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浅析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民族主义是指主要以互联网作为言论平台,自发表达爱国热情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具有明显的突发性、一定的自发性以及一定的非理性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特点。网络民族主义主要以民族团结和舆论导向问题为切合点,对国家安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中国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培养理性的传播者、接受者队伍,建立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采取灵活政策正确组织引导等,使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虚拟网络空间中诞生并发展以来,网络民族主义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目前存在将网络民族主义等同于狭隘的极端民族主义,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传统民族主义在网络中的表现,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时代背景下脱胎于旧有民族主义的全新社会思潮,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与民族主义的有机融合等观点。目前网络民族主义正逐步趋于理性化,它依托互联网的传播特征,对传统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甚至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想进行有机整合,并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下思想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3.
《外交评论》2016,(1):104-125
民族主义在近现代史上扮演的角色一直备受争议。尽管越来越多的经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实证分析,对民族主义伦理问题的思考却始终徘徊在学科研究的边缘。避而不谈规范性问题事实上导致了国际社会对民族主义的错误认知和立场。本文试图将"民族主义问题"置于"特殊主义"与"普世主义"这一哲学分野中进行考量。现代性的"道德贫瘠"致使现代伦理在强调独特性和寻求普遍性之间游移不定,而民族主义和自由国际主义是这两种不同取向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反映。其实,以人权政治与全球化为代表的普世主义与强调多样性的民族主义之间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在现阶段,普世主义想要全面推动人类进步还需要民族主义的协作和补充。民族主义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作为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它在传播和演进的过程中曾成功地吸纳截然不同的政治原则,在应对"进步"和"变化"方面具备出色的能力。静态地或者狭义地理解民族主义,不仅会严重削弱国际社会认识和处理"民族主义问题"的能力,甚至还会加剧现行国际秩序业已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4.
青年意见领袖要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中起引导作用,必须具有高度的、充分的参与与分享意识,善于搜集信息;具有高度的专业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挖掘社会信息,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在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引领中,善于通过一种平等参与的双向互动关系影响民众的思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5.
民族主义是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中的一个政治和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运动,它在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处于独特的地位。中国的民族主义与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国际社会环境等因素紧密相连,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民族主义论坛在中国网络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中华网军事论坛是国内有代表性的民族主义论坛。从话语构成看,该论坛彰显了部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者对与中国国家利益关系密切的议题的关注;从话语特点上看,它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特征,但也有一定程度的暴力色彩,显现了一定程度的不满情绪,以及偏爱强硬的外交立场或军事立场。就属性与意义而言,该论坛是中国青年爱国主义者情感表达和意见交流的重要话语空间,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竞争的话语空间,是大众民族主义者进行网络社会动员的话语空间。该话语空间显示了中国外交进程的大众民族主义舆论背景与民间话语生态。  相似文献   

7.
一、网络政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网络政治在我国已经兴起,它一开始就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影响和推动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认真研究这些影响,并利用其积极影响,抑制其消极影响,在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政治的概念 网络政治是人们通过互联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政治现象.它既是网络对现实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的产物,也是现实政治生活在网络世界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潮之一.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思想观念、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社会实践和群众运动的民族主义,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产生着积极影响,但其"应激型"的特点、理论建构的模糊和发展前景的多向性、运动形式的非组织性等也对青年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种种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愤青”指网络舆论中对外表现为网络民族主义,对内表现为网络批判现实主义的青年群体。从社会认同理论角度看,“愤青”所具有的对外网络民族主义、对内网络现实批判主义的倾向,是社会认同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无法避绕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民族主义的动机——挽救民族危亡,拯救百姓于水火——成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传播,并且推动马克思主义超越其他社会思潮而发展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从坚定爱国主义、批判大亚细亚主义的立场出发,到提出以民族自决、民族解放为基础的新亚细亚主义,李大钊逐步实现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从民族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现代意义的"国家主义"却是伴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空前的民族危机逐渐明晰,爱国主义思潮也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思潮,随着一次次民族危机的加深,爱国主义促使着中华儿女进行了一次次救亡运动,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再到辛亥革命直至五四爱国运动,爱国主义团结和鼓舞了无数爱国仁人志士为探索民族救亡道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现实中国的环境生态状况面临较大挑战,而美丽中国的建设给中国人民以极大的动力和希望。美丽中国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主要内容;生态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基础探索生态危机形成的社会制度根源,探求既能解决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思潮。要实现"美丽中国"目标,首先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问题,他们的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很有指导意义,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对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提出并逐步完善的,具有久远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探索道路的经验总结。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改革开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保障、精神支撑和社会动力。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社会建设思想不断发展和成熟,确立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思想内容。我们党提出的社会建设思想涉及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健全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和加强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其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社会建设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前提、改善民生为重点、公平正义为原则、制度机制为保障,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下中国从乡土社会向市民社会的社会转型,制度变迁与文化变迁重塑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关系结构面临着更新与再生,社会关系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着纠纷解决过程中国家正式规则与民间规则的互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彩礼纠纷体现出中国社会差序格局的理性化、权力网络的利益化,规则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考察对于基层司法研究如何"引俗入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的团结观建构在马克思主义团结观的基础之上,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团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凝聚人心、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从"斗争思维"向"合作思维"的转变是胡锦涛团结观的逻辑前提,胡锦涛重视团结意识的强化,主张"建设和谐社会",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聚人心、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当下,胡锦涛的团结观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课题,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本文试图将经济利益关系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放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既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更要提出可操作性建议。通过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而中国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贡献,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势作用,都决定了其对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毋庸忽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无讼"思想有其适应当时社会的和谐价值:在思想层面表现为通过无讼的理念对传统道德的实现;在制度层面体现为通过限制诉讼、调解手段平息诉讼、解决争端;在社会民众层面则达到了人们贵和求安的社会秩序追求;在整体社会效果层面则有效地集中了司法资源打击刑事犯罪。"无讼"思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