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取证难、追逃难、追赃难是长期困扰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的三大难题,“取证难”又是“三难”中最难的问题。造成“取证难”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犯罪案件证据的特殊性、地方保护主义及腐败的干扰、群众的作证积极性不高及公安机关经侦队伍证据意识不强等。缓解“取证难”的问题需从社会环境及公安机关经侦队伍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公安机关全面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职责。公安机关在打击经济犯罪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认识上存在偏差;立案中存在的问题突出;经济犯罪发现难、定性难、取证难、追逃难、挽回损失难;经侦民警的素质有待提高;执法环境复杂;打击处理不力;公安与其他部门缺乏良好的协作机制,难以形成打击合力;跨区办案手续繁琐;办案经费紧张。对策是:1.理顺工作体制;2.立案应准确、及时、合法;3.建立打击经济犯罪的协作机制;4.加强基础业务建设;5.加强调查研究,建立经济犯罪防范机制;6.加强监督制约机制;7.建立打击经济犯罪工作机制;8.建立有力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济犯罪属于高智商犯罪,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有的是某一行业的专门人才。经侦逃犯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往往通过"漂白身份",以虚假身份证件作掩护,为求社会生存,他们大多重操旧业,很少与家人直接联系,经常以变换住地等方式逃避抓捕。采取增强经侦战斗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基础工作以及利用技术和政策感召等方式进行追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犯罪的严重化趋势,经济犯罪侦查的专业化、正规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公安机关对经济犯罪侦查的工作机制的内涵及其具体内容,指出经侦工作必须建立和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机制:经济犯罪线索的发现与移送机制;经侦协作机制;排除干扰的侦查办案机制;经济犯罪侦查的监督、约束机制;经济犯罪侦查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入世后,诈骗型经济犯罪、营利型经济犯罪、占有型经济犯罪将更加突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上经济犯罪将更加普遍,在我国境内进行经济犯罪的外国人将越来越多。但目前经侦队伍中存在着不熟悉世贸规则、刑事法律、经济业务、计算机技术和外国语言等与经济犯罪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在职经侦民警的岗位培训,鼓励其自学成才、实践成才,同时办好高校经侦专业,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经侦斗争需要的经侦人才。  相似文献   

6.
经济犯罪侦查基础工作是指对经侦工作体系具有根本性、支撑性作用的各种内、外部因素的总称。经侦基础工作按其支撑因素所处的区位,可以分为经侦工作内在基础与经侦工作外在基础;按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在经侦基础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方式,可以把经侦基础工作分为自为性基础工作与他为性基础工作(或称指导性基础工作)。经侦基础工作相比治安基础工作、刑事侦查基础工作而言,其涉及的领域、对象有所不同,运行的机制与建设的路径方式也有所不同,从而体现出经侦基础工作本身固有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经侦工作中的“精确打击”,是以情报信息为支撑,利用专业经侦措施和科技手段,通过各部门、各警种的协作配合,有效地发现、收集、运用经济犯罪证据,正确地适用法律,从而准确及时地打击经济犯罪。经侦部门实现精确打击的难点:情报信息导侦机制不健全;科技手段不先进;协作机制不通畅;缺少专业力量。实现经侦精确打击的途径应为:建立健全信息导侦机制;提高经侦手段的科技含量;畅通经侦协作机制;完善经侦队伍管理机制;加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与运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经济犯罪侦查的协作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和形成经济犯罪侦查协作的对策体系,是我国经济犯罪侦查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经侦工作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经侦部门在侦查办案中与相关部门的联系角度将经侦协作分为外部协作与内部协作;将经侦协作范围分为大陆各地经侦部门的区域协作,与港澳台警方的区际侦查协作,与世界各国警方的国际侦查协作,论述了上述五种类型经侦协作的途经内容和方式,并对经侦部门与税务机关的协作模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前经济犯罪已成为主流犯罪,严重危害了社会经济秩序,为了有效遏制经济犯罪,提升经侦机关战斗力,加强和改进经侦基础工作已迫在眉睫。结合专家、学者的论述,情报信息、秘密力量、执法协作、经侦技术等经侦基础工作为公安机关经侦部门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提供辅助支持,提高了公安经侦机关的整体作战、快速反应能力,更好地实现了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经济稳定、服务社会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严峻的经济犯罪形势 ,经侦工作面临的现状是 :1、破案绝对数虽有增加 ,发案仍大幅上升 ;2、报案滞后 ,“人走财空”现象严重 ;3、经侦情报信息量少质弱 ;4、对经济犯罪的规律特点研究不透 ,防范不力。对策 :1、提高情报信息运用能力 ;2、设置专业“情报信息分析员” ,建设经济犯罪预警工作机制 ;3、建立“主动型”经侦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围绕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维护,公安经侦部门要把打防经济犯罪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中来研究,不断改进现有的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当前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的经济犯罪查办实践出发,对刑法意义下国有公司范畴以及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认定做进一步明晰,对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经济犯罪问题游离于刑事司法之外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经济犯罪现场勘查包括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现场分析,经济犯罪案件现场与普通刑事案件现场内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现场勘查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验对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具有重要意义,但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经济犯罪案件现场勘查的目标是通过现场访问和现场勘查,尽可能穷尽经济犯罪留下的各种空间信息,通过合乎逻辑的现场分析,重建经济犯罪现场,以便及时、准确地侦破经济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4.
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犯罪是当前较为多发的经济犯罪类型,在侦查和防范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犯罪中,由于犯罪形态的不断变化,公安机关遇到了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完善立法和司法解释,适应司法实践;改革司法体制,健全监督体系;强化单位内部管理,建立和健全预防机制;加强动态预防与控制,提高效能。  相似文献   

15.
当前计算机经济犯罪的的类型主要有对象型和工具型两种,密码认证的缺陷、计算机病毒和假冒的银行站点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犯罪主体的智能性、犯罪手段的特殊性、犯罪方式的抽象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是其犯罪的主要特征。应加强经侦部门侦查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努力建设一支通晓计算机网络知识、精通网络经济犯罪侦查的警察队伍,从根本上提高侦查网络经济犯罪案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自从“经济犯罪侦查”成为公安系统一个独立的警种以来,历经数年的实践、发展,人们对“经济犯罪侦查”的理论探索已从经验型的“个案研究”逐步转向“系统构建”、“运行模式”、“组织管理”等机制性问题上来,这是经济犯罪侦查理论研究的必然。大量的经侦工作实践证明,经侦工作的效率与工作体系的构建、合理的运行模式、科学的管理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文件检验是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在侦查破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原  因,存在部分警员认为文件检验在实际工作中作用不大的误区。为了纠正这种错误认识,提高文件检验  课程在警校教学中的有效性,我们就此问题,从分析产生误区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助于警  校学员端正学习态度,增强文件检验意识,更好地为侦查破案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集资诈骗犯罪是我国经济犯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普通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金融稳定造成了极大伤害。集资诈骗犯罪的频繁发生有其自身独特的社会根源。集资诈骗背后所蕴藏的不仅仅是复杂的法律关系,更是社会、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厘清集资诈骗犯罪的构罪细节和类罪区别,是司法实践中强化对集资诈骗犯罪行为打击力度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相继出现,它是我国现阶段有组织犯罪的最高形式。这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只是黑社会组织的初始阶段,具有黑社会的一些组织特征和行为特征,处于普通犯罪集团向黑社会组织演化过渡的中向状态。概言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就是以获得巨额非法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以与国家法律相对抗为重要依托,以腐朽亚文化为精神动力,以暴力和腐蚀拉拢为基本手段,有组织地进行严重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20.
公安、海关等行政执法机关集查处行政违法与行政犯罪职能于一身的“一体制”,有利于提高打击犯罪的效率,形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内部的衔接与案件移送机制,并且由承担行政犯罪侦查职能的行政执法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形成实质性的配合制约与监督关系,建议借鉴海关缉私部门的模式在相关领域试行“一体制”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