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字本身是一个中性词,并不是坏的,看你是利已还是利他,利他就是仁义,只利己不利他就是不仁不义。人人都能利他了,这个社会自然就能够和谐了。  相似文献   

2.
义与利及其相互关系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命题,古今中外阐释颇丰,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利己和利他的关系。“利”即利己,就是个人利益;“义”即利地,就是他人利益,包括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又与利孰轻孰重,如何取舍,实质上是人类价值取向的核。C内容。不同社会  相似文献   

3.
潘石 《长白学刊》2010,(6):82-87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不能不涉及人类的本质属性问题,即人性问题。人性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心脏”,自然构成经济学之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人依赖于自然界又主要在人类社会中活动,所以人必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性是其社会性的基础与奈件。经济学视阚中的人,绝非孤立的人,而是社会中的人,其中主要是“经济人”。“经济人”的本性,绝非单纯是“利己”的一元性,而是具有“利已”与“利他”二元性,其任何经济行为都是利己性与利他性二元属性的综合或复合体,是利己与利他二元属性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康德还是海德格尔,他们都不是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良知。阿多诺借用心理学中的“超我”概念分析康德的良知概念。这种超我不过是把道德规范内化到人的无意识过程之中,是一种精神和肉体分裂的产物,是束缚人的。良知是不自由社会的污点。既然现代社会仍然不是一个自由社会,那么这个社会就还需要良知。但是这种良知是肉体和精神,道德规范和肉体冲动之间的对立与和解。从这个意义上所理解的良知能够帮助我们解决道德上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李明 《理论月刊》2007,(3):38-40
善,就是源于人性所驱动的、以实现整体普遍利益和个体福利为目标的一种社会性的和谐状态。实现“善”的最佳途径就是“互助与利他”。社会中的贫富分化是极端利己主义所引致的竞争结果;而社会中的济贫扶贫则是互助与利他驱动的平衡倾向,其目的就是实现社会的善。济贫扶贫的伦理基础是互助与利他之“善”所广涵的众多伦理学次生概念。  相似文献   

6.
“王学”以“止于至善”为价值追求,通过“致良知”的道德践履以成德成圣,在“格致诚正修”的“尊德性”与“道问学”中,蕴含着“伪善”的对治之法,也揭示出“伪善”的成因机理。根据“王学”“一则诚,二则伪”的观点,从知志之辨、知行之辨、觉愿之辨、义利之辨、公私之辨五个维度,可探析伪善是割裂知志、知行、觉愿、义利、公私等内在统一而致的恶,亦证其德性与德行的分离是致良知工夫不切之故。  相似文献   

7.
《民主与法制》2010,(13):30-31
近年来,我们有不少高级法官和高级检察官因腐败而落马,令人震惊。这些法官和检察官的心灵已经被金钱腐蚀了,他们还能有司法良知吗? 什么是“司法良知”?我发现“人民”确实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中国,叫“人民”的东西一般都是最好的,或者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义利观的现代提升———兼与“社会本位论”商榷□李海荣义利观是源于利益冲突,特别是个人与社会利益冲突而衍生的价值观念。在天人合一的蒙昧时代,并无自我与他我的分野,因而也无义利之分别,义利观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当人类告别蒙昧而跨进文明的门槛时,伴...  相似文献   

9.
玉苗  慈勤英 《桂海论丛》2012,(6):99-103
道德与慈善事业互相关联,道德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慈善事业有助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但纯粹无私利他并不是慈善唯一的标准,慈善超越了道德范畴而具有经济、社会、政治等多重意义。为适应现代公益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传统的慈善观,从注重公益行为的义务论转向义务论与目的论相结合,注重公益的多元价值,由片面利他向互惠共利模式发展,形成人人参与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同舟共进》2012,(7):80-80
黑龙江双城市熊治球(曾任哈尔滨市呼兰区政协常委)刊物以童言无忌进言,以赤子之心议事,既不居“庙堂之高”,又非避“江湖之远”,以二者之间的良知,奉献于社会和民众,促其自新,激其进步,以立足于世界之林。2011年第6期的专题策划“追寻乡土中国”值得推崇,我是74岁的农民,  相似文献   

11.
儒家重视财富,但不鼓励热心追求财富,正符合当时的技术条件。十五、六世纪,中国市场经济活跃,越来越多人“弃儒入贾”,他们“以义制利”。而西方亚当·斯密宁愿借助利己的努力去达到利他的目的。这是亚当·斯密和中国儒家最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胡小琴 《求索》2013,(9):114-116,70
“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重要命题。它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王阳明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论和言行脱节的社会时弊,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强调“践履德行”,“事上磨炼”。“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不仅认为“知行”是以“良知”为本体。知行合一并进;而且还强调行而后有真知.注重实践的重要性。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命题凸显了道德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知行范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希望建立统一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理论体系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3.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自孟子,北宋程颍正是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从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中期,由王守仁(号阳明山人,即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孙旭武 《前沿》2012,(18):39-41
我们身处功利主义时代迫切需要雷锋的利他精神,同时也迫切需要为何以应该具备雷锋的利他精神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往抽象的人性论思想虽然对于学会雷锋的利他精神颇有借鉴意义,不过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还是显得有些软弱.以往的人性论思想使我们意识到人的两重性:一是动物性的趋利避害,二是精神性的利他精神.马克思相似于以往的人性的二重性划分,但从“现实的人”出发,提出了“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理论.我们以功利主义的“等价交换”即“他者对我有益我才应具备利他精神”为原则,论证在这两个领域里人都应具备雷锋的利他精神.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认为 ,道德都是利他的 ,即使利于道德行为者 ,也只能给其带来某些精神利益。其实 ,作为道德基础的道德利益不仅指他利 ,也包含着自利 ,自利的内容既有精神性的 ,又有物质性的 ;道德利益作为道德的本质是他利与自利的统一。同质性的自利和他利分别构成了道德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内因和外因。  相似文献   

16.
吴永波  徐宪 《前沿》2009,(5):122-125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文化的支撑。该文试图从外部的社会文化性质和内部的内涵、功能等方面探讨“利他”取向的文化价值观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作用,认为“利他”取向的文化价值观是我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必然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2月27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说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那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  相似文献   

18.
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如皋殷红彬事件后,“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新闻屡见报端,不断拷问着每一个人的道德良知:老人摔倒在地,扶还是不扶?救人者会不会因此引来麻烦?此事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与讨论,有网友直言:“不是我不扶,而是我没钱,扶不起。”人们对搀扶摔倒的老人变得越来越“谨慎”。在敬老节来临之际,本期《观察》邀您一同探讨:该如何对待倒地老人?  相似文献   

19.
周纯 《求索》2013,(10):226-228,190
利他性反映了社会中普通成员对于他人利益的考虑与关心。是组成社会文化与道德的重要部分之一。对于利他性来源的探讨,已经广泛地出现在包括社会学、社会生物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发展心理学等学科之中。探讨主要集中于利他性的先天生物性来源与后天的社会教化过程之间的分歧,针对这一分歧,学界还出现了一种二者的整合趋势,即用来解释利他性来源的基因——文化的综合型模型开始被提出。本文主要回顾介绍了三种现有解释社会利他性来源的主要理论观点,并尝试性地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为提高中国社会利他性水平提供合适的入手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一个社会的和谐与否,是否文明与进步,与媒体的健康引导,舆论的合理营造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媒体的社会责任有许多方面,比如“匡扶正义”、“追求真理”、“主持公道”、“解危济困”、“铁肩担道义”、“为人民鼓与呼”、“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受益者感恩”等等。倘若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缺乏,将不可避免带来整个社会信仰滑坡、观念迷失、伦理堕落、良知泯灭、是非标准混乱等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