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保奉 《党史纵横》2006,(10):26-27
新中国国家元首的第一次出国访问新中国成立两个月,毛泽东就前往苏联访问。这是新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出国访问。照一般常理,这样的访问,会兴师动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次访问名义上是为祝贺斯大林70寿辰,实际成果是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使新生的共和国获得了苏联的巨大支持。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国家元首,于1949年12月6日乘火车离开北京赴莫斯科。他的随行人员只有四人:陈伯达(秘书)、汪东兴(警卫)、叶子龙(机要)、师哲(翻译)。这可能是现代国家元首正式出访时,随行人员少得不能再少的一次了。即使把一个半月后加入主席这次出访…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和斯大林作为中苏两个大团、两个大党的领导人,曾经有过不寻常的交往,结下了不平常的关系。透过这些关系,折射出中苏两党、两日之间的许多恩恩怨怨、去非曲直。“一生写过三批歌颂斯大林的文章”,但“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毛泽东曾经坦言“一生写过三篇歌颂斯大林的文章”,但“老实说,我都不愿意写。”毛泽东解释三篇文章写作的深层背景说:“第一篇在延安,1939年斯大林60寿辰时写的”,当时欧战爆发,苏联需要我们的支持,我“抛弃个人感情,向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祝寿”。“第二篇在莫斯科,是1949年他70寿辰…  相似文献   

3.
马列1923年生于沈阳,1936年秋参加革命。1950年至1965年任国务院总理办公室外事秘书,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了15年之久。近日,马列来到河南省驻马店市进行调研,我们有幸见到了这位已79岁的老人。马列是一位十分可亲的长者,他朴素文雅,脸上总洋溢着慈祥的笑容。每当谈起在周总理身边工作的往事,老人就十分感慨地说:“我这一生能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实在是我人生中的大幸。周总理高尚的人格,使我终生受益……”第一次随周总理出访1949年12月,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毛泽东就要访问苏联,说是给斯大林祝70大…  相似文献   

4.
路遥 《湘潮》2005,(3):45-45
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多次明确表示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既不曾访问过苏联也没有访问过东欧及东南欧各国。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也只访问过苏联一个国家,东欧及东南欧各国依旧不曾访问过。作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首脑人物,毛泽东真的疏于出访?其实不然。建国前精力十分充沛的毛泽东是非常愿意出访外国的。他尤其重视通过出访人民民主国家去借鉴他们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利于推动新中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早在1947年初,毛泽东就一再要求访问苏联和东欧、东南欧一系列国家,但是都被斯大林一…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一生与外国交往中,与苏联交往的历史最长,关系最深,恩怨也最多。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他的苏联观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毛泽东对苏联怎么看?为什么会这么看?他的苏联观发生变化的原因何在?这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一.历史的恩怨对建国以前的中苏关系,毛泽东有个总结性的看法,即苏联“有四个好”,也有“四条错误”,“成绩是主要的,错误是次要的”。①1956年9月,毛泽东在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谈话时指出:“苏联一般来说,总的是好的。他们有四个好:马列主义,十月革命,主力军,工业化”。②在毛泽东眼中…  相似文献   

6.
李景贤 《党史博览》2011,(12):20-22
葛罗米柯是苏联著名的外交家。他任外长达二十七八年之久,有“苏联政坛不倒翁”之称。更有“恶搞者”,把莫里哀名剧《一仆二主》这四个字,改成“一仆六主”,“呈献”给葛翁。因为从事对苏工作的缘故,我有过不少机会解读他,听人讲起他,也曾多次对他进行过零距离观察。  相似文献   

7.
《湘潮》2020,(2)
正一1949年12月6日晚上,毛泽东从北京西直门火车站登上专列,开始访问苏联之旅。毛泽东此次出访苏联的主要任务是:参加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活动;就两党、两国之间所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商谈和签订两国之间的有关条约、协定等,并商议与解决有关两国利益的其他若干具体问题。12月9日,毛泽东的专列到了中国与苏联接壤的边境城市满洲里市。因为中国铁路是准轨,苏联铁路是宽轨,因此要换车。  相似文献   

8.
余娟 《广东党史》2011,(10):35-37
毛泽东一生唯有两次出国,而且两次都是到访莫斯科,但是这两次仅有的出国经历给毛泽东的感受却是截然不同的。第一次出访莫斯科,斯大林的冷遇让毛泽东一直心有余悸——刚刚抵达莫斯科,就被放在“坐落于乌索夫的斯大林一个远处的别墅里”“苦熬了好几天”。第二次出访却破天荒地受到苏联领导团体的高规格接待,赫鲁晓夫,马林科夫、米高扬等苏联...  相似文献   

9.
广州起义失败后,他跟随叶剑英奔赴莫斯科.他怎么也没想到,此后竟开始了长达28年的流放生涯.他的老母亲致信赫鲁晓夫,才使他获准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然而,“苏修持务”的罪名,使他再入牢狱,当7年的囚徒生活结束时,他的苏联妻子已长眠于地下整整一年了…….在他90寿辰之际,江泽民总书记特委托夫人王冶平登门为他祝寿.  相似文献   

10.
加加林,幸运 全世界第一个太空人及第一只太空狗都来自苏联;第一个在太空漫步的也是苏联人;第一个上太空的记者来自日本,但是日本花钱请苏联送上去的。最倒霉的太空人则算是苏联的柯里卡留夫,当他还在天上时,“苏联”这个国家就不见了,独联体彼此推卸责任的结果,让他在太空上多呆了7个月多。 1961年4月12日,27岁的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爬进世界第一艘载人太空船“东方一号”,成为第一个顺利进入太空的太空人,在地球轨道上停留了108分钟。这个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之一,刘少奇在他位于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的20余年中,出访的国家甚少,但其中出访苏联则有3次之多,而且他的每一次衔命访苏,对于国内局势的演进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开国在即,刘少奇秘访苏联 1949年,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国共两党两军进行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命运大决战,其规模与气势令世界为之瞠目。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覆亡。东方欲晓,新生中国的开国筹备工作必须大大加快了。 正当此际,毛泽东将刘少奇自天津召回北平,要他率中共代表团秘密出访苏联,向“老大哥”通报国内情况,并就建立国家机构、管理经济等工作,同斯大林和苏共中央交换意见,为开国作准备。  相似文献   

12.
刘启芳  俞剑英 《湘潮》2014,(10):14-18
陈云先后四次走出国门,第一次是在抗战时期赴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和红军进行长征的情况,接下来三次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两次出访苏联,一次秘密访问越南。此外,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还由经牡丹江、图们,取道朝鲜,并经过一个月的辗转颠簸,到达临江,指挥了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在发展对外关系方面,首先把目光投向苏联。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 1949年 12月出访苏联,参加庆祝斯大林 70寿辰的活动,并且协商和签订两国之间的有关条约和协定。   1949年 12月 6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中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由北京出发,乘专列前往莫斯科。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问的代表团,同时也是毛泽东第一次出国访问。   16日中午,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苏联元帅布尔加宁前来迎接,并在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毛泽东发表了…  相似文献   

14.
周杰 《理论学刊》2007,(1):22-2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就出访苏联,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重大外交活动,也是毛泽东第一次出国访问。访问取得了巨大成功。中苏双方共同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这是新中国“一边倒”和“另起炉灶”外交方针的成功实践。通过缔结条约,把中苏关系从法律上固定下来,为新中国的安全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为“三钱”;毛主席曾夸他课讲得不错;周总理曾亲切关怀过他,让他穿着自己的鞋子出访四国;邓小平在谈到他时,曾说“这个人的任命,不受年龄限制”;有人戏称他是“万能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是一位杰出的国家领导人,也是当今世界上年纪最老的校长。这个不平凡的人叫钱伟长,曾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现任上海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6.
关于邓小平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关系,比较通行的提法是“他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这样的表述也常见于党的一些文件之中。我认为,这种表述值得商榷。“支持”和“领导”是两个概念,对同一个人而肓是不能并用在一件事情上的:并用了就等于说是邓小平支持了由邓小平领导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自己支持自己,  相似文献   

17.
余湛 《党史博览》2024,(1):62-65
<正>1949年底1950年初,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访问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会见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毛主席这次出访有三个目的:第一是祝贺斯大林七十寿辰;第二是重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代替旧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把中苏两国作为伟大社会主义邻邦在新的基础上刚刚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刘德喜 《唯实》2000,(3):67-69
一、联合苏联的决策取得成功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外交上的“一边倒”政策。毛泽东在1949年6月 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所谓“一边倒”,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①。“一边倒”政策确立后,毛泽东立即派遣刘少奇率中共代表团启程赴苏联,进行秘密访问,争取苏联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理解和对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支持,并通过他们争取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对新中国在政治上、道义上的同情和声援。刘少奇一行在莫斯科期间同…  相似文献   

19.
刘强敏  邓祁 《奋斗》2020,(4):34-36
1950年2月27日至28日,毛泽东同志在出访苏联回国途中,亲临哈尔滨视察工作。在下榻的哈尔滨颐园街一号建筑内,他不仅听取了松江省委和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还为松江省委题写“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写“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写“学习马列主义”等题词。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中共领导人最为隆重的出访就是前往苏联,毛泽东在苏联访问了一个多月,随后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也来到莫斯科,与苏联方面磋商两国音质具体事务和建立同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