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迟子建的小说始终保留着一份质朴而炽热的对乡村生活的眷恋,深刻的乡土情结成为她的创作不变的情怀.迟子建的乡土情结,是她创作的原动力,也构成了她的乡村题材小说的思想精髓和情感内质.  相似文献   

2.
在宿迁市111个乡镇(场)中活跃着一支“永久牌”的乡村文化生力军,它由4股力量凝合而成。一是从400万农民大军里涌现出来、总数已经突破1000人的民间文艺业余创作队伍。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不断地把从乡村热土上得到的创作营养转变成精神食粮——大鼓琴书说唱词、快板书、相声小  相似文献   

3.
“城乡中国”时代的资本下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已由乡土中国时代进入城乡中国时代。进入城乡中国时代,只有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城乡融合,才能实现产村融合。工商资本下乡对城乡中国时代社会的发展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促进了由城市到乡村的要素流动,另一方面也可能侵蚀国家目标和农民利益。因此,我们要通过农村的再组织化,使乡村社会与工商资本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保护农民权益,增强农民主体性,推动乡村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4.
白薇戏剧创作与西方现代派戏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薇是中国现代女剧作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位。她的创作尤其是早期的创作受西方现代派影响较大 ,充满了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色彩。虽说在当时的大环境背景下 ,现实主义仍是创作的主流 ,白薇也创作了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品 ,但她对西方现代派艺术方法的借鉴和运用 ,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使她的戏剧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5.
更正启事     
晓凡 《就业与保障》2005,(10):40-40
(一)年轻漂亮的陈小姐,经过一番打拼,终于在一外商独资企业担任销售经理。由于她非凡的销售才能,使企业的销售额大幅上升。对此,老板看在眼里,喜在心中,时常给陈小姐偷偷发"红包"。陈小姐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也很高兴,并且慢慢对老板产生了好感。不久就投进了老板的怀抱。可是,好景不长,陈小姐和老板同居一段时间,便在感情上产生了裂痕。陈小姐暗自打定了主意:等劳动合同一到期,  相似文献   

6.
<正> 在若羌县,从县城到乡村,从公路两旁到田间地头,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要想早致富,快种红枣树你种枣,我种枣,致富路上快快跑为建设全国最优质红枣基地而努力奋斗!这一条条标语表达了县乡领导发展红枣产业、带领农民致富的决心,也昭示着若羌县红枣产业的美好前景。红枣扎根遍若羌若羌是巴州最偏远的县,全县3万多人。在许多人眼中,若羌是个苦地方:酷热少雨,年平均降水量31.2毫米,蒸发量达2900多毫米,一年中扬沙日平  相似文献   

7.
农民主体性是指农民在乡村治理中拥有的自觉自主意识、权责主体地位、自主选择权利和主动创造能力的有机统一体。它是回答“乡村为谁而兴”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构成了乡村善治的重要前提。论文基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历史方位讨论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性困境,认识和理解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性现实样态、缘起及其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8.
《松州》2016,(4)
美丽乡村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关乎到亿万农民的福祉,和国家的繁荣稳定。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空间重构、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赤峰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看到了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所遵循的理念,对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提出了建议,剖析我国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现实困境及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破解美丽乡村建设难题的对策与出路,力求促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芮洋 《人民论坛》2010,(12):134-135
在以往的研究实践中,乡村治理和农民福利似乎是互不相关的话题或实践,忽视了乡村生活方式和主观福利感受的建立和发掘。乡村治理的目的不仅要切实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要着眼于农民主观福利感受的提升,注重乡村生活方式的倡导、建立,以及农民生活意义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三步走"的时间表,提出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春到人间草木知。党中央送出的这一份超级"惠农大礼包",再一次释放出了国家全力助阵乡村振兴的重磅信号。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央所提出的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  相似文献   

11.
2004年7月,10位胸戴红花的省委统战系统干部,带着各民主党派对“三农”的关爱,带着到农村锻炼的心态,来到武夷山10个乡镇挂职,担任乡镇长助理,这是全省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县市。一年来,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对武夷山乡村倾注了无私的爱,或引进项目,或扶贫助学,或与农民交朋友……把对农民的爱热播在武夷山的乡间村野。  相似文献   

12.
奇迹     
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到一家知名跨国公司应聘财务会计工作。可是当她刚递上简历,就遭到了拒绝,因为招聘人员觉得她刚毕业没有资历太年轻,而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然而这位女大学生相当有毅力,她没有放弃哪怕一丁点的希望。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笔试好吗?就算是我的一次自我检验?”女大学生一次又一次执着地央求。后来主考官实在拗不过她,答应了她的请求。没想到,她顺利通过了笔试,并且笔试成绩最好。人事主管对这位女大学生颇有好感,接着由人事主管亲自主持复试。不过,在第二次面试时,女孩…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4,(8):82-83
踏进了这套复式结构有着乡村气息的房子。眼光未定,女主人便高兴地谈论起置家地的过程。她的表情像幅美丽的图画,引领你幻想着在那个迎春花开的季节,她是怎样开始了毛坯房的设计和装修,那裸露的泥土、灰白的钢管,冷硬而苍凉,却激发了她无限的创作欲望。 女主人在设计中掌控着充分的自由,这给予了她最大限度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研究实践中,乡村治理和农民福利似乎是互不相关的话题或实践,忽视了乡村生活方式和主观福利感受的建立和发掘。乡村治理的目的不仅要切实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要着眼于农民主观福利感受的提升,注重乡村生活方式的倡导、建立,以及农民生活意义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惠民政策雨露滋润下,一个个焕发新活力的乡村在新农村建设大潮中欣然出现。特色农业发展起来了,农民钱袋子鼓起来了,生产生活环境大变样了……都说新农村建设让广大乡村发生了真真实实的变化,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变化都在哪呢?本刊特别开辟版面,请大家都来说说你所在的村和你看到的农村发生的新变化、新鲜事。  相似文献   

16.
有一种奉献和坚守叫乡村医生。在"CCTV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就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09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全国"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重庆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残疾乡村医生周月华。她二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坚守"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这一信念,依靠一副拐杖和丈夫坚实的后背,克服无数困难和挫折,用自己残疾的身体守护着村民的健康。她的感人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人民日报》、《重庆日报》、《当代党员》等媒体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7.
郑飞中 《理论月刊》2005,(9):140-142
人们评价冰心老人的文字总是会用"爱的哲学",但在她上个世纪40年代创作的小说集<关于女人>中,我们却能看到一些异质文字中时时突现内在的不谐和,表现为"杂语"的特征;以及创作时对主流话语的疏离,表现为对女性性别特性的一意关注.对它的阅读自然能够让人独得一种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试析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宜昌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与分析李淋,冯桂林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民进城打工,使都市形成了一支庞大而又特殊的新的社会群体。在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他们正在经历由农民到工人,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这种变化使得他们在双重生产方式影响下,...  相似文献   

19.
在乡村社会,农民既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也是政治认同的主体。乡村治理必须以乡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前提,而乡村的社会和谐稳定又与农民的政治认同度息息相关。农民利益的实现需要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乡村治理发展的目标是趋向乡村"善治",于是"善治"理念便对提升农民政治认同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下,农村兴起了新一轮资本下乡热潮,工商资本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基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乡村振兴原则,资本下乡不仅要实现自身的获利目标,也应当产生带动农民发展、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社会效益。当前存在两种地方政府角色错位现象,分别是政府主导和政府缺位,均不利于资本下乡背景下农民保持主体性,影响着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正确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提高治理资本下乡的能力是实现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的关键,可通过建立严格准入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激活村社组织机制,将工商资本嵌入到农民主导的产业体系中,从而兼顾乡村振兴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体现乡村振兴的社会主义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