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扇面丹青     
我参观了位于琉璃厂的宏宝堂抗震救灾义捐暨书画家百扇展,确觉“情同身受”,那满壁的扇画,给我以“生风却暑”之感。扇面书画是我国及朝鲜、日本绘画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以我国为盛。追溯历史,晋代时人们就注意到扇子的装饰,其中包括扇面作画。至隋唐,流行起纨扇,又称团扇、宫扇,是以竹木为骨架,并糊以薄质丝绸,为富门闺阁所喜爱。唐代周防画的《纨扇仕女图》中,  相似文献   

2.
靳国君 《新青年》2023,(3):58-61
<正>走过书坊书铺,道畔桂花香气袭人,芭蕉宽叶高拂。进扇子巷,又见另番景象,团扇、六角扇、折扇摆满店铺和街面摊床,扇面多有水墨丹青、仕女美图,清雅秀润,精致可人。巷里人头攒动,有江浙客商,有公子王孙,多者是百业之民。范成大对陆游说道:“这蜀扇名不虚传,女工之妙织,匠人之巧制,名人之书画,自唐以来做贡品入宫,实为袖中雅物,亦是随身珍玩、手中清凉世界。”  相似文献   

3.
无事忙杂记     
近日中国文学馆要办个展览,专门展出作家朋友之间互赠的书画作品。在下既不会书不懂画。没给人写过字画过画,也从不向人求书画。书法名家,一字值千金(听说贤亮的字就到了这个份儿),怎好张口白讨?有次和贾平凹同时在一朋友家闲聊。那位朋友早有准备。铺开纸请平凹写字。平凹为那  相似文献   

4.
造型奇特的隶书在书画界说到历史上的怪人,人们无不说起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郑氏的人怪、字怪、诗怪、画怪出名,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茶余饭后的好故事。使人在这些怪故事中,既了解一个不畏权势的铁骨铮铮的清官,更在他的怪书画中得到一种艺术享受。今天,在古城邯郸,在燕赵大地书画界,也有一个怪人,他就是知名书画家李太平。李太平不但人怪,字更怪,画和诗也很怪。人怪得有时还不尽人情,字怪得有些不让人理解。画,寻找自己的语言,以画狗为主。通过狗的喜怒哀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欲将心事寄笔端,神犬替我说够"。诗也很怪,书画之…  相似文献   

5.
曹世钦是我的老领导和老师。他诗歌和散文写得漂亮,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上中学的时候,便读过他发表在报刊上的诗歌,他在书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我家客厅墙上新挂上了老曹赠我的一幅画儿。画面上是三组花儿,中间是一个长颈玻璃花瓶里插的菊花、梅花;右侧一个花架上摆放的是花盆里盛开的兰花;左侧一个凳子上摆放的是一个水仙盆,里边有一簇盛开的水仙花。他在画的右上角题写了这幅画的题目和作画时间及作者:"天趣盎然甲戌菊月世钦"。"甲戌秋月"即1994年的秋天。  相似文献   

6.
画家田添先生1960年生于北京西郊颐和园昆明湖畔一个书画世家。他是中国现代工艺花鸟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田世光的长孙,是田派画风的第三代传人。今天他的作品出版,作为田世光先生的学生,受田添之托,有幸为其作序,首当祝贺。从唐代到清代,中国花鸟画传承千余年,在中国画门类中具  相似文献   

7.
书画界久有"丹青翰墨同出一源"之说,但书坛画苑可称"书、画、印俱佳"者却不多见。天津女书画篆刻家孟昭丽"书画金石皆敦情",以其融汇了汉隶、汉简、秦篆笔意的书法,透动着疏朗、明快、清纯气息的国画,充盈着健毅、古朴和时代风采的篆刻及瓷刻作品,在华夏书画篆刻界引起人们的关注。丹青著意,金石注情。孟昭丽女士所走过的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8.
醉书与醉画     
正"酒为翰墨胆,力可夺三军"。这是清代唐晏《饮酒》诗中的两句,巧妙地点出了酒与书画间的微妙关系。纵观古今著名书画者,大多喜爱杯中物。而酒在某些人的艺术生涯中确实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有些人甚至到了无酒不能书,无酒不能画的程度。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字伯髙)就是典型的善书而又嗜酒者。他的草书逸势奇状,连绵回绕,有"草圣"之誉,与李白诗歌,裴旻舞剑并誉为当时"三绝"。张旭作书离不开酒,常常醉后狂叫奔走而书,而且落笔如神,被人称作"张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     
国际大师梵高的一幅画《向日葵》,卖出了一千多万美金,创造了拍卖世界的奇迹,这也是在当时世界拍卖史上拍出的最昂贵的画。这件事发生在前几年欧州的一个拍卖会上,它同时也创造了书画胜过珠宝的拍价奇迹。梵高的这幅向日葵,我看过照片,是一幅油画,画得很精彩。画上突出的是向日葵,有一种雕塑感,像活的一样,它又比活的更加凝练,着色大胆、泼辣、浓烈,是画中珍品,难怪拍出那么高的价格。我想在这一千多万美金  相似文献   

10.
靳国君 《新青年》2023,(7):58-61
<正>汉唐时,已有专业组织,是最早的足球协会,豪门的球队似是足球倶乐部雏形。你言我语,张镃回身说道:“陆公曾有诗句“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陆游说道:“贤弟,此言不差,敢问是哪首诗?”张镃对曰:“自然知道……”未待张镃说出,章德茂走上前来,轻轻捻开扇子,手指扇面,说道:“这扇面有题:《春晚感亭》——陆游。”  相似文献   

11.
正王良先生是苏州青花瓷治印名家,亦擅书画。以瓷治印,从选料、烧窑至篆刻,倍堪精妙。他所篆刻名章、闲章,不唯钤用,亦供把玩。至今我与王先生神交甚久,不曾一晤。识王先生乃旅美画家曾京兰女士所介绍,曾氏之父曾恕一老先生乃广西指画名家,为忘年交。父女二人画集我皆曾为序。王先生温润,印之怡情,无以之贺,谨写诗相赠。  相似文献   

12.
话说董其昌     
明人董其昌,以书画闻名于世,是一个以艺术成就卓立于中国文化史上的巅峰人物。 然而,这位画家却画不好自己。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为什么有如此论调呢?很简单,鬼好画,因为谁也没有见过鬼,怎么画怎么是,人难画,因为人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看得清清楚楚。而尤其难画的,是人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3.
该书画作品集近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由五百余幅优秀作品中,筛选出三百余幅精品汇集而成。为庆祝中国侨联成立五十周年,海内外侨界书画艺术家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创作了上千幅作品,其中最长者年逾九旬,最幼者为十几岁之小书画家。该书画作品集的出版,是侨界艺术家们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也成为侨界书画艺术家的一次整体展示。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为该书画作品集作序。  相似文献   

14.
辛亥百年,帝制终结,遂想到中国历代王朝,在其画上句号时,总有效忠旧朝的文人学士,为之身殉,演出一番壮烈。但在清朝,反响实在寂寥,在《清史稿·忠义十》的最后,幸亏还有两位殉清者,而且均为文人,点缀一下,未成空白。这对以杀戮起家的爱新觉罗王朝来说,在其盖棺之日,也就增添了一点儒雅韵味。按道理,这样一个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入主中原的异族王朝,在其谢幕之时,总该有几位运筹帷幄的决策之士,执掌国政的机枢之流,为王朝走到这一步,承担责任,与国同难才是。没有一个王爷或者大臣,为之上吊服毒,抹脖自尽,没有一个都督或者总兵,为之举枪自杀,饮弹身亡。谁也想不到,补上忠义这一课,主演这出末日节烈大戏的挑大梁者,却是两位既非翰林,也非学士的一般文人:一为其文不著的梁济,一为  相似文献   

15.
陆开富隶书     
陆开富,安徽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安徽分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名誉会长。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书画,大学毕业后专心研究书法。隶书作品受到启功先生的好评。作品在国内外大赛中曾多次获奖,国内外媒体多次报导,众多作品在日本、韩国国家和地区展出和收藏。  相似文献   

16.
艺术品市场一向被誉为国家经济的“风向标”。全球金融危机曾使中国艺术品市场阴云密布。尤其是2008年秋季拍卖之萧寂让很多人为这个市场的前景揪着一颗心。当人们还在揣测中国艺术品市场究竟要用几年时间才能驱散金融危机的寒流,重现2003年之繁盛景象时,2009年的中国艺术品秋拍却以一飞冲天的态势给出了答案:中国内地瓷器拍卖记录被改写,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诞生新记录,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时、中贸圣佳、杭州西泠、  相似文献   

17.
七十年代的中国,正是“文革”后期,在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的坚持之下,在人民的坚韧努力之下,祖国的建设事业在艰难中前进,表现那个时代建设风貌的中国画《银线横空谱新歌》则是那个时代的生产建设赞歌。 这幅画在那个时代无异于一股清风,吹进焦燥赤热之天,给人神清气爽之感,得到周总理的极大赞赏,发出指示,印成1975年的年历画,为中国百姓广为熟知,而且要作者复制多幅挂在驻外大使馆里,以展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展示新中国的美术功力。这是一幅挂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画,是那个时代中国向世界宣示形象的名画。 此画作者黄纯尧,现年近八  相似文献   

18.
古镇镇远     
《新青年》2021,(1)
镇远古镇位于贵州东部,是拥有 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苗乡古城,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的称号. 它是"一幅画",是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舞阳河自西向东呈"S"型蜿蜒贯通整个县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完美合一的...  相似文献   

19.
正前不久与几位画友相聚,方知89岁高龄的著名山水画家俞秋水先生已于2013年9月9日溘然长逝。想到曾辅导过我绘画的许林邨、刘松岩两位老先生已相继过世,不禁唏嘘而叹,思绪绵绵……许林邨为老舍秘密立碑许林邨先生1913年出生于书画世家,年少时师从胡佩衡、徐纯根、汤定之等画家学习山水,又从张伯英、陆和九等名家研习书法。许先生擅长青绿山水和魏碑  相似文献   

20.
李学伟是活跃在当代中国艺坛上的一个极具个人魅力与学术思想的学者、艺术家、鉴定家.自幼受其父影响酷爱书画篆刻艺术,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院.书画篆刻、鉴定,师从于李光远、陈复澄、姚哲成、王镛、杨仁恺、秦公诸先生.李学伟阅历宽博,谦和处世,夙兴夜寐,从不知疲.其对书、篆、画创作体会精深,并以“致广大极精微”为学问准则.在其数十年的打拼中,从机关职员、期刊主编、拍卖行老总、美术馆馆长到央视的鉴宝专家,频繁调换的是他工作的性质,不变的却是他对书画印艺术的痴迷.能积学日富,也实由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