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字笔顺识别目前依靠经验。需要建立科学的笔顺识别方法。通过收集实验笔迹样本,由样本书写人报告笔顺,依据形态对"山"字笔迹分类,归纳各种形态与笔顺间的规律。以"山"字笔画之间的态势、笔画收笔动向、笔画高度比例、长竖笔位置、笔画形态为依据,建立"山"字三种笔顺的识别规则,依据这套规则,可以准确识别80%以上不连笔"山"字的笔顺。  相似文献   

2.
收集878(+1)份有效笔迹样本,检验了反犬旁、山字、尚字头、入字笔顺与性别的关系。反犬旁、山字笔顺与性别显著相关(p<0.05)。相对风险是一个笔顺的男性使用率与女性使用率之比。4个字的规范笔顺的相对风险均小于1;非规范笔顺中有5种相对风险大于1,反犬旁非规范笔顺的相对风险最大,为1.93,95%置信区间[1.32,2.83],尚字头笔顺点\撇\竖相对风险小于1,为0.59,95%置信区间[0.26,1.33]。性别影响了书写者的笔顺,女性对规范笔顺的使用率比男性高,男女偏好不同的笔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研究建立反犬旁笔顺识别的科学方法。收集158份有效笔迹样本,由样本书写人报告样本字反犬旁的笔顺,共出现2种反犬旁笔顺。分析笔顺与笔迹形态之间的关系,归纳了可以识别规范笔顺的6项依据和特殊笔顺的2项依据。反犬旁笔顺识别问题较为复杂,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不连笔样本字的笔顺可以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4.
收集151份实验笔迹样本,由书写人报告的方式测得样本字中左耳旁的笔顺,分析左耳旁的搭配关系,发现大多数样本字的左耳旁可以归入包围结构、穿插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圆顶结构等5个类型之中,在5种搭配类型与笔顺之间显示出对应关系,据此归纳了左耳旁笔顺的判断规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有毛笔书写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的同一认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具有毛笔书法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直观比较,记录特征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它们的特点及变化规律。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有毛笔书法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的错别字特征、笔顺特征、运笔特征有着稳定表现,但在某些繁简字的书写特征方面表现出差异。结论有毛笔书写功底者的毛笔字迹和硬笔字迹有很高的关联性,部分特征可以为它们的同一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宁 《警察技术》2015,(5):32-34
签名笔压特征的利用是识别高仿真摹仿签名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此特征的前提在于笔压特征的清晰显现。通过实验考察反射变换成像技术在提取签名笔压特征方面的效用,结果发现反射变换成像技术不仅能够呈现签名书写压痕及其节奏的细致三维形态和表面质地,而且能够完全排除黑色墨迹的干扰,可以获得文件检验领域其它现有方法无法获得的效果。反射变换成像技术为签名笔迹检验提供了一个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7.
利用配备PIA-6软件的Docubox Digital文检仪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圆珠笔书写的字迹笔痕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从点痕、线痕及划痕等实验现象探求不同品牌的圆珠笔书写字迹的笔痕特征,并建立根据笔痕特征研判圆珠笔品牌的检验方法,为案件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笔压特征对笔迹鉴定的价值极为重要,如何应用有效方法将笔压特征清晰显现并对笔压数据进行科学的量化测量与分析一直是文检工作者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运用反射变换成像技术,采集、量化测量笔压数据,并从笔压法线图、单字笔压的变化趋势、字间笔压照应关系等角度对正常书写签名和临摹签名的笔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笔压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特征,为笔压特征应用于临摹笔迹检验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DNA包含决定人体生理、病理特征,甚至行为特征的全部遗传密码,DNA信息被视为人的"终极身份证"。随着世界许多国家相继建立和发展DNA数据库,DNA样本与隐私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为取得打击犯罪和保护公民隐私权之间的平衡,西方国家均先立法后建库,对DNA强制采样的对象与程序、DNA样本的保留与销毁做出明确的规定,并通过不断修改立法以适应DNA数据库的发展。我国DNA数据库正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尽快对DNA样本强制采集的对象、程序及样本保留、销毁等问题进行立法规制,以实现打击犯罪与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章磊  王攀  何芬 《警察技术》2021,(5):39-43
当前警情特征提取主要依赖人工识别、手动提取,警情串并、分析应用缺乏智能化的手段,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紧密围绕警情文本数据特征,深入研究110警情特点,提出了线索、要素、行为、场景、组织、地点六大110警情关键特征,并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对警情六大关键特征进行识别提取。在提取警情六大关键特征后,以关键特征为桥梁,构建警情之间的关联关系,以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手段,构建历史警情的知识图谱,进行相关警情串并分析和异常预警,辅助指挥决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完善警情关键特征的多维要素提取能力,提升警情串并和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11.
印章印文比对检验的特征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量化的印文比对检验方法。方法基于专家经验的评估,利用数学算法编写程序系统实现由经验到数据的量化。结果 1875组实验数据表明,当印文重合度A%≥96.838%时,检材和样本为同一印章盖印形成;当重合度A%86.266%时,检材和样本为不同印章盖印形成;当重合度86.266%≤A%96.838%时,不能确定是否为同一印章盖印形成。结论印文比对的量化,不仅能协助鉴定人出具鉴定意见,也为出庭作证提供了很好的展示界面。  相似文献   

12.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日益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中,女性流动人口已经占据半壁江山,且以15~59岁劳动力年龄为主。收入是反映女性流动劳动力经济地位的重要特征。本文使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建立4种模型——人口特征、流动特征、职业特征、性别特征,对影响女性流动劳动力收入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这4种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女性流动劳动力收入的差异,均是影响女性流动劳动力收入的重要因素。本文因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政府下一步的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警察技术》2012,(3):76-76
“口腔拭子DNA样本采集、包装工具”是公安部重点攻关计划项目研究成果,可实现对口腔上皮细胞的快速有效提取,为法庭科学DNA检验及DNA数据库建设提供了一种规范标准、简单易用、低费效比的人员DNA样本采集工具,提高了检验成功率,解决了国内目前缺乏自有完善、符合国情、规范化的人员DNA样本采集工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优化警务技能培训课程教学方案实例,依据其性质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总体的特征建立检验假设,选定适当的检验方法,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确定教学方案改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在确保指纹测试样本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多款采集设备并行、高效、便捷地完成指纹测试样本的采集是一个热点问题。从指纹测试样本库建库规则的建立、采集设备接口的统一、采集模式的设计以及系统架构方式等多个方面对指纹测试样本采集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也为完成同类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固相提取气质联用法检测血中2,4-D等苯氧羧酸类除草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血中2,4-D等4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快速灵敏的固相提取气质联用分析方法。DCPA作内标,固相提取,正丁酯衍生化,选择离子检测;血中4种除草剂提取率在80%以上,检测限小于0.1μg/mL;内标工作曲线法定量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适合实际发生案件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题。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完善深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进步,书写工具越发智能化,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发现有多款可摹仿笔迹的智能仿生机器人,以直线关节型写字机器人RH890型号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同一人正常行为状态下的签名笔迹与写字机器人摹仿笔迹的异同,减少文件检验鉴错判与误判风险,通过对运笔特征和笔痕特征为重点研究,搭配比例特征与Hash相似值进行辅助分析,分析鉴别该笔迹是否为写字机器人摹仿。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探索与创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制定的关于依靠专家群体进行行政决策的咨询、论证活动 ,以提高政府决策质量 ,保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规则体系。本文以成都市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为研究个案 ,分析地方政府建立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的现状、问题 ,并从转变观念 ,推动行政决策专家咨询制度化、法制化 ,构建多元、互动、规范、高效的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运行机制 ,完善行政决策专家咨询的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等级保护测评工作的稳步推进,测评工作将产生海量的测评数据。以测评报告形式存在的各种数据无法有效提取有价值信息。从等保测评与数据挖掘的契合点入手,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将各项测评数据数字化,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和其他模型化处理,以形成辅助决策报告,帮助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使其安全管理水平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