汉末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或东汉初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后,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的概况及特点莽萍我国现在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五大宗教,其中除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外,其余都是外来的宗教。此外,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些民族宗教,在港澳台地区还传入一些特殊宗教信仰。限于篇幅,这里只略谈中国大陆五...  相似文献   

3.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共同构成中国五大宗教,只有道教产生于中国。道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有些内容极富东方神秘色彩。道教与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以至性格、心理的形成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一些外国学者说,不了解道教就无法了解中国。本期推出道教文化专辑,以饗读者。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04,(7):17-17
东南亚各国民族众多,长期受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中国文化、西方宗教文化等外来宗教和文化强劲的影响,所以其文化是多彩多样的。如果从宗教和文化传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东方的儒家传统文化。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4个国家,地理上它们连成一体,均是以佛教为主的国家。11世纪上座部佛教从印度、斯里兰卡传入缅甸,再到泰国、老挝、柬埔寨,大约在13~15世纪上述国家完成小乘佛教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谭舯 《统一论坛》2013,(2):75-77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历史最悠久,传入中国时间也最早、佛教来到中国后.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又不断与中国社会会通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曾伟  宋国强 《前沿》2012,(13):178-181
宗教产生于史前社会的后期,最初的宗教形式称为自然宗教,如原始拜物教、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随着部落首领的产生乃至阶级社会的出现,人们便产生祸福命运由神操纵的观念和追求"长生""来世"的想法。同时也产生了宗教机构、专职宗教吏员或首领、各种教规仪式等。天帝信仰作为一种产生并适应于中国社会的宗教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天帝信仰的形成早于道教、儒教,也早于佛教(公元2年或67年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末年,首译汉文本佛经行世)。本文在论述天帝信仰漫长而曲折的传播历程时,也为天帝/玉皇信仰正名。  相似文献   

7.
宗教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就我国来看,不仅有从外国传入的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宗教,而且有我国本土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道教,还残存着不少民间宗教以及许多少数民族的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传统宗教信仰。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的特点。目前,我国信  相似文献   

8.
谭舯 《黄埔》2013,(4):82-84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历史最悠久,传入中国时间也最早。佛教来到中国后,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又不断与中国社会会通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特点。台湾佛教和祖国大陆佛教渊源深厚,发掘和弘扬中国佛教文化,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藏传佛教辩经的起源在古印度佛教中,就有运用辩论作为折服谬论及审察教义的传统。公元七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后,与当地原有的原始宗教———苯教经过长期的斗争,转而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形成了既有佛学的哲学思想,又有西藏地方色彩的藏传佛教。有人认为,公元八世纪...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宗教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不同时期,佛教、道教以其特有的属性,与儒学为代表的主流文化相互影响、吸收、交融,最终汇聚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以儒佛道为基石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封建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就是在全球化条件下的当代中国乃至世界都仍有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杨芬 《云南人大》2010,(2):44-45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腾冲县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杂居的边疆县,是全省28个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个合法宗教在腾冲建有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2.
历史赋予了澳门独具特色的中西融合的文化特色。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如佛教、道教和民间宗教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妈祖文化在澳门得到推广和弘扬。另一方面,教堂、圣诞、葡语葡文等西方文化元素也十分盛行。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华洋并存、各安其所、和谐共处、相互交融,构成澳门文化的特有风貌。  相似文献   

13.
法号与道号     
宗教是人类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我国自生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和道教。凡脱离“尘世”,出家为僧尼、道士者,便不再称原来的俗名,而由师父另起名字,佛教谓之法名,道教则称道号。 取法名有几种情况:一是佛教徒受戒时由授戒师所取,亦称“戒名”;二是信教者剃发为僧时由师父所取,这是最常见的;三是僧人出师时由师父所取,如藏族僧人学完所学科目  相似文献   

14.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同时,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佛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教越来越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的最直观表现就是佛教造像,而佛教造像中国化最明显的是观音像,因此,考察观音形象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见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华人社会中的德教,是以儒教为核心内容,柔入佛教、道教及其他相关宗教要素形成的宗教体系.在宗教全球化形势下.德教的社会文化作用不仅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受到重视,而且有向中国内地乃至侨乡地区传播的趋势.其作用范围、混合宗教的本质及社会文化意义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长期发展中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伦理孝道观。宗教伦理孝道观认为孝是宗教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人伦关系之首,主要体现在善事父母、尊敬父母、顺从父母等方面,但传统孝道观与宗教伦理孝道观对"至孝"的理解存在差异。宗教伦理孝道观对改善当前社会的代际关系、家庭关系、人际关系以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佛教是何时传入古代湖南的?这是我们研究湖南佛教要搞清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佛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外来宗教,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过去人们通常认为,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多由陆路,是通过西域间接传入中国的。其实,早期佛教还有一个南传系列,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由中印度——缅甸——云南——四川——长江流域,一是由中印度——交趾(或广州)——长江流域。从考古发现可以证明,早期佛教南传系列在年代上早  相似文献   

18.
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举凡哲学宗教、语言文学、科举教育、生活习俗、戏曲音乐、绘画建筑等等,糜不齐备。下面将就其中最有特色和典型意义者分别进行介绍和论述。首先谈谈福建宗教。福建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一、福建佛教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几千年中外文明在中华大地上的延续、融合、沉淀和结晶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中国文化发展形成的过程中,接受过两次非常有份量的异质文化,一次是佛教,另一次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公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第一次外来文化的传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集中体现。历史事实证明,佛教长期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互吸收、融合,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