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从1999年11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中国“入世”问题的双边协议后,中国复关和“入世”的谈判,经过风风雨雨的13年时间,终于迈过了最高、最难的门槛;若无特殊意外,并根据“我先台后”的原则,祖国大陆和台湾将于21世纪第1年先后双双加入WTO,成为WTO的正式成员。这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各方面都认为“入世”对我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2.
“复关”在即,未雨绸缪。随着关 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 功结束,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 缔约国地位显得更加紧迫。当 前,各有关方面在多方面努力, 积极推动“复关”进程,以确保 我国在“多边贸易组织”(MTO)协议生效即1995年1月1日之前完成“复关”谈判。与此同时,我国“复关”后能否按照关贸总协定有关幼稚工业的保护例外条款,对国内幼稚工业进行必要的保护,也已成为现实的重要的课题摆在国人的面前。 那么,什么是幼稚工业?关贸总协定对幼稚工业有着什么样的特殊规定?我国哪些行业应当列为幼稚工业?怎佯保护我国的幼稚工业呢?本文仅就此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3.
面对“复关”挑战的中国汽车工业郑新立面对“复关”的挑战,各个行业都将增加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汽车行业则首当其冲。汽车工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迎接挑战,努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认真研究,迅速采取对策。一、中国汽车市场要由国产汽车来占领199...  相似文献   

4.
<正> 历史车轮转到1999年,中国申请“复关”、“入世”已经进入到第十三个年头了。五年前的1994年,中国曾经立马关前,距复关只有一步之遥,然而美国的十道绊马索绊倒了中国,“复关”功败垂成,中国政府当时宣布:今后中国将不再主动要求同关贸总协定举行多边和双边谈判。可是,随后美国、欧盟等再次主动同中国恢复谈判,而且成立于1995年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在1996年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GATT),中国  相似文献   

5.
复关对长江航运的影响“复关”对我国经济融入国际大循环,无疑是一个有利契机。就我国长江航运来看,其积极意义也是十分明显的:1、由“复关”导致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将给包括长江拉多在内的中国乃至世界航运带来前景广阔的市场。2‘在改革开放和‘空关”背景下,长江航运已成为国际球运界关注的热点。3‘“复关”有利于促进长江航运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行业往理水平的提高,并刺激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4‘“复关”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促进航运现代化建设。5、“复关”有利于我国航运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走向助界。6‘“复关”有利于推动大…  相似文献   

6.
“复关”,确切地讲是“恢复我国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这是近年来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国为什么要恢复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或“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呢?“复关”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什么关系?“复关”将给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 1999年11月15日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从此结束了中美之间长达十三年的中国申请复关和“入世”的谈判。这将有利于中国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给世界和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给中国的企业带来...  相似文献   

8.
从法理上说,中国“复关”只需得到关贸总协定(CATT)成员的三分之二多数同意即可,但要事先经过“中国工作组”成员的“一致”许可。而由于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以及其政治的霸权主义,中国在“复关”或“入世”的主要谈判对手实际上是美国。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谈判已进入实质性阶段,据国家有关权威人士分析,由于复关后特殊的市场条件,我国在其前10年,总的是弊大于利,10年后才能实现利大于弊。当然,这也是相对的,关键在于我们研究对手,寻求对策。对于企业界来说,审时度势,争取主动,围绕产品做文章是根本出路,而重视名牌战略的研究和实施,不失为通达之途。一、复关挑战在于国外名牌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复关固然是走向世界的通途,但挑战也将结伴而至。从进出口贸易角度讲,最大挑战是工业发达国家名牌产品对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0.
倾销与反倾销是怎么一回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复关”到“入世”,历经了十五个春秋。经过不 懈努力,我们与世界经济接轨已为期不远,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 国际化逐渐变成现实。关于为什么要复关和入世。本刊已组织过不少文 章;现在;迫在眉睫的是让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对世界贸易组织 体系及其主要规则有深入了解,特别是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认清世界 经济发展趋势和我们将面临的经济环境,以适应“入世”后的种种变化。 因此,本刊将陆续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专题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复关”到“入世”,历经了十五个春秋。经过不 懈努力,我们与世界经济接轨已为期不远,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 国际化逐渐变成现实。关于为什么要复关和入世。本刊已组织过不少文 章;现在;迫在眉睫的是让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对世界贸易组织 体系及其主要规则有深入了解,特别是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认清世界 经济发展趋势和我们将面临的经济环境,以适应“入世”后的种种变化。 因此,本刊将陆续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专题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从“复关”到“入世”,历经了十五个春秋。经过不 懈努力,我们与世界经济接轨已为期不远,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 国际化逐渐变成现实。关于为什么要复关和入世。本刊已组织过不少文 章;现在;迫在眉睫的是让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对世界贸易组织 体系及其主要规则有深入了解,特别是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认清世界 经济发展趋势和我们将面临的经济环境,以适应“入世”后的种种变化。 因此,本刊将陆续约请有关专家学者撰写专题文章,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二次创业:新的长征 在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思达”集团经过6年的艰苦创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公司由6名发起人发展到507名职工;资产由2万元滚到现有固定资产6145.8万元、流动资金6146.7万元;经营范围由单一经营扩展到以“一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形成了以中原为依托的跨地区、跨行业、技工贸一体化的中型高科技集团,相继在北京、广州、深圳、包头、南昌、杭州等地创建了分公司,包括下属全资企业6家、合资企业9家,海内外分支机构计24家。 “思达”的变化是惊人的,“思达”人的头脑更是清醒的。公司领导层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公司走过的6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面对当前国内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复关”后国际国内统一的大市场,“思达集团”既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在新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态势下,“思达集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并谋求更大发展,必须继续进行“二次创业”,进行新的长征。  相似文献   

14.
复关·市场·竞争陈德照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的谈判已进入签署复关议定书的实质性阶段。复关协定书的基础是什么?复关对我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复关后我产品遇到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复关后.我们如何对民族工业实行保护?这些是当前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复关协...  相似文献   

15.
“复关受挫”的反思程振清申请了将近十年的"复关"(即恢复我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于1995年元旦前受挫,这无疑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一是我国居民原以为复关在即,关税将大幅度下降,纷纷储存外汇,加上国内外汇管制松驰,投资资本活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日程已经为时不远了。“复关”意味着我国将要大幅度实行贸易自由,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如果把国内市场比做江河湖泊的话,那么,国际市场就如同一个浩翰的大海。“复关”以后,将使习惯于江河湖泊小风小浪的中国企业面临来自大海的惊涛骇浪。这既是一场新的挑战,又是一次新的机遇,对国内经济和企业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占我国财政收入8%的烟草行业,决不能袖手旁观,面对新形势,要研究新问题,作出新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的中国国有企业,究竟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思路应对挑战?近年来一直众说纷纭。令人欣喜的是,在经过迷茫和反复阵痛之后,“红色管理”论果断举起了自己的旗帜,成为当今学术界、企业界、管理界一种新思潮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3月15日,是日内瓦关贸总协定 中国工作组举行第16次会议 的日子。至此,中国的复关谈判已步入最后阶段。从目前的形势看,虽然前面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但中国在明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之前复关,还是很有希望的。 从1986年7月钱嘉东大使照会邓克尔提出复关要求时算起,中国已经为重新加入这个世界自由贸易的大家庭付出了近八年的努力。1992年2月,关贸总协定中国工作组第10次会议宣布结束对中国外贸制度的审议,进入复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与实践》2009,(1):40-43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情景如何?经济增长速度到底能够达到多少?投资增长状况如何?外贸环境将面临什么挑战?宏观政策对于消费需求有什么样的效果?物价走势如何?财政收支状况如何?金融调控目标有何改变?宏观新政将会对部分与扩大内需相契合的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经济状况对于就业形势有何影响?油价、粮价有何变数?  相似文献   

20.
重返关贸总协定成了当今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此,人们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意味着中国将得到向往已久和比较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平等地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一员;同时,“复关”也意味着中国将向世界进一步敞开大门,让更多的外国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弥补国内商品的不足,以丰富国内市场,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但喜中也有忧。忧的是“复关”后,势必取消关税壁垒,降低关税,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