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几次行政体制改革,但我国的行政体制至今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马克思主义政府管理理论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必须改革目前我国政府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适度下放权力,赋予地方较大的自主管理权;精简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廉价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公民社会;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防止公务员脱离群众。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央将“大部制”改革确定为我国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国内一些城市也对“大部制”改革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深圳在遵循中央关于“大部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于2009年明确提出对政府机构实行“大部制”改革。深圳此次“大部制”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提出了要按照行政决策权、行政执行权、行政监督权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要求对行政机构进行重新整合的“大部制”改革方案。深圳此次改革,因其范围广、力度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在对深圳“大部制”改革的背景、动因、改革的亮点与作用等方面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就此次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对此次行政体制改革能有所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新一届政府上任伊始,便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政府”的目标,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政府创新,就是公共权力部门为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政府创新首先是一种行政改革,包括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机构和行政程序的改革,它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政府创新不是一般的改革,它是为了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没有创造性,不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那些政府改革,不属于政府创新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管理”理论于上个世纪80年代传到我国,并在本世纪初对我国西部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原因:西部地方政府本身有加快、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有借鉴国内、国外成功经验和实用理论的需求;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虽然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在世界各国都面对经济全球化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有部分满足我国西部地方政府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求的具体内容和经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影响也给我国西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8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3300美元,按照一些专家的说法,人均GDP进入3000美元的社会,就意味着进入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标志着风险社会的来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至少在目前刚刚进入小康社会初期的中国是不成立的。但是我们应当提前预防、及时化解社会风险。为此,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指导,注重行政改革的科学设计,加快我国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也正在实现由“划桨型”向“掌舵型”、由全能型向有限型的历史性转变。那个由政府“包打天下”、导致企业在政府的“笼子”经营,管理者(或承包者)负盈、企业负亏、政府负债的时代必须结束。为此,政府要把资源配置的职能转移出去,把技术性、服务性和协调性的工作转移出去,从而为政府机构改革的成功创造出前提条件。职能的转变,是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是现阶段制约我国行政发展的瓶颈。新一轮的行政改革,职能转变问题依然是成败的关键所在。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政府的…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政府开始逐步引入政府绩效评估来改进政府绩效。本文以丹东市“三抓三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例,解析了地方政府是如何创新完善政府绩效管理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责任政府”建设成为行政现代化中的热点话题。实际上,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期起,邓小平就提出了以责任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思想,包括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加强对政府的监督、提倡“领导就是服务”三个方面。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呈现出明显的责任趋向;同时,这一思想某种意义上也成为“责任政府”思想在中国的发端,为中国行政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展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未来 ,改革制度创新的重点是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 ;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大力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行政务公开 ,全力打造“阳光行政” ;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强化依法行政 ;革新行政理念 ,改变行政管理方式 ;完善公务员制度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实现行政领导体制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目标。行政体制改革涉及的核心关系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这为行政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指明了方向,即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是构建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概念,涉及政府理念、职能、运作模式等多个方面,是理念与制度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价值与工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政府绩效管理是衡量和评价一个政府行政作为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它来源于企业的绩效管理,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大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已经成为降低行政成本,提升和加强政府行政执行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鉴于政府与企业的性质存在根本性的区别,从而使得政府绩效管理有着不同于企业绩效管理的一些特点。为了不断深化和加强政府绩效管理的作用,实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研究和探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中国政务建设的重点所在,也是继新公共管理理论之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诉求。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和建构路径与各国国情、行政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我国政府的发展,必须从公共服务意识、公共服务目标、公共服务能力、公共服务方式、公共服务保障、公共服务评估等六个方面努力,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政府建设成为真正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3.
行政管理粗放、效率不高是政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政府公信力不强、服务质量不高的主要症结。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执行力和行政效率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政府的行政工作水平,沙坝河乡探索推行农村社会精细化管理,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4.
加快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地方政府体制创新,应重点解决五个问题:科学、准确的城市(地方)功能定位;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行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设置职能;加大政府管理改革力度,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阳光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必须进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首先应当在政府职能配置时力求与政府能力相适应,其次应通过提高政府的信用程度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公共管理学虽然有其基本原理,但无论从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发展过程看还是从公共管理学所要求达到的目的来说,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一门研究政府改革的学科。我国当前正在深入开展政府改革,这是公共管理学在我国“崛起”的现实基础。但是,我国现在的公共管理学的教学和研究的内容,还是以介绍和评论国外研究成果和现状为主,并不适应我国政府改革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将本土化确定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的路径取向。只有本土化的公共管理学,才能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理论前导。在本土化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一定能对公共管理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以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机构改革初见成效,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政府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为实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行政指导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管理共同的选择。在WTO机制下 ,我国政府行政指导面临着强化和提升的紧迫性。主要表现在 :寻求与WTO法律体系框架的一致 ,满足市场自由化规则和政府积极有为价值观 ,消解企业对加入WTO的不适及其困境 ,为行政改革提供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创新行政指导的路径与对策是 :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生活的民主化、行政指导方式方法的艺术化和法制化等。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政府改革如何定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社会自治能力低下,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政府改革以建设有为政府为取向。构建有为政府的途径主要包括合理界定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机构能力,推进行政法治。改进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以期有利于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改革相比,我国政府改革有其特殊性。从历史背景看,我国长期封建专制政府的行政文化影响深远;从社会背景看,政府改革的直接对象是计划经济基础上的全能政府;从政治体制看,政府改革应处理好特定的党政关系问题;从内部矛盾看,政府既是改革最强大的推动力,又是改革最难于克服的阻力。认清这些特性,从我国具体的国情出发,采取符合实际的改革措施,才能推进改革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