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台声》2013,(5):22-27
暮春四月。“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1911-2011)”相继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上海中华艺术宫亮相。作为两岸交流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台湾美术展览,从台湾前辈画家刘锦堂、张秋海、陈澄波、郭柏川、杨三郎到“渡海三家”的张大干、溥心畲、黄君璧,及至李仲生、席德进、刘国松、欧豪年等140位艺术家的近170件各类媒材美术作品,囊括了水墨、胶彩、版画、油画、水彩等形式,全景式呈现出1911年至2011年之间的台湾百年美术史。  相似文献   

2.
台湾女画家吴和珍系北京新华书画院特聘画家,1982年就读于台湾“国立艺龙学院”美术系,199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随著名画家景玉书教授研习油画,并获硕士学位。先后在台北“首都艺术中心”举办“大陆记游”个人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台湾文化风情画展”,获得海峡两岸观众和同行的好评,被誉为具有文化意识的优秀艺术家。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曾给予其作品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3.
到过中华艺术宫的游客都会在那幅多媒体“清明上河图”前流连忘返。不过,尽管高科技制作的影像有多么惟妙惟肖,但是只能观摩,无法参与体验。 其实,在距中华艺术宫才几公里的地方,就有一个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不仅能看能玩,还能徜徉触摸,这个地方就是被称为“上海最中国的地方”——豫园旅游区。  相似文献   

4.
樊芒 《台声》2001,(9):42-43
江明贤:1942年生于台湾台中县,曾留学西班牙中央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作品深受西方绘画观念影响,将中国笔墨加以改造,重新诠释新一代台湾水墨画风;1981年出席巴黎主办的“现代中国画新趋向”展览,1988年7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是台湾第一位来大陆办画展的画家;曾在台湾、美国、日本、香港、北京、上海、欧洲等地举办个人画展40余次;著有《中国水墨画研究》一书,在台北、北京、东京、旧金山、洛杉矶等地出版《江明贤画集》共12本。  江明贤先生应该说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早在1988年…  相似文献   

5.
金秋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国画宗师黄君壁画展”。黄君璧先生1948年去台湾后,在台湾和海外举办过无数次画展,这是50年来他的画展第一次在祖国大陆举办。展出的近百幅黄君璧先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画作,令专业和非专业的观众们流连忘返。 这位在台湾与张大千、溥心畬并称为“中国画坛三杰”的大师,一生耕耘,桃李满天下。此次画展,就是他的弟子张福英女士促成的。在黄君璧先生诞辰百年之际,本刊特发表他的另一位弟子刘平衡先生的有关文章,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6.
金芒 《台声》2001,(9):31-31
8月7日上午。来自台湾的长河雅集画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新世纪台湾水墨名家联展”。这是长河雅集首次来大陆办画展。长河雅集由10位台湾中生代水墨名家组成,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台湾土生土长的本土画家,并在各大学美术系任教,在台湾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界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第三属中国儿童水墨画大展海峡两岸儿童“圆我民族风情”圆展开幕式,于7自22日在北京中华民族园台湾景区隆重举行。来自台湾的获奖儿童和大陆画童参加了北京中华民族园、台湾隔山画馆共同举办的这一活动。“画我民族风情”是第三届儿童水墨画展的主题。由历届两岸评委...  相似文献   

8.
虞德亮 《台声》2002,(11):20-21
金秋九月,上海豫园,“孙中山先生史迹画展”在此隆重举行。这次画展由上海豫园管理处与“台北国父纪念馆”联合举办,也是“台北国父纪念馆”在沪的首次展览,展出的50幅作品,由台湾数十位书画名家共襄而成,件件皆是艺术精品,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前来观赏。常来常往情谊浓举办书画展览,传播中国文化,上海豫园管理处和“台北国父纪念馆”有着共同的理念,彼此往来密切已成为知己。2000年12月18日至28日,应“台北国父纪念馆”的邀请,上海豫园管理处赴台举办《豫园馆藏书画展》。数十年来,豫园收藏了清代和现代名家书画千余…  相似文献   

9.
近期,贵州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赴台参访团一行8人,应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的邀请,在宝岛台湾举办“二〇〇九多彩贵州原生态摄影大展”。  相似文献   

10.
负笈远来的台湾年轻学子吴和珍,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台湾风情画展”,在观众面前展现了宝岛台湾带着海潮薰风的熙攘生活。吴和珍毕业于台湾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是今年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首届届毕业的台湾研究生。吴和珍对家乡台湾充满深情,她创作的反映台湾文化精神和乡土情怀的油画,“竹楼”、“采茶”、“农家小院”、“新故乡运动”等,以其独特的视角表现了台湾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文明,传达出一种真诚、自然、浓烈的乡情,这是一种返朴归真的回归情怀,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回归乡土、回归自然进人们精神上的…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上海中职学校《面对面——走进艺术宫教学成果展》在中华艺术宫教育长廊精彩开幕。这是上海中职学生首次在中华艺术宫现场创作成果的公开展览。活动通过任务引导、问题设计等教学设计环节,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艺术宫资源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亲近艺术的同时,感性地收获生动的课堂知识。  相似文献   

12.
“宝岛之行留给我的印象就像一个梦、一首诗、一支动情的夜曲、一壶醉人的美酒……”洋溢着艺术家浪漫气质的画家吴泽浩这样意犹未尽地回味着访台的感受.1993年12月至今年元月初,应台湾花莲县书画教育协会的邀请,山东省著名画家、济南市文联主席吴泽浩和书法家张国英赴台进行访问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并分别举办个人画展和书法展.这次赴台访问,了却了吴泽浩先生多年的夙愿.早在1982年,吴先生被台湾诗人所写爱国怀乡的诗文打动,联合济南四位画家,创作了百幅“台湾同胞爱国怀乡诗意画”,在中国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画展,并出版了大型画册,廖承志先生曾亲笔为画展和画册题名.这次活动开创了大陆美术界涉及台湾题材的大型艺术创作活动,轰动了海峡两岸.当年,他曾有一个梦想:“不久的将来,我一定  相似文献   

13.
正5月5日,由台湾中华妇女联合会主办,北京大学台湾校友会、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务中心、中华和平发展交流协会、台湾洪门五圣山仁文总堂协办的"两岸一家亲游子天涯行感念慈母心"大型母亲节嘉年华活动在台北中正纪念堂民主大道成功举办。来自中华妇女联合会的陆配姐妹携子女等也参加了活动。时装表演《华夏旗袍秀》、舞蹈《美丽的草原我的  相似文献   

14.
赵辉 《台声》2013,(5):30-31
“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在京沪两地的展览中,不论是主办方、协办方,亦或是展览策划人、参展艺术家、画廊负责人对记者提及最多的便是,“如果这次展览是在20年前举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今天,囊括百余位艺术家作品、跨越台湾百年美术史的展览在北京、上海两地得以成功举办,不仅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结果,而且也重新书写了两岸美术交流的新里程,为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与变迁增添了一个新的注脚。  相似文献   

15.
为庆祝香港回归,不久前,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庆祝香港回归——王海鹰画展》,参展的38幅作品分“伟岸中华”和“香港沧桑”两部分内容。全部作品充盈着作者饱满而深沉的爱国激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楔而不舍的求索精神。现年28岁的王海鹰199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家版画专业,是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曾举办过个人布贴画展和版画作品展,有多幅作品发表,参展及获奖。后转修油画,同样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其姐王海燕是一位旅美的青年油画家,曾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在北京举办个展并向世妇会秘书长蒙盖拉夫人赠送后…  相似文献   

16.
7月7日至31日,为纪念“七七事变”73周年,“浩气长流·抗战巨卷史诗画展”在台北中由纪念馆展出。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台湾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前台湾当局“行政院长”郝柏村以及部分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7.
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两岸文物、博物馆界的交往与合作,应台湾中华文物保护协会的邀请,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教授以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会长的身份,于今年5月5日至15日期间,李祖国大陆地区博物馆事业与文物交流学术访问团赴台参加“两岸博物馆事业与文物交流学术研讨会”,并考察台湾的文物、博物馆事业状况。1992年底,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台湾展望文教基金会联合在台北举办“兵马源及金缕玉衣展览”,海峡两岸文博界开始正式交往。此后,两岸文博界人员往来不断,并接连举办了几个大型文物展览。此次是国家文物局第二次组织祖国大陆文…  相似文献   

18.
孙敏 《台声》2008,(9):56-57
7月26日,由四川省台湾同胞联谊会、成都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举办的“熊猫故乡仍美丽”暨全国台联2008年台胞青年夏令营四川·成都分营活动在成都拉开帷幕。来自台湾亚洲大学、元培科技大学、台南科技大学等14所学校的40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夏令营活动。  相似文献   

19.
10月1日,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简称“两馆”)开馆试展。这是上海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大举措。“两馆”犹如两颗艺术明珠,升起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为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又增添了璀璨的亮色。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节前夕,冒着漫天的风雪,台湾梅花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秘书长宋继中先生,受该会理事长包容教授的委托,不远万里,又一次来到川南山乡叙永县,在县的春节团拜会上,再次邀请川南著名画家刘和璧先生访问台北,与包容女士共同举办画展,进行文化交流。这份浓浓的情缘,已经延续了好几年:黄埔后代画家刘和璧先生,1999年为纪念澳门回归,集八年心血,创作出版了《刘和璧百荷画集》,并在澳门回归前夕,在珠海举办了原作画展,受到港澳台同胞好评。该画集辗转流传到台湾,受到台湾著名文化团体“梅花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的关注。包容教授认为,刘先生的画,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