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台湾“立法院”中,共有41位女性“立委”,约占“立委”总额225名的1/6。其中民进党籍“立委”许荣淑、翁金珠,国民党籍“立委”黄昭顾、游月霞和新党籍“立委”谢启大、李庆安等,分别以其不同的政治背景和行事风格,颇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7,(1):63-64
1月19日是台湾“立法院”本会期最后一天,民进党“立委”为阻挡“中选会组织法修订案”通过,竟发生了台湾“立法院”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执政党“立委”以暴力方式攻击“立法院长”王金平,并且软禁王金平。民进党“立委”群起攻击主席台,抢“立法院长”王金平的麦克风,丢球鞋阻挡王金平裁示,“立委”还一度推挤如打橄榄球,朝野“立委”伤兵连连,  相似文献   

3.
锦宏 《台声》2013,(11):39-40
9月26日,民进党举行第5场“华山会议”,具体讨论“如何解决两岸政治交流的失衡问题”。会议邀请亚太和平研究基金会董事长赵春山、台湾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所长童振源、“立委”段宜康、环球科技大学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所所长谢敏捷、美丽岛电子报副董事长郭正亮,及“中国事务委员会”咨询委员林浊水担任引言。此外,包括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新台湾国策智库”董事长吴荣义、台湾教授协会会长吕忠津等人与会。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7,(Z1)
1月19日是台湾“立法院”本会期最后一天,民进党“立委”为阻挡“中选会组织法修订案”通过,竟发生了台湾“立法院”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执政党“立委”以暴力方式攻击“立法院长”王金平,并且软禁王金平。民进党“立委”群起攻击主席台,抢“立法院长”王金平的麦克风,丢球鞋阻挡王金平裁示,“立委”还一度推挤如打橄榄球,朝野“立委”伤兵连连,以至于法案与总预算案都无法通过。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混乱场面,近年来罕见。“立法院”的肢体冲突,球鞋与高跟鞋的齐飞场景,马上就被媒体报道出去,再一次展现了台湾享誉全球的“暴”发力。对于这样让…  相似文献   

5.
胡必松 《台声》2002,(1):16-17
2001年底,台湾“立委”和县市长选举刚刚结束,台湾某些人就迫不及待地利用选举结果来曲解民意,说什么台湾的民众已经用选票展现了“多数选民拒绝接受‘一国两制’”的“主流民意”,将新党选举失利的原因归结为支持“一国两制”的立场不受民众欢迎,同时将民进党在“立委”选举中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曲解成民意对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肯定。然而台湾历次“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的经验都表明,选举的结果有很多影响因素,和各政党在某一方面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雍紫薇 《台声》2013,(9):75-75
8月5日至6日,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台湾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蒋渭水先生思想与事迹”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台湾方面十余位专家学者分别由台湾研究基金会创办人黄煌雄与董事长吴密察先生以及蒋渭水文化基金会董事长颜文熙带队,大陆方面则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名学者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台声》2008,(2):19-19
台湾“立委”选举被认为是3月22日“大选”的前哨战。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崩败。有国民党人认为,这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投下不信任票。这个结果,对两个多月后的“大选”,虽然有一定指标作用,给国民党打强心针,但是选“总统”和选“立委”有很大不同,两党胜负的悬殊比例,未必会在“大选”中重现,因此现在就说马英九可以当选,言之尚早。  相似文献   

8.
8月16日,台湾台南特侦组检察官黄朝贵等人指挥调查员北上突击搜索“立委”寥福本、“立法院”研究室及其大安会馆住处一事,经媒介披露,引起岛内政坛动荡,朝野“立委”普遍震惊,甚至引发台湾“立法”部门与“行政”部门的严重冲突。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1日,攸关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向的台湾第五届“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结果揭晓。民进党成为“立院”第一大党,但由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组成的“泛蓝军”仍超过“立院”225席的半数.总体实力仍优于民进党和“台湾团结联盟”组成的“泛绿军”。这一结果表明。陈水扁操控岛内政局的筹码有所增加,但台湾局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编辑部吹风     
最近,由台湾“行政院长”突然宣布停建“核四”电厂,引发了台湾社会的巨大震荡,被媒体称为“政治核爆”。据台湾媒体报道,由在野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立委”联手推动罢免台湾当局领导人的提案,已有超过140多位“立委”连署,正积极争取三分之二以上“立委”同意,以使罢免成案。台湾当局正陷入空前的政治危机。“核四”引发的政治危机,绝非偶然事件,而是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后倒行逆施的必然恶果。在他上台的5个多月以来,拒不  相似文献   

11.
今年12月5日,台湾地区将举行“立委”、台北和高雄市长及市议员等3项选举。目前竞选活动已经进入冲刺阶段。新一届“立委”总席欢为225席,其中直接投票产生的“区域立委”共176席,按政党比例分配的“不分区立委”41席和侨选“立委”8席。台北及高雄两市议员席次分别为53席和45席。参选今年年底3项选举的政治势力,可分为国民党、民进党、新党、建国党、“新国家阵线”、无党籍联盟六大阵营。自今年初以来,台湾各党派即已开始积极运筹,并展开竞选作业,竞选形势复杂。国民党期望收复“台北失地”,保住在“立法院”超过半数的席次和高雄…  相似文献   

12.
2000年 10月 30 日,台北。台湾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大会通过决议.全力连署在野党派——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和其无党派建立联盟,推动罢免陈水扁。翌日,逾百位“立委”在“立法院”连署罢免陈水扁。 11月 7日,在野党联盟正式提出“罢免案”。一时间,“罢免”风暴席卷台湾政坛—— 20世纪末。就在代号“象神”的热带风暴肆虐我国台湾岛之时,一场更为猛烈的政治风暴在台湾政坛骤起。执政的民进党和在野的国民党、亲民党之间围绕“核四”问题频频交手,使台湾政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裂痕:社会急剧动荡,造成股市狂跌,…  相似文献   

13.
王茜 《台声》2013,(4):77-77
3月23日,由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和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蒋孝严,台湾市公共事务交流协会代表等海峡两岸100多位嘉宾、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具有中华传统特色的清明文化。  相似文献   

14.
南方朔 《台声》2008,(2):19-20
1月12日,台湾的“立委”选举,民进党惨遭大败,这是近20年来国民党罕有的大胜,也是民进党创党以来首次严重的挫败。  相似文献   

15.
1993年8月10日,以现任“立委”赵少康、郁慕明、陈癸森、周荃、李庆华、王建煊及前“立委”李胜峰等七人为发起人的新党,在台正式宣布成立,并公布了组党宣言和基本主张,成为台湾第74个“合法”政党。新党在台湾政坛的出现,被视为是自1986年民进党成立之后,台湾“政党政治”中的又一个政治大事件。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5,(1):6-6
台湾地区第六届“立法委员”选举12月11日在全台各地的13930个投开票所举行。计票结果显示,被称为“泛蓝联盟”的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共有89位候选人当选,而以民进党及“台湾团结联盟”为代表的“泛绿”一方则有77名候选人上榜。这一结果意味着,泛蓝阵营实现了其在“立法院”中“立委”席次“过半数”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底,台湾“立委”和县市长选举刚刚结束,台湾某些人就迫不及待地利用选举结果来曲解民意,说什么台湾的民众已经用选票展现了“多数选民拒绝接受‘一国两制’”的“主流民意”,将新党选举失利的原因归结为支持“一国两制”的立场不受民众欢迎,同时将民进党在“立委”选举中的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曲解成民意对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肯定。然而台湾历次“立委”和县市长选举的经验都表明,选举的结果有很多影响因素,和各政党在某一方面的政策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具体分析一下影响选举结果的因素,不难发现,某些人对民意的解读只…  相似文献   

18.
晓沙 《台声》2008,(2):21-23
2008年1月12日,攸关台湾地区政党版图重划和未来政局走向的第七届“立委”选举揭晓。国民党取得压倒性胜利,成为岛内唯一“超级大党”,民进党遭受创党以来最严重的挫败。民进党败选后,党内也展开检讨,有责怪“小选区制”不利选情,有责怪“行政院新三宝”应负责。但怪来怪去,就是鲜少有人责怪陈水扁及其家人的贪腐。 据台湾媒体分析,技术性问题只是民进党败选的部分原因。民进党前“立委”林浊水表示,这次选举结果表达了台湾社会对民进党的不满,首先是对民进党在统“独”议题上走冒进路线的不满;其次是对民进党执政8年无法给台湾带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的不满。2008“立委”大选一役,说国民党打败了民进党,不错,但还不够准确。真正打败民进党的是其自已。  相似文献   

19.
台湾政治生态的变化选后,台湾政局出现了“变”与“不变”的情况。所谓“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朝小野大从“中央”扩大到地方。本来在“立法院”,泛蓝过半,现在虽然有4位泛蓝“立委”当选县市长,但仍勉强保持过半的态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月的台湾“立委”选举牵动未来台湾民意机构的政治生态变更,国、民两党皆绞尽脑汁,使出各种招数力求席次过半。目前,国民党征召一批形象清新、知名度高的年轻候选人奔赴艰困选区参战,由此揭开“刺客战”的序幕。民进党亦推出以中、青世代为主的三大“连线”出征。未来,蓝绿“立委”势必有一番苦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