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血迹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命案现场上血迹(bloodstain)的分析已越来越受法医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复习国内外的教材和文献资料,发现存在血迹分类较为笼统、某些概念尚不明晰的问题,比如:将器械作用于有血处所引起的血迹和挥动沾血的器械所产生的血迹一并称之为喷溅状血迹,血掌指印及血足迹缺乏明确的归类等等。所以,实有必要对血迹的分类及其基本概念重新进行审视。为此,笔者斗胆将血迹的分类进行归纳,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根据血迹形成的机制不同,结合血迹的形态特点,笔者以为可将血迹分成10种类型。1喷溅状血迹喷溅状血迹(projecte…  相似文献   

2.
书讯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3):231+241+260
<正>《血迹形态分析原理理论与实践》(精装本)斯图尔特H.詹姆斯,保罗E.基什,T伯立特.萨顿著,刘力,唐晖译。本书分别介绍了血迹形态血、血液生物学和物理学特征,血迹分类及形成机理,血迹的现场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等;讨论了有关血迹分析的法律问题。每个章节都附有案例分析和图片。本书可为犯罪现场勘查、法庭科学实验室检验参考借鉴,也可为法医病理学及相关研究以及相关司法活动所参考。邮寄价格:296元/本。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一线法医技术人员和侦查员侦破命案攻坚克难能力,实现“命案必破”目标,中国法医学会定于今年8月底在宁夏自治区银川市举办《命案侦破攻坚克难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富有一线实战经验的侦查、技术专家讲授法医技术如何为侦查破案提供服务;法医技术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命案、疑难案件勘验、鉴定剖析和现场血迹勘察与分析、刻画作案嫌疑人和推断作案时间等。培训时间5天。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者颁发由人事部认可的继续教育证书。培训费每人970元。(本会会员每人870元)。希望本会会员和全国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法医技术、…  相似文献   

4.
法医在命案侦破中的作用是为侦查提供线索,为诉讼提供证据。命案侦破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法医对命案现场的勘验和分析,主要包括对血迹的发现和提取.遗留物和附着物等生物检材的搜寻和提取,尸体以及尸体周围相关物品的勘验分析等。这些技术手段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法医病理学概念,即主要解决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死亡性质以及致伤工具等关于受害人的问题,而要通过现场勘验来刻画案犯。即关于案犯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12月,本地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一死一伤案件。现场提取附着有明显血迹的凶器1件(图1)、死者薛某心血、伤者张某血样以及50余份现场血迹。据现场法医介绍,薛某被刺中心脏,导致心脏破裂引起大出血死亡,张某被刺中大腿等处。为明确薛某与张某是否为同一凶器所伤,委托本鉴定所对凶器与两个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6.
正法医DNA日常检验中需要对物证表面无血迹区域进行脱落细胞DNA检验。但该类物证血迹区域周边常常附着微量血点会掩盖脱落细胞DNA,影响检测结果。金标抗人血红蛋白(FOB)试剂条是通过把胶体金的显色作用和免疫层析原理相结合而研制的血液检测工具,灵敏度较高~([1]),法医领域常用于血液种属检验。本文通过验证Identifiler Plus试剂盒能否检出FOB试剂条检测结果为阴性的血样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近9年来我局受理的法医物证检验资料.这些案件有杀人、强奸、伤害、抢劫、盗窃等,杀人案最多占50%:15种检材中现场血迹最多占37%;检材分类中血痕检材最多,占70%;物证检验结果利用率为77%.  相似文献   

8.
脑对冲伤在法医尸解中常见 ,但颅骨及脑对冲伤共存罕见。本文复习有关文献 ,结合尸解发现 ,对颅骨在冲击伤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案 例某男 ,于 2 0 0 3年 9月 10日被发现死在路旁 ,身上带有当天准备考驾照证明。为查明死因 ,要求进行法医病理解剖。尸体解剖发现 :死者身长 16 5cm ,发育正常 ,营养良好。尸斑位于尸体腰背部 ,呈暗红色 ,指压不退色 ,尸僵分布四肢大关节。双眼上下眼睑肿胀明显 ,双瞳孔等大等圆 ,轻度混浊 ,左耳道血迹附着 ,口腔见血迹附着 ,双鼻孔棉花球填充。左腹股沟见 10cm长灌注切口 ,缝合 3针。左肘关节下方擦伤 2cm× …  相似文献   

9.
1简要案情河南某村庄发生一起重大凶杀案,村民赵某(女,32岁)及6岁女儿张某被人杀死在自己家里,母女俩人均被利器割断咽喉致死。经法医检验母女俩人无性侵犯,身上有明显搏斗痕迹。技术人员勘查现场后提取了现场血迹,赵某、张某血样及十指指甲,送检DNA检验。2 DNA检验及结果严格按照GA/T383-2002《法庭科学DNA检验规范》标准操作。(1)对现场血迹进行潜血试验及种属试验后确定全部为人血。  相似文献   

10.
脑对冲伤在法医尸解中常见,但颅骨及脑对冲伤共存罕见,本文复习有关文献,结合尸解发现,对颅骨对冲伤的发生机制进行探讨。案例某男,于2003年9月10日被发现死在路旁,身上带有当天准备考驾照证明。为查明死因,要求进行法医病理解剖。尸体解剖发现:死者身长165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尸斑位于尸体腰背部,呈暗红色,指压不退色,尸僵分布四肢大关节。双眼上下眼睑肿胀明显,双瞳孔等大等圆,轻度混浊,左耳道血迹附着,口腔见血迹附着,双鼻孔棉花球填充。左腹股沟见10cm长灌注切口,缝合3针。左肘关节下方擦伤2cm×1.2cm、青紫大小约11cm×6cm。解剖头…  相似文献   

11.
何绪文 《刑事技术》2003,(5):58-59,57
1案例资料混合机损伤致死在法医检验鉴定中较少遇见,由于混合机的种类及作用方式差异,此类死亡在案件定性及死因鉴别上有一定的难度,其损伤特征文献中也无详尽描述,兹将遇到的二例作一报道:案例1:孙某,男,31岁,技术员,某日上午被人发现死在改制的回转式混合机筒体内,为甄别性质要求法医检验。现场勘查:某厂实验车间大门敞开,门右侧放置为齿圈传动的回转式混合机一台,机筒倾斜,筒口朝外,中心现场地面上无血迹,机筒内掺夹着尸块组织,机筒内积聚着大量血迹,死者头颅与躯干离断,位于下筒右侧,上端右侧嵌顿的尸块组织中有死者的一串钥匙。尸检:手…  相似文献   

12.
就现场提取的生物检材而言,我们除了需要准确获得DNA STR分型进行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还希望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获知其遗留时间、空间定位等更多信息。本文以血迹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国内外采用光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推断生物斑迹遗留时间进行总结,并对法医微生物学这一法庭科学新领域在时空线索推断中的应用做以介绍,为现场生物斑迹遗留时间推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春生   《刑事技术》2011,(2):68-69
1案例资料某日12时许,某旅馆房间内发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要求法医勘验。现场位于某旅馆3楼某房间,房间门窗无撬压等暴力痕迹。卧室西南角为双人床,床上有一具女性尸体,尸体头西北脚东南,其上覆盖有白色棉被,与口鼻相接触的棉被内面留有血迹,与该血迹相对应的棉被外侧面可见血指纹。床北侧地面有一具男性尸体,呈头东脚西仰卧状,头上罩有白色塑料袋,并用一条白色女式裤子将塑料袋口缠绕封闭,  相似文献   

14.
1案例1998年12月2日,在我市郊区一上坡公路上发生一起伪装车祸案。一外地汽车司机开着东风牌卡车在公路上坡转角处与一22岁青年周某相撞。周某头面部有大量血迹,汽车外壳上也有较多血迹。周某要求汽车司机给2000元钱治伤,汽车司机认为周某要钱过多,遂报122。交警到达现场进行了勘查,并把周某送到当地医院包扎伤口和拍片检查。结果医生在清洗周某血迹时,未发现头面部出血伤口,口鼻外耳道也无出血,拍片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头面部也无红肿青紫擦挫伤痕。询问周某时,周某吞吞吐吐、形迹可疑,遂请法医进行鉴定。由于…  相似文献   

15.
1案例资料案例11999年4月,在杭州市某区铁路边发现一具无名女尸,法医在尸检过程中,发现死者内衣左上小口袋内有几颗细小矿石碎片,体积<2mm以内,予以提取。之后,法医在尸检时又发现死者的牙釉质呈棕黄色,与正常牙釉有别,故在死者口腔内刮取了牙釉质上的深积物少许,送实验室采用偏振光显微镜、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检测手段和方法进行检测。案例22001年12月,杭州市发生一起信件敲诈案,犯罪嫌疑人在敲诈信的信封上涂上血迹,然后将信寄出,以示威胁与敲诈他人钱财。法医在现场提取了信封上的红色斑迹送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自杀在我们日常法医检验鉴定中经常遇到,而采用多种自杀方式,尤其3种以上方式少有报道,最近我市发生一起共用4种方式自杀死亡的案例,现报道如下:1案件资料1、1现场情况2005年1月20日晚,我市某小区一单元房,发现防盗门反锁,死者李某父亲觉得异常,经专门人员将门打开,发现李某仰卧于西侧卧室的床前地面上已死亡。经勘查,现场为一两室一厅结构,进门为客厅,西北角放置的沙发前有50cm×68cm的片状血迹,并有血脚印痕;玻璃面茶几上面有:单刃匕首1把、电工刀1把、飞鹰牌刮脸刀片2个(上面有血迹)、2个10ml一次性注射器、1只里面有无色透明液体4ml、遗…  相似文献   

17.
1案件资料案例1 2005年2月25日中午,某城郊麦地及水塘内发现尸块,勘验提取到89块尸块和衣物、布片、塑料袋等物品。法医对尸块检验、组合,确认为一女性,年龄45岁左右,身高152cm~155cm,系扼颈窒息死亡,死亡时间3个月以上。经调查,与附近一失踪妇女吴某相吻合,在其家中提取的斧头上发现1根无毛囊毛发和0.1cm×0.1cm疑似血迹,抗人血红蛋白阳性,于是提取其丈夫田某、儿子血样,第二天早上田某自杀于自家祖坟处。DNA检验结果表明,碎尸块DNA基因型与斧头血迹DNA基因型一致,并认定是失踪人员吴某。3月3日上午,对其家搜查、勘验,在东屋发现一个新…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对鼻中隔骨折的损伤程度评定未作出具体规定。笔者报告鼻中隔骨折2例,并对鼻中隔骨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损伤程度评定进行探讨。1案例资料案例1孙某,男,51岁。被人用拳击伤鼻部,当即鼻腔流血、疼痛、鼻塞。次日到法医门诊,查体:鼻部肿胀稍青紫,压痛(+),右侧鼻腔尚附有血迹;鼻骨X线侧位片示:鼻骨中段骨折,断端未见明显错位;鼻部螺旋CT扫描(层厚3mm)示:右侧鼻骨骨折,骨折端稍错位;鼻中隔偏曲。法医复阅CT片怀疑有鼻中隔骨折,请专家会诊后确诊。伤后10d经鼻骨复位后效果不佳仍有双侧鼻塞。法医鉴定为轻伤。案例2吴某,…  相似文献   

19.
在法医学实践中,死亡原因确定有时较为困难,尤其在多种原因并存时,更为困难。但死亡原因又是法医病理检验后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在最近的法医学实践中遇到1例机械性窒息和CO中毒联合致死案例,死亡原因分析较为困难,现报告如后。案例资料某女,40岁,农民。某日晨被邻居发现死在地上。同日进行法医病理解剖:尸斑呈淡红色,分别布于背侧,指压褪色。双侧睑结膜见多个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右口角附有血迹,右上唇内面一0.6cm×0.2cm浅裂创,左上、下唇见数个细小裂创伴出血,右上、下唇及口腔粘膜出血,上颌右第一切牙,左第一、二切牙缺失,缺失牙龈窝…  相似文献   

20.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2003年2月10日,王某报警称其丈夫邓某(男,37岁)于2003年2月9日失踪。2003年2月23日下午,在某市金城镇南洲河道内发现一具无头男性躯干,经法医检验,发现此躯干断端有肢解痕迹,根据尸表的体态特征,怀疑与失踪的邓某有关。遂提取相关检材送省公安厅进行DNA检验,确认发现的尸块系失踪的邓某。经进一步侦查,发现在王某饭店内做厨师的袁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通过搜查袁的暂住地,提取到有关血迹,经DNA检验,确认系死者邓某的血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