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四师七十五团有职工1392人。随着团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职工各方面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只“凭力气吃饭”的农工对现代农业、畜牧业的飞速发展已有些力不从心了。如何“巧种田、巧养畜、发活财”的课题,已尖锐地摆在了团场职工面前,人们对科技知识的渴求越发地迫切。该团职工充分利用每年的“科技之冬”“科技之春”等科技  相似文献   

2.
室外寒气袭人,室内温暖如春。2005年12月24日,农二师二十三团文化中心职工电教室内人头济济,数百名职工正在聚精会神听该团畜牧站站长杨钢讲授口蹄疫防控知识课。这是该团开展“科技之冬”活动的一个场面。该团以科教兴团和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科技之冬”从内容到形式集中突出了“多、全、广”等特点。一是参与部门多。该团一改往年科技培训单位由生产部  相似文献   

3.
如今,农四师六十一团职工纷纷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班,争当获取职工技能鉴定高级证书的“金牌农工”。今年,六十一团为提高农牧业一线职工的科技素质,加大了对职工的科技培训力度,团场在结合“科技之冬”全员培训的基础上,举办了“绿色证书”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为职工上课,不但教授《农业基础知识》《农作物栽培》等书本知识,还指导学员作实验、搞研究,分析土壤成分和病虫害,了解各种肥料的作用,学习经济作物和农作物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2005年2月21日-25日,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工会、农业科、司法办3个科室组成两个培训组,对全场干部和基层十四个农业连队的职工进行了“科技之冬”培训。西山农牧场每年都利用冬闲时节,狠抓“科技之冬”培训。但今年与往年比,“科技之冬”培训有三大创新:一是农场党委重视“科技之冬”培训工作,把“科技之冬”培训引进机关,组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二师二十五团以”构造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型职工”活动为载体,在全团职工中开展了主题为”读科技书、用新科技、种科学田、走致富路”的系列读书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该团在活动中,积极动员社会力量,逐步为连队组建“职工图书室”,作为职工群众学科技、学文化、学理论的阵地,同时以“科技之冬”活动为契机,建立了职工学习教育长效机制,职工读书演讲会、技术讲座等活动贯穿年度生产、学习全过程。各基层连队都建立了“五个一”“五个有”读书学习制度,即每人每月自学一本科技书籍,每周开一次田间地头学习观摩交流会,每月举办一次生…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20日,农二师二十一团“科技之冬”领导小组组织10支科技服务队,在团领导和部门领导的带领下,分别深入到全团13个农业连队为职工进补科技餐。  相似文献   

7.
带领职工群众致富奔小康是农四师七十一团工会工作的重心。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这一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近几年,该团工会积极为职工致富找路子、想点子、跑资金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团工会围绕团党委的中心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科技文化宣传教育和培训,每年利用“科技之冬”  相似文献   

8.
日前,农十师一八三团“科技之冬”活动中,又一批致富的新职工走上讲台,向人们现身讲解自己扎根团场的“致富经”,产生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9.
2006年以来,农十师把减负增收作为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确保队伍稳定、加快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步伐的大事来抓,通过加大对贯彻落实兵团“1 3”文件精神的监督检查力度、压缩非生产性开支、落实好减费让利的各项政策、狠抓专项治理工作、不断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以及不断提高科技在  相似文献   

10.
农三师五十三团多管齐下抓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确保职工素质教育取得实效。一是抓时间。主要以“科技之冬”为龙头促全年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常年随机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每年近3个月的时间对职工进行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11.
农七师一二八团是一个拥有13余万亩棉花的农业大团,农业一线职工占70%以上,且素质高低不一。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中,一二八团干部职工达成共识,建团场科技书屋,让农工充电,引导农工比学习、比知识、比技术、比上致富项目。目前,该团、连两级共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3个“科技文化书屋”,25个连队建起了图书室、“读书点”。并采取团农广校供给、干部捐赠、社会有识之士加盟等办法,充实图书2.5多万册,电化教育设备36台(套)。十七连党支部书记苏良慧动情地说:“现在职工那股学习劲特高,夫妻共读、父子同学更是不足为奇。”书屋里学理论,书屋…  相似文献   

12.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是农二师三○团实施素质工程后出现的喜人景象。读书活动打基础以前,在团场职工家中,书籍尚属稀有之物。多数人的业余生活除了看电视,就是在一起闲谝,特别是到了冬闲,打牌、酗酒成了一些职工消闲娱乐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现状,自2003年冬开始,三○团工会女工委员会便开展了以“我学习、我努力、我成功”为主题的“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把建设“学习型家庭”作为创建“学习型工会”的重要内容和“职工素质工程”的基石精心部署。各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利用“科技之冬”培训这一有利时机,把…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团场职工队伍素质,构筑职工学习平台,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深入发展,一六四团开展了“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的系列活动。利用各种文化活动阵地,开展了《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知识竞赛、职工演讲比赛、农副产品展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利用科技之冬做好职工的培训工作。每年农闲之时,都要对职工进行科技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拓宽知识渠道,开拓职工视野,先后从石河子大学、师农业局聘请专家为职工授课。职工的参培率达85%以上,通过培训已有100名职工拿上了绿色证书。同时还在全团范围广泛开展了职工读书活动,全年职工读书不少于3本。据不完全统计。职工通过读书自学活动已拿到大中专毕业证书的达200余  相似文献   

14.
<正>农四师六十八团采用"科技之冬"、"科技广播"、"农事安排"、"科技板报"和"地头课堂"等方式推广农业新科技助职工增收,受到职工欢迎。每年冬季,六十八团各连队都要举办为期15天的职工"科技之冬"培训班,给职工讲授科技种田和科技养殖知识。到了春夏农业大  相似文献   

15.
817名女科技致富能人带动1.2万户职工增收,1.5万名女职工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680名女职工分别受到全国、自治区等各级表彰。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中如何为妇女搭建参与平台?为妇女建功立业寻求契入点?针对这一课题,农四师工会、妇联抽调人员深入到团场、连队、家庭调研,首先找出女职工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三难”,即:选树女带头人难、凝聚妇女力量难、促进妇女致富难。针对“三难”现象,首先在全师启动了“创建模范职工之家”,从资金上、创建模式上给予支持,为女职工提供学科技、学文化、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平台;在全体女工中开展“创建学…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以来,农七师一三○团农业生产一年一个新台阶,职工收入每年以高于10%的比率递增,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农业新科技的推广应用,更与团场“致富之星”的引领密不可分. 近年来,一三○团为帮助职工脱贫致富,每年从全团2000多名农业一线职工中评选产生一批“致富之星”,他们是团场的科技示范户,在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中一直担负着试验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新疆兵团2006年拾花工作进入尾声时,农一师阿拉尔市各团场举办的形式多样的科技之冬、文化之冬活动又吸引着忙碌一年的农工。如今,在冬日集中进补“科技大餐”已成为团场农工的一种常态。近年来,农一师阿拉尔市各级工会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提高职工素质,为  相似文献   

18.
工会工作如何面对新形势,为职工群众某福利?农二师二十九团工会的做法是:把“受职工之托、忠职工之事、解职工之难、暖职工之心”这四句话,作为全团工会干部的行为准  相似文献   

19.
农五师八十八团农七连在职工中开展的“科技庭院致富”活动,成了职工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 首先,该连在政策上给予优惠,采取优先划分“两用地”、优先提供牧场、免费划给饲草地、减免义务工等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发展庭院经济。如:个人养畜达50只以上的,可免费划给20亩饲草地,义务工减半。 其次,在科技上给予扶持,经常聘请有关专家为职工授  相似文献   

20.
素有“科技之乡”美称的农七师一二三团八连的职工,近几年依靠科技过上了富裕日子。职工手里有了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都比过去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连队出现了“三多”,被人们誉为该团的“三多”连队。 一是职工安装电话多。过去,八连只有一个“摇把子”电话机,还经常出故障,职工有急事需打电话,要走3公里路到团部邮局排队才能办成事,费尽周折。如今,全连职工241户,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