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月,走入“国防军事”频道为您建造的人类军事文明纪念馆。与全国军迷、顶级专家一同解读世界文明的改写,解析战术思维的魅力,享受纵论古今、指点疆场的淋漓畅快!看点一:20世纪转折之战中国战场三大战役:《军事剧院》推出周末版“影视背景”探索故事背后的故事,解析情节背后的情节《军事剧  相似文献   

2.
溥仪打电话     
郭洁 《法制博览》2010,(19):29-29
无论是电视剧《闯关东》,还是民歌《走西口》,这些故事都有一个背景:中国大移民。人们为了生存,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走出了这些脍炙人口的“地理名词”。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解读这些名词背后蕴涵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11月,走入“国防军事”频道为您建造的人类军事文明纪念馆。与全国军迷、顶级专家一同解读世界文明的改写,解析战术思维的魅力,享受纵论古今、指点疆场的淋漓畅快!  相似文献   

4.
熊肖春 《法制博览》2008,(17):12-14
混乱后宫 很多人都看过或听过《真假公主》的故事。然而,在九百年前,中国的宋朝时期,早已经有过“真假公主”的故事,而且情节更为曲折,更惊心动魄。  相似文献   

5.
朱超 《法制博览》2013,(10):250
《民法大全》中退伍军人权益保障条款,为我们研究古罗马军事法律文明提供了珍贵史料。通过对退伍军人权益条款进行解析,揭示罗马法所反映的军事统治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古罗马依法治理军队的方式。特别是其维护退伍军人权益以巩固国家军事基础的做法,对于当前我们退伍军人权益保障制度的调整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暗角     
去年的《文史精华年选》编了篇《“草原英雄小姐妹”背后的故事》,书出版后,有不少朋友打来电话或是发来邮件说:“这故事骗了我们几十年,原来不是那么回事啊!”说过之后,不胜感叹。那是一个非常的年代,真正救了“小姐妹”的人因为是“右派分子”而在宣传时被换成了别人;更不可思议的是,媒体在大肆塑造“救人英雄”的同时,却要另一个真正的“救人者”承受人生的磨难。  相似文献   

7.
影响中国军事现代化计划的驱动因素有两个主要的类型: “背景性的”和“直接的”。背景性的驱动因素包括中国国家安全环境中的一系列外部因素。它们影响着中国对威胁的认识、战略观点和应急计划。直接的驱动因素包括对中国来说具有较大内部意义的一系列财政、政治和技术因素。中国的首要重点之一就是阻止台湾独立(随之而来的是“恢复”台湾与大陆的“统一”)。对人民解放军来说,这转变成一项 (一旦下令就会)以强力阻止台湾独立的军事使命。正如《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所大胆警告的那样:“如果台湾当局铤而走  相似文献   

8.
吴斯一 《工会博览》2009,(5):134-134
影视音乐作为影视艺术重要的艺术表达手段,在影视艺术中具有独立的、重要的艺术价值,是影视艺术语言不可缺少的载体。《小花》这部电影在情节上给人感动的同时,其具有特色的主题歌也在不知不觉的渗入其中,默默扮演着它自己的角色,和电影画面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很好地表达了电影的情节,并带领观众随着音乐随着画面进入到了那个特定的场景里。  相似文献   

9.
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无论时代怎样发展,"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始终不变。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产业工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培育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时代需要更多的劳模,社会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讲好劳模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深入挖掘劳模背后的动人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劳模形象?笔者在《工人日报》当记者10多年,  相似文献   

10.
作家权延赤在采访了追随周恩来多年的副官、机要秘书、卫士长、军事秘书等众多工作人员之后。以“何树英”的叙述为主要线索。写下了长篇纪实文学《走出圣殿的周恩来》。该书即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本刊从中选摘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之间的动人故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你可能听说过水泥制造的驳船和扫雷舰,但你一定没听说过水泥潜艇,这不是美国电影《猎杀“红十月”》中无声核潜艇的情节,但相同的是由当年苏联红海军发展中的水下秘密武器——水泥潜艇。据最新一期俄罗斯《军事检阅》杂志介绍,俄著名的红宝石中央设计局在苏联时代曾对有关水泥潜艇进行研究,若不是1991年苏联解体,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可能制造出排水量在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1995,(4)
又到4月,又逢盛事。 《南风窗》杂志创刊已经整整10年。10年沧海,10年风雨,10年来我们努力创新与改革,10年来我们尽心讴歌与鞭策。而始终站在我们背后,给我们关怀和支持的,正是你们,亲爱的读者朋友。 在向你们衷心地说一声“谢谢”的同时,我们也将为你们献上一本更丰富多彩的新版《南风窗》。“城市故事”将从本月开始,以版块的形式出现,在这个版块中我们将有不同的小栏目,写凡人,说凡事,有远在他乡的音讯,也有对都市的梦想与追寻。另外,我们还将开辟“office话题”栏目,让上班族为城市的各种问题畅所欲言。 而“城市故事热线”也将继续接收您的来信来电,继续与读者一起参与。 明天,愿你我他都成为“城市故事”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胡亚豳 《南风窗》2007,(5):32-35
编剧的苦恼与愿望,永远都是电视剧背后的故事,你我何妨由此而进入故事的背后。作为一名编剧,与职业圈外的朋友聚会时经常要回答“做编剧是不是很浪漫”和“做编剧是不是很痛苦,  相似文献   

14.
《国际展望》杂志社关于“刊物与军事网站互动推广”的邀请函本刊是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国内最大型综合性国际时政军事半月刊,由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汪道涵、黄华、刘精松上将、糜振玉中将等担任顾问,由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审稿。本刊每月1日、15日公开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近年集中报道军事热点新闻和军事科技历史重大题材,在国内外拥有重大影响及良好声誉。本刊包含《尖端科技报道》和《全球热点追踪》两种专版,总计月销量达10万册以上,并定期推出介绍军事网站动态的有关栏目,系网络媒体绝对首选的合作伙伴。为加强与有影响的网络军事媒体的联系、运用优势资源互补和共同发展,为推动传统媒体读者与网络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络,本刊经认真和长期调查研究,特推出“刊物与军事网站互动推广”活动。本刊热诚邀请有实力、有特色的国内军事网站加盟“刊物与军事网站互动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1995,(12)
当这一期杂志与大家见面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备向1995年说“再见”了。带着对过去一年的不舍,也带着对新的一年的憧憬,我们和广大读者一起辞旧迎新。回首过去的一年,在纸张大幅提价、报刊竞争愈烈的状况下,《南风窗》的全体同仁们,没有退缩也没有抱怨,一个个改版计划的推出,一篇篇好稿的争取,而在背后无声地支持着我们这一份信心和力量的,始终是你们——读者朋友。新的一年里,竞争还在,艰难更多,而我们也还会一如既往地,为你们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只要,你们的支持仍在,我们就会永远与你们携手,共创明天。而我们的“城市故事”版块,除将继续在“热线”中保持与读者的沟通之外,还将向广大读者征集形形色色的“城市故事”,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大都市的曲折离奇,您将您所知道和所经历的,告诉我,我也将我所知道所经历的,告诉您,好吗? 来信来稿请寄:广州东风东路512号《南风窗》城市故事邮编:510050热线电话:3800404  相似文献   

16.
下马常例     
耕斋 《法制博览》2009,(9):48-48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脍炙人口,当代学者却认为,其背后另有隐情。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有这样的叙述,“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此后就上演了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的千古绝唱。陈寿的《三国志》里面也提到刮骨疗毒,只不过动手的是关羽军中的医生。  相似文献   

17.
汤姆·克兰西(1947-),美国军事作家,当今世界最畅销的军事惊悚小说大师,本名小托马斯·列奥·克兰西。汤姆·克兰西的小说布局广大、气势磅礴,对于军事武器、恐怖行动、国防情报体系、全球战略关系,描述逼真详实,在全球拥有广泛读者群;代表作《猎杀“红十月”号》、《爱国者游戏》、《燃眉追击》和《惊天核网》先后由好莱坞搬上银幕而轰动世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1995,(6)
书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抽屉里的信件越堆越高,“城市故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者朋友与我们一起关心都市,探讨人生。在《南风窗》度过10周年生日之际,“城市故事热线”收到了一名不愿留下姓名的女孩的电话,她在电话中说:  相似文献   

19.
新闻背景: 2015年4月15日《劳动午掇》曾刊登了一条《工会爱心义卖温暖特困职工》的消息,报道中介绍,住总集团工会和集团团委首次举行了爱心义卖活动,以缓解集团特困职工家庭的经济压力.义卖活动共筹集爱心基金4400多元,爱心基金将全都用于缓解集团特困职工子女就学压力. 这场爱心义卖活动又产生了哪些新延续?参与其中的职工如何回忆这段难忘的经历?这场爱心义卖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五四青年节前夕,本刊记者针对这则新闻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20.
心灵之旅     
正《两京十五日》作者:马伯庸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匆匆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