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岳文 《侨园》2002,(1):20-21
去年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到了。如何应对“狼”入室已经是国内企业家们必须认真考量的问题,“海尔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的观点是,“与狼共舞”的要求是自己也要变成“狼”。早在90年代末,中国民营企业已占据整个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有余,其活力不言而喻,然而它们更多的是国内市场上的“英雄”,能否以较高的成活率生存于高手林立的国际市场和即将国际化的国内市场,有待验证。  相似文献   

2.
狼来了。几年前,当中国刚刚加入WTO之际,许多人如此惊呼。对于常被业界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垄断行业"的图书出版业,外来的狼似乎更显得来势凶猛。因为,应对这群狼的,是机制相对落后的国营书业和实力弱小、良莠不齐的民营书业。有人形象地将二者分别比作"象"和"羊"。  相似文献   

3.
王兵役 《侨园》2002,(3):18-19
认证机构趁“需”而出“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质量保证标准,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质量体系认证依据,其质量保证的范围覆盖科研、生产、检验、服务等各个方面,是目前国际上最全面、最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哪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也就证明了其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内涵等得到了国际承认。消费者据此对照,就能清清楚楚地知道哪家企业的科技实力雄厚、产品稳定可靠、售后服务有保证。因此“ISO9000”让企业家们着了迷。我国加入WTO,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为了适应国内外的市场新形势,企业界使出浑身解数向WTO的规则靠拢,于是“认证热”便悄然兴起。随着“认证热”的兴起,为企业提供质量技术服务的认证、咨询管理机构相继催生,且愈来愈多。但大批的认证机构趁“需”而出,必然使我国的认证市场鱼龙混  相似文献   

4.
11月15日中美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 WTO 的双边协议,一场持续了13年之久的谈判终于以“中美双赢”落下了帷幕,这为中国在年内加入 WTO 扫清了最大的障碍。WTO 是“世界贸易组织”(WORD TRADE ORGAEZATION)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据 WTO 刚离任的总干事鲁杰罗估计,中国加入 WTO 后,每年可拉动 GDP 近3个百分点,并创造大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的企业将获得扩大外销的权益,中国的经济将由区域经济走向全球经济。中国在加入 WTO 之后  相似文献   

5.
在近 20多年来的迅猛发展中,我国已成为世界陶瓷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但由于存在数量大而档次低、企业多而名牌少和实际市场竞争力差等诸多问题,陶瓷行业如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成为国内众多陶瓷企业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透视目前国内陶瓷业的现状,加入 WTO后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国内外著名陶瓷企业的发展壮大轨迹,专家指出,我国陶瓷业应对 WTO的战略选择只有一条:创新图强。“大而不强”的 陶瓷业现状亟待改善 我国是陶瓷的故乡,在英文中“中国”和“陶瓷”是一个词: china,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陶瓷业…  相似文献   

6.
"入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入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以后,必将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后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邮政业来讲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邮政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通过改革和创新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迎接加入"WTO"后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袁元 《瞭望》2007,(13)
伴随着市场化改革深入与加入WTO,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制度体系,与之相应的,中国进入大规模规则集中形成和完善期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使中国拿到了进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入场券,更把中国带入了全球制度体系之内。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中国正在进入市场“规则”的集中形成期。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面对的政府采购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政府采购市场规模的扩大,也促使我国政府必须大幅增加政府采购信息的公开性和制度的透明度,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趋向公平和公正。有关法律的实施、将来对WTO《政府采购协议》的加入,将使我国企业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国际间政府采购的竞争,并且将在竞争中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让文化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任 《瞭望》2000,(47)
文化产业在中国也许还算是个 “新”名词,时至今日,仍有国 ,内同行对其“定义”争论不休。国际上那些文化娱乐业巨头们可不管这些,他们早已认定中国是“未来全球娱乐业成长最快的地区”、是“全球文化娱乐消费最大的潜在市场”,无不给予“高度关注”。 随着中国“入世”谈判的稳步推进,开放国内市场已成定局,这种“关注”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商业动作——不知不觉间,几乎是《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中榜上有名的国际文化娱乐公司都把敏锐的触角伸到了中国,意在这块大“蛋糕”上切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块。洋“巨头”因何而来 在中美关于…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0,(52)
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认为加入 WTO对中国有 4大机遇:一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二是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三是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定的制定;四是有利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德国汉堡经济研究所所长谢勒教授认为加入 WTO将给中国的国有企业带来机遇:首先,中国加入 WTO以后,将更加容易进入欧洲和世界市场,不再受其主要贸易伙伴单方面贸易限制的制约,纺织、服装等产品将比“入世”前更加容易进入欧洲市场。其次,中国“入世”有利于中国传统产业特…  相似文献   

12.
程国强 《求知》2005,(10):16-18
2001年底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我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既可能受到国际市场的不利冲击,同时也对国际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我国农业在加入WTO谈判中争取的过渡期基本结束,进入到WTO“后过渡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市场最开放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关于“狼来了”中国加入WTO,引起一阵“狼来了”的呼声。所谓“狼来了”,是指外国的出版商要乘机打入中国,吃掉中国图书市场的一块,分享中国出版业占有的若干利益。于是,有人惴惴不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以多边贸易协定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国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从事自由贸易,参与全球竞争。全球竞争的本质,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动全球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包括交货费用在内的所有成本最小化、净价格(通过对不同市场选择性地定价,利用一个产品系列和分销渠道)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我们面临的挑战有很多。然而,所有的挑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方面,这就是对现行体制的挑战。WTO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市场的全方位开放,意味着我们面临着全面的竞争,意味着我们的体制经受着全面的考验。一个不好的体制可以把勤快人变成懒人,可以把一个好的企业搞垮,也可以让有些部门高高在上,沉醉于权术搞审批,囿于利益设关卡。所以,进入WTO带来的最大的挑战是对我们现行体制的挑战,而我们应对WTO最关键的方面是理顺体制关系,建立起符合市场  相似文献   

16.
尚前名 《瞭望》2020,(16):5-5
日前,美国、日本等国宣称出台政策,将补贴本国企业“回迁”。消息一出,再度引发市场关于全球产业链会不会加速与中国脱钩的担忧。此次疫情,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全球产业链各环节分隔所带来的弊端。因此,国外不时有人提出,要在本国内部建立起独立完整安全的产业链,以减少外部依赖,至少可以防止“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当然,也不排除有人试图借机降低中国对全球产业链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晓松  张毅 《侨园》2001,(6):32-33
“走出去,拓展海外投资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在以往“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很少能够听到的声音,却成了9月8日至12日在福建厦门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主旋律之一。引进来,走出去,促进双向投资,成了中国入世前夕所举办的最后一次全国性投资促进盛会的两大主题。“老外”向中国企业招手为了给外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提供一个双向交流的机会,组委会从海外邀请了几十个国家的官员来华,组织了12场双向投资和境外招商说明会,介绍本国、本地区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这些国家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12场活  相似文献   

18.
11月15日,中美经贸协议签署后 ,我国越过了加入WTO最艰难的一道门槛。那一天香港股市一路飙升 ,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 ,更有不少公司企业开启了庆祝的香槟……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会长薛荣久说 ,“加入世贸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责任”。细心体会 ,会知道这是一句分量很重也很有历史感的话。旧中国曾因封闭、自大及腐败一次次丧失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 ,今天 ,当经济全球化再一次将起飞的机遇摆在中国面前时 ,民族复兴与无愧于后人的责任感 ,都使我们除了积极参与外别无选择。所以 ,我们思考WTO必须以经济全局为出发点 ,而不是狭隘的部门利益、行业得失。与此同时 ,我们在赢得机遇的同时 ,也必须为将要面临的阵痛做准备。机会与挑战并存 ,就像权利与义务对等一样 ,协议毕竟只是一纸文字 ,如果没有殚精竭虑和辛勤的付出 ,没有勇气与牺牲 ,中国仍会丧失机遇。直面“入世” ,本刊编发了这样一组探讨加入WTO对我国相关产业影响的报道 ,包括农业、汽车、电信、金融、零售、纺织六大行业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希望能给读者一个相对清晰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杨立勋:《从“对外开放窗口”到“国际化城市”——加入WTO后深圳的未来走向》——该文指出,深圳要建设国际化城市,这是一个非常正确、非常及时、非常符合深圳实际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圳新的发展标杆。中国加入WTO前,深圳经济特区一直扮演着对外开放窗口的角色。22年来,中国通过特区这个窗口,引进了资金、技术、管理、信息,推进了中国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方位改革开放局面的形成,深圳必须从“对外开放窗口”向“国际化城市”转变,这不仅是深圳对外开放量的扩张,更是深圳对外开放质的扬升,是深圳迎接WTO和全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挑战的战略抉择,是深圳发展的必然选择。作者认为要从以下六方面落实措施:成立国际化城市建设指导机构;开展国际城市调查研究工作;加快建立与国际贯例接轨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物流中心建设步伐;实施科教兴市、文化立市战略。  相似文献   

20.
正当全球被混业经营浪潮席卷的时候,中国成为金融分业制的最后一块孤独的大陆。中国加入WTO,以混业经营为背景的外国金融机构来势汹汹,而单一资本、单一业务范围的中国金融业显得“身单力薄”,难以招架;或者说,因为规则两样,根本不具备与洋同行同台竞技的资格。 但从现实情况看,中国的银证、银保之间少量的“混业”经营也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