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人口仅400万人,土地面积只有626平方公里,是亚洲第三个最小的国家。作为一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新加坡在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并取得相当高的国际地位。它不仅是国际贸易中心之一,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运输中心之一。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重视人才培训,重视引进人才。前总统李光耀认为,新加坡资源十分贫乏,人才是唯一的资源。现任总统吴作栋也是对培养和吸引人才重视有加。他担任总统以来,用了很大的力气加强教育,吸引国外留学生,高薪招聘国外高科技人才,努力将新加坡建成一个国际人才大都市。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中国学术界对新加坡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研究成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高,从事研究的学者人数增多,机构分布更广。学者们在不同领域对新加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在分析2007年中国学术界对新加坡研究特点的基础上,展示了学者们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文化几个研究方面的新观点。2007年学术界有关新加坡研究的成果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的挖掘和拓展,尽管研究中仍存在一些薄弱之处,但新加坡研究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领导的指示,1996年10月,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企业人事管理考察团”一行六人,赴韩国、新加坡和香港进行考察。在韩国,重点考察了该国第三大财团大宇集团(包括集团总部和部分子公司)以及世界第二大钢铁企业浦项钢铁公司。在新加坡,考察了新加坡淡马锡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贸易发展局、新加坡发展银行有限公司、新加坡科技有限公司、新加坡安达信会计事务所以及新加坡生产力发展局训练学院等。在香港,主要考察了雷诺士顾问咨询公司、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与10家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4.
杨伟宁 《侨园》2005,(1):20-21
我从新加坡到芝加哥留学后,短短的一段时间里遇到了不少对新加坡各方面发展颇有兴趣的外国朋友,其中常谈到的是新加坡文化演变的过程。我同几个中国和美国朋友在一次饭后闲聊时谈起全球化在苏联瓦解后、资本主义的推动下,对世界各国本土文化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聊了一半,中国同学突然问我:“那新加坡呢?新加坡文化是什么样的?”坦率的美国朋友问道:“新加坡有自己的文化吗?”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的硬道理2010年11月,在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整整32年之后,在新加坡河畔的“贵宾廊道”,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与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共同为邓小平纪念碑揭幕。碑上刻有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是李光耀最佩服的三个政治家之一。李光耀专访集《新加坡赖以向前发展的硬道理》一书书名中的“HardTruths(硬道理)”,  相似文献   

6.
丫丫 《侨园》2014,(8):51-51
近年来除了加拿大之外,各个国家的移民政策都有调整,首先最早开始提高门槛的是香港和新加坡,香港是从投资款650万港币提到了现在的1000万港币,最初香港投资定居是可以购买房产的,后来因为大量的投资者涌入香港,使香港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泡沫,房地产价格升高了很多,导致香港政府停止了投资定居可以投资到房产类别上。新加坡也是一样的,因为大量的投资移民涌入新加坡,新加坡政府改变了移民的类别,也提高了移民的门槛,从150万坡币提高到250万坡币。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和新加坡的友好合作关系日益深化之际,北京观众今年9月27日至10月上旬有机会欣赏新加坡画家林样雄的个人画展。 林祥雄日前对记者说:“李光耀总理8月11日在新加坡宴请李鹏总理时表示,‘新加坡希望在今后几个月内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样喜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力争成为人才之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面积628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20余万.资源短缺。但是,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发达的经济体,有现代化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有东南亚最好的大学,有领先世界的科研机构,有驰名全球的陆海空交通体系,国民收入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名列前茅,支撑这座现代化大厦的一大支柱就是外来人才。新加坡在世界经济棋盘上是一个小经济体,但在亚洲金融风暴掀起的狂涛巨浪中没有被淹没。它不是一条随波逐浪的小舢板,而是一艘稳定的驶向彼岸的航船,一个重要原因是船上的各舱位都有一批能人贤才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新加坡本身只有200万劳动力,外来的人才却…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出的“人才是成功的关键”的精英治国理念──五湖四海广招人才;选能选贤,德才兼备;高薪养贤,厚禄养廉的招才政策是新加坡国家人才意识的集中体现。一、保护国内人才新加坡政府提出用两支火箭推动国家经济的人才战略,即:一支火箭由本国制造——本国培养的人才;一支火箭由外国生产,新加坡组装——外国培养,新加坡使用的外国人才。为了保护国内人才资源,新加坡强调了加强科研人才的国家意识。对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加坡科研人才来说,无论身在何方,都要有回报祖国的赤子之心。为了鼓励国内优秀人才为国家服务,新…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印象     
我作为江西省政协教育考察团的成员于2000年访问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同马来西亚隔一柔佛海峡。从吉隆坡到马来西亚边境城市新山市,汽车行程只有3个多小时。出了海关。经过海峡大桥。便进入新加坡境内。新加坡是个岛国,由58个小岛组成,全国面积647.5平方公里。只比南昌市区和郊区的617平方公里大30平方公里。由于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交汇于此。新加坡成了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通道,素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是东南亚海运、空运、贸易、加工制造、金融服务中心和最大的造船基地,也是世界第三大港,世界电子工业中心之一。其实,新加坡原来并不富裕。它有一个多世纪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遭到日本侵略者蹂躏。1965年独立,成立共和国时,面临的是失业率高、住房紧缺、内部治安差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但新加坡政府奉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创造和改善投资环境。大量吸引外资,加速新加坡国际化的进程,并  相似文献   

11.
陆杰 《党政论坛》2010,(3):58-59
新加坡形成了由政府倡导并推动,基层组织为主导,基层领袖为骨干,义工为基础,民众广泛参与的社区32作格局,构成了新加坡社区工作机制,体现了新加坡社区工作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2.
张耀武 《求知》2001,(4):40-41
2000年12月上旬,我参加了第15期中国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实地考察了12个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与新方人士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和实地考察,我体会最深的是,新加坡在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发挥得比较充分,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到位,市场信号准确无误地得以传递。特别是在确定发展战略、政府管理企业和创造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5,(4):43-44
1.制定《反腐败》法律法规。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的贪污腐败现象相当普遍,严重阻碍了新加坡的发展。1959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后,开始进行全面的廉政建设。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为了生存,必须廉政;为了发展,必须反贪”的口号,决心扫除“黑金政治”。在这种背景下,新加坡议会于1960年通过了一部强有力的反贪法律——《防止贪污法》,随后又陆续出台了《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公务员惩戒规则》等。国会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论其身份、地位和官职多高,一旦触犯法律,一样被告上法庭、定罪判刑。40多年来,借助廉政建设,新加坡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大大提高,新加坡也被称为“亚洲最廉洁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是一个有鞭刑的 国家。外国朋友会 追问:新加坡的法律是不是很严格,怎样才会被判鞭刑打屁股?其实,任何地方的法令都是严格的,区别只是在于执法单位的努力及法庭是否会对犯人进行严判。新加坡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法庭会对确定犯了法的人严判。新加坡法律规定,法院只对犯了强奸、严重伤人、破坏公物、触摸女性的敏感部位等罪行的犯人判以鞭刑。行刑的鞭子大约长1米,粗的一端由狱警握着,尖的一端将重重打在犯人的屁股上。在执行鞭刑时,都会有医师在场检验,也会有几名高级官员在旁观看及做记录。若是医师认为犯人的身体状…  相似文献   

15.
曾虎 《瞭望》1996,(Z1)
新加坡专电.号称“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于12月9日至13日在新加坡举行了首届部长会议。来自128个成员和3O个观察员的贸易部长和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结束时,大会主席、新加坡贸工部长姚照东说,大会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取得了成功。然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们指出,世贸组织必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是一个种族多元、宗教多元、文化传统多元的国家。华人占77%,马来人占15%,印度血统人占7%,其他少数民族占1%。新加坡有四种官方语言:英语、华语、泰米尔语和马来语。居民信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等等。为了使独立后的新加坡能够摆脱种族骚乱、宗教争斗、劳资纠纷和学期工潮的困扰,迅速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归宿感,新加坡下大力探索在全社会建立一个共同的,作为新加坡立国之本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向西方学习而不全盘西化,保持东方传统文化的精华而要去其糟粕,始终…  相似文献   

17.
刘志良  田兆明 《学理论》2009,(4):152-155
近些年来,新加坡由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城市发达、社会和谐的先进国家.其发展的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纷纷组织政府机构和企业到新加坡学习考察,以借他山之石攻发展之玉,本文作者在2008年年末到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学习考察,此文即学习考察体会。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23)
1980年代以来汉语学界关于新加坡儒学与孔教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该国19、20世纪之交和1980年代两次儒学复兴运动内在理路的梳理和历史经验的抽绎。二是对儒家文化与新加坡现代化关系的探讨,文化论者着眼于从儒家文化中发掘那些支撑该国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质素,制度论者则认为新加坡现代化的动力乃是先进的社会制度,而非儒家传统文化。三是对儒家文化与新加坡治国之道关系的省思,学界有将该国结合东方儒教传统和西方自由主义的执政之道称作"儒教自由主义"。四是对新加坡儒教发展脉络及模式的梳理,有学者认为该国孔教从未获得过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民间信仰中的孔子及其儒教早已完成了走下圣坛、迈入神坛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刘博文 《党政论坛》2012,(20):59-59
在新加坡的道路上,我看到有一些红牌子的车,觉得奇怪,就问当地人,这是什么车?当地人告诉我,这是新加坡的“特权车”。他们还说,这里的“特权车”是“限行车”。  相似文献   

20.
去新加坡之前,就听说新加坡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实地考察后,我们对这一点颇有感受。新加坡基本上是个华人社会,但却是个通行英语的国家。新加坡人对东西方文化的长短优劣有比较客观、清醒的认识,能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以及发展方向和需要进行取舍。我们接触过的人士,如白振华议员、职总副秘书长符喜泉女士(国会议员)、原南洋大学校长吴德耀先生、人力资源培训学院刘嘉照院长、魏维贤教授、横河电机公司赖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