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宏韬 《学理论》2009,(17):183-184
含蓄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高的审美境界。自古以来,“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等有关内敛风格的审美范畴,成为古代诗歌的创作原则。正是因为诗人善于将自己的感情隐含在诗作的字里行间,寄托于自己精心营造的意象皇,所以给读者的鉴赏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多年的诗歌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系列的鉴赏原则和方法,即,从诗人创作的角度出发,揭示诗歌的含蓄美;同时,读者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诗歌的再创作。使诗歌的“能指”大于“所指”。  相似文献   

2.
张杰 《各界》2009,18(11)
中华古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名篇佳作,美不胜收.其间包含着丰富的美的素养,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由感知美入手,到欣赏美、热爱美,最后创造美,是古诗教学的目的之一.同时它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古诗美的领域就是一个辉煌的殿堂,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是培养学生古代文化素养的目的所在.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体会到最广博、最丰厚的诗歌韵味并铭记在心,让诗歌这块在学生心中渐渐荒芜的田地重新燃起生机,我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文学积淀和审美体验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接触美,发现美,从而欣赏美和领悟美.  相似文献   

3.
胡贤林 《学理论》2011,(16):231-233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从教学理念、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寻求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审美性的有机契合,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珏 《各界》2009,18(4)
中学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文素养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可以为学生日后学习各门类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我们在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需要被广泛应用的工具。因此,从小学就打下语文的良好基础,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本文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与建议三方面入手,围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简要论述,供阅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由于中职学校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相对时间少,起点低,遇到很多难题,很多学生甚至老师由于学生认为学好技能便可,语文好不好无所谓,更不要谈诗歌的教学和学习,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堂的诗歌教学就如同"鸡肋",学无效果,弃之不甘.但作者认为诗歌教学是最高的语言艺术,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加强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法宝,学好诗歌的意义深远.本文作者尝试从"注重诵读"、"感受意象,体会意境"、"联系实际、增长积累、鼓励创作"等方面论述了诗歌教学方法,以期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诗歌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古诗以其生动凝炼的语言,清新深远的意境,优美和谐的音韵而脍炙人口,从古到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操有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古诗,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教学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了一些思考: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依纲据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上好语文活动课,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性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改革评价标准;改进测试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刘洪香 《学理论》2011,(21):230-231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我国当代教育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其中,他的十三条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对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从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出发探析其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启示,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师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统一,语文教学语言需要具有艺术性.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并具有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阮巧云 《学理论》2013,(11):172-173
众所周知,为了增加诗歌的魅力,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叠字,这在很大程度上给译者带来了严峻挑战—因为他们不仅要准确呈现诗歌的意义及其蕴含的文化含义,而且也不能忽视叠字特有的表现形式。许渊冲先生认为"音美"、"形美""、意美"是古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三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古代的艺术瑰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其美学蕴涵极其丰富。但笔者所见这方面的研究颇少,深感这是《诗经》研究之中的欠缺。为深入发掘《诗经》的美学思想,本文拟从“人化自然”美、意境美和悲剧美等几个方面试作探讨,以为引玉之砖,并就正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3.
刘小平 《学理论》2012,(3):105-107
大学新诗教学与校园诗歌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问题。前者在课程、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后者在新诗地位、社团活动、作者、读者等方面都面临困境。改进大学新诗教学并促进校园诗歌发展,要从鉴赏、理论、写作、朗诵等四个方面入手,在教学中使之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史玉凤 《学理论》2010,(26):185-187
李贺是中唐时代一位独特的诗人。凄凉的人生境遇、体弱多病的生理特点、忧病畏死的心理特征、中唐社会的动荡和各种矛盾的激化,将他经世治国的理想抱负击个粉碎。所有这些促使他对人生、命运、死亡进行思索,其"鬼诗"便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的厌恶和对理想的探索,浸润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而其诗歌的悲剧意识具有独特的审美,即:以"病"为美,以"悲"为美,以"寒"为美,以"丑"为美,以"怪"为美。由此可见,李贺诗歌诉说的是一种与世抗争又无力抗争的现实,诗歌所透射出的恰是诗人内心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5.
小学体育中的跳跃教材,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应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突出教学重点,使之成为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本文仅从立定跳远,跳远教材在小学低年级教与学中的重点及注意问题,以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技术教学特征。为更好地实施《体育课程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吕文斌 《学理论》2011,(34):252-253
初中语文教材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为初中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无论是选用课文已经采用的素材进入自己的写作,还是变课文主旨为写作素材,或是锤炼加工形成文段,从课文学习文章的结构章法,组织文章编排,从课文中学习环境、人物、语言等描写方法,学习写作技巧,在语文教材中学习写作都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良现状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在教改中应突破的难点进行了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教师定位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语文课堂重新回归社会现实等方面得出的几点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小学美术审美教育至少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误区:一是在认识观念层面上,把审美教育当作一种教学手段或工具,而不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审美教育的目的性。二是在美术教育和其他教育关系协调上,把自己和智育、德育片面地对立起来,往往在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和智育、德育的有机联系。三是在具体实施上,与其他学科审美教育等同起来,没有对小学美术审美教育的本体加以研究,而是泛泛地采取了美学中的一般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9.
唐勇力 《民主》2014,(4):28-28
<正>艺术审美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元素,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将是永远的教育活动。艺术审美教育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人具有了高雅的艺术审美能力,就会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形式,什么是美的环境,什么是美的精神,这将大大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和幸  相似文献   

20.
刘朗 《各界》2007,(6):5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