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5,(24)
<正>吴冰简历吴冰(一冰),字化水,蒙古族,乌力氏。1967年生,黑龙江瑷珲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花鸟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成为中国第一个花鸟画实践类博士。  相似文献   

2.
2000年2月9日,农历正 月初五,是薄一波92岁大寿的喜庆日子。山西画家裴玉林送去了故乡的祝福,一幅葡萄压枝、沁人心肺的《硕果图》。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画上题词:“薄老九二大寿,千年已越,百岁可超,朱基敬贺,庚辰正月初五。”裴玉林和他的画,再一次受到瞩目。 裴玉林的名字在当今中国画坛已为众多人熟悉、他的葡萄更是在花鸟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浩浩中国画坛,花鸟画家可谓数不胜数。在花鸟画的大海中遨游,怎样才能自成一格,脱颖而出?选择了花鸟画的裴玉林在艺术道路上苦苦地追寻着,探索着,在众多的花鸟画中,他注…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长三角画院画师顾怀成的家中,一幅幅精湛的花鸟匦千姿百态。使人领略到大自然芬芳的气息。顾怀成的花鸟画风格清新。花鸟在他的笔下,显得神采焕发。中国花鸟画千百年来受到大众的喜爱,因为上乘的花鸟画作品,不限于再现自然的形象,而是追求表现内在情感和精神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正陆抑非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花鸟画大师,在世纪变革的时代,他将古法与创新、继承与造化以使命的精神自觉地结合起来,用一生的追求创造出当代绘画语言的陆氏花鸟画。他作为中国当代花鸟画的奠基者之一,其功还在于将画法结晶成画理,教授了一大批支撑当代画坛的中坚,使花鸟画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因此,他亦是我  相似文献   

5.
吕松霞 《春秋》2009,(4):60-60
徐孟海的姥爷是一位画家。7岁起,他跟姥爷学画画,一画就是40多年。他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题材的花鸟画,从严谨细腻的工笔,到工笔写意结合,形成了中国花鸟画创作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徐孟海的日常工作是烟台艺术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1980年,莱阳师范美术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烟台旅游学校当美术教师。他教学很认真。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4)
<正>我和画家王和平相识是在80年代中期,当时他正在北京进修,作为福州画院的画家,他的写意花鸟画很有成就,形成了个人风格。但他是很谦虚好学的,像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一样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我们每次见面时,常常探讨中国画现状和花鸟画的问题,更多时候是他听我讲,他的认真态度给我很深的印象。他在1993年  相似文献   

7.
他履历丰富,见识广阔; 他是教育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他曾长期在全国重点高校华东师范大学任教,并作为全国首批博士服务团成员,到青海省教育厅和青海师范大学挂职;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中国画坛,较之人物画与山水画的创作,花鸟画的创作与开拓尤为艰难。究其原由,不外乎传统花鸟画表现技法的完善和新技法、新理论的缺失。近代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前期,出现了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郭味蕖等一代大师,把传统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当代花鸟画家则无不以突破和创新为己任,进行着孜孜不倦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著名花鸟画画家郭怡孮先生便是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孙明南 《现代领导》2010,(11):41-41
周鸣秋,是上海一位著名的书画艺术家、艺术品鉴赏家。周呜秋的书法道劲优美,绘画洒脱酣畅、情趣盎然。他笔下的草虫活灵活现,千姿百态,显示了独创的风格。他的书画艺术以智慧和灵性蜚声于中国画坛。他笔下的花鸟画典雅秀丽,却格调不凡。花卉草虫在他的笔下.艳丽而不媚世俗,灵动而不失神韵。周鸣秋出身书香门第,其外祖父鲁少坡、  相似文献   

10.
张晔 《春秋》2012,(2):30-31
于希宁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家,他笔下的梅花以奇逸纵横、格调清奇、冷艳出尘、气韵丰沛而享有盛誉。作为我国近代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传统的君子文化赋予了梅花,将花鸟画的人文境界拓宽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1.
他既是足以让所有中国人引为骄傲的年轻博士,又是当今世界气象领域里最年轻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他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今天在中国接受科技部长的接见,明天也许就到了美国参加学术会议,后天又可能赶赴日本讲学。他就是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汝阳籍留美博士李占清。  相似文献   

12.
正迈入20世纪的上海随着经济的腾起,文化也开始引领潮流,所开创的海派绘画艺术更是与皇城的京派树起竞争的旗帜,尤其花鸟画,因贴近挣脱封建枷锁的民众的情感而大放异彩。江寒汀便是其中屹立潮头的领军之人,他的"江家花鸟"技法早已脱缰沪上,在他仙逝半个世纪后仍影响着当代花鸟画的走向。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设有国家级植物病毒检测基地,有人推荐一位植物病毒检测专业的博士、学科带头人来园工作。欲被引进的这位博士提出了三个条件,其中首要条件是任业务主任。结果,这位博士还未来得及提第二、第三个条件,就因“伸手要官”卡了壳。事隔不久,这位要官的博士终于如愿以尝,去了福建省农科院,该院专门为他成立了“果树所”,任命他为所长。  相似文献   

14.
2003年5月,当SARS病毒夺走上百条鲜活的生命时,目睹灾难中的祖国,美籍华人杨卫平博士心急如焚。作为一名国家培养多年的留学生,作为一名资深生物学博士,崇高的使命感使他毅然告别妻女,放弃高薪,回到家乡河南创办生物实体。在他的感召下,河南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方欣米业有限公司踊跃加入。2003年10月10日,郑州方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中牟县白沙镇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王维卿出生在一个艺术气氛浓郁的家庭,由于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他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天津美术学院。考美院前,他曾向在天津人美社工作的画家杜滋龄先生请教,学习如何画素描、配色彩。在美院这座培养高级人才的艺术殿堂里,他亲耳聆听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溥佐等老9币的教诲,扎扎实实苦练素描和色彩的基本功,由此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在天津美院的学习生活,是他最勤奋最快乐的时光,从那时起他就对花鸟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确立将来要以写意花鸟作为自己国画创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曾周 《今日海南》2010,(1):47-47
曾周,1962年生于海南,毕业于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现工作于海南省群众艺术馆。其主攻花鸟画,作品多次获省内外大奖,先后在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澳门等举办作品联展。  相似文献   

17.
花鸟画是以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作为审美与绘画题材的一门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宝库的独特贡献。江苏花鸟画艺术又在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花鸟画在中国花鸟画史上一直占有领先位置。六朝时期花鸟画便独立成科,南唐时期的徐熙更是首创水墨"野逸"形态,独创水墨淡彩新法,宋元"写意"与明代"大写意"花鸟画均发端于此。到清代,出  相似文献   

18.
熟悉上海杨浦画院副院长黎邦定的人,都喜爱他豪爽率真、广交画友的性格,更仰慕他笔下淳朴天然、生动传神的中国花鸟画。观众细细品味黎邦定的画,宛如置身于纯真自然的旷野,迎面扑来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一幅幅清新典雅的花卉、蔬果、珍禽、草虫图。构成一道颇具神韵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正>他长期从事中国画、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和影视艺术的创作与理论研究,作品多次在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展出。他就是苏州市政协委员袁牧,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苏州市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醉心艺术最是"苏作"能移情艺术家给人的印象是浪漫与洒脱,然而,袁牧给人的印象却是那么的严谨和认真,做起创作和研究来  相似文献   

20.
高学历干部建功基层并不鲜见,但毕业来到部队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到基层的博士并不多。济南军区某防空旅导弹一营搜索发射连指导员张蓬就是这样一位有志之士。2008年7月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毕业之后.他就主动选择到基层任职.期间旅里多次要调他进机关,上级有关单位也想借调他.可张蓬却始终不愿放弃在基层建功立业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