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句丽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逐渐完善的历史过程,即司法权日益由“诸加评议”向王权之手集中。公元373年,小兽林王实行改革,颁布律令,进一步完善了高句丽的刑罚制度。高句丽的刑罚主要有惩治谋反、谋叛之法;惩治军事失利及战俘之法;惩治盗窃之法;惩治杀伤牲畜之法;惩治买卖守墓烟户之法;违反职制之罪。高句丽法律以严酷著称,其主要特征是原始色彩不断减少更趋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古代大陆移民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与文化在日本列岛内创造了许多重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这些文明成果又为倭王权所利用,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并促进了倭王权走向成熟。难波津工程的建造与难波津之歌的产生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在倭王权的统治下,古代大陆移民在创造了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难波津工程的同时,还在劳动过程中创作了“难波津之歌”这首著名的和歌。伴随着古代日本律令国家的形成与倭王权的强大,难波津之歌便成为倭王权用来宣扬其对内外统治的精神工具。  相似文献   

3.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中国经历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经历这一阶段 ,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者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 ,前者是后者建立和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高句丽联盟时代,高句丽国王的权力与中原君主相比较,有着自己的特点:王权制度受到夫余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中原政治观念和制度的影响。高句丽国王在桂娄部所享有的权力有:决定继承人的权力;任免大小官吏的权力;治狱权;军事权;赏赐权。高句丽国王在联盟中享有的权力有:决定王位继承人的权力;享有对各部的监督权;军事指挥权;统一的外交权。  相似文献   

5.
古华夏地区的神话分为东夷、西戎两大系统,见于记载的神话多以东夷神话为骨干。高句丽因受先商和早商文化的影响,他们的神话应是与东夷神话同源的。高句丽以朱蒙为始祖,高句丽朱蒙神话来源于东夷神话。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现代化是在其民族精神的独特性与强势西方文明之间相互鼓荡中催生而出的,它呈现出一幅既波澜壮阔,又谜团纷纭的图式.这一特征与俄罗斯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村社制度导致俄罗斯老百姓比任何一个国家的老百姓对国家和集体更加服从,对政府和制度更具有忍耐精神.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东正教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国教,是专制王权的精神支柱.村社精...  相似文献   

7.
印度保险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开放的自由竞争到国有化、然后又重新回到自由竞争市场的辨证回归过程。印度保险市场规模较小,外资比例较低,但集中程度较高;个人寿险市场发展较快,但团体寿险滞后。印度保险业改革相对落后于经济发展改革,改革进程一波三折,其措施主要包括向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开放保险市场,加强政府对保险市场的监管。自由化改革为印度保险市场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自由竞争机制的引入和持续的经济增长为印度保险市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从区域性霸权走向世界霸权的,而拉美政策是其巩固国家安全,实现深度发展的逻辑起点与重要保障。在崛起过程中,美国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制订了既务实、灵活又不失原则的拉美政策与战略,妥善处理了与霸权国之间的关系,在加强自身硬实力的同时注重软实力建设,既确保了自身利益,又充当了拉美地区利益的代言人与维护者,为其确立在西半球的霸权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句丽在立国之初,战争对其国力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长期战争与高句丽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高句丽长期战争乃是其扩张政策的产物,该政策对高句丽不同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了长寿王之后高句丽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其对外扩张政策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句丽社会发展的停滞,从而指出长期战争是高句丽灭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后社会主义转型进程中,中欧和俄罗斯的国家治理模式在经历了深刻的重构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化趋势。前者形成了一种“民主型国家”治理模式,且国家整体的治理质量较高;后者形成了一种“勾结型国家”治理模式,且国家整体的治理质量较低。从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来看,上述两种国家治理模式的差异可以从政治体制选择、利益集团分化、市民社会发育,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缘因素等加以综合解读。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俄国地主经济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 70年代以后 ,俄国农业资本主义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改革虽使 2 0 0 0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但封建剥削制度并没有被废除 ,截止 19世纪末 ,地主尽量缩小自营规模 ,工役制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着。同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役制的基础又在日渐动摇 ,特别是在波罗的海、白俄罗斯和巴什基里亚等地区。整个 19世纪下半期 ,工役制和资本主义消长的过程恰恰是后者排挤前者的过程 ,地主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由前者向后者进行着过渡。  相似文献   

12.
俄历史上国家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制。苏联解体后,俄政治体制开始由极权主义向权威主义转变。普京执政后,特别致力于加强国家权威主义,同时,在权威主义政治基础上重视发展民主政治。普京政权新近提出的“主权民主”观是其政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远东能源外交要完成为国家开辟资金来源、远东与里海开发相呼应的任务。日本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油气资源也是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打的一张政治牌。俄日两国都对油气资源寄予希望:前者要借此实现欧亚整合,后者要取得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国家承认”的性质和作用,法学界历来就有“构成说”与“宣告说”两种意见。前者主张“国家承认”是新国家取得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必备条件,后者主张“国家承认”只具备形式上的宣告意义。事实上,“国家承认”就其性质而言是一项法律行为,在新国家取得国际法律地位上具有构成性的重要作用。提倡“构成说”,反对“宣告说”,有利于我国在现实外交斗争中排斥分裂势力,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5.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以失败告终。宿命论者把失败归咎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先天不足。综合论中的理论派以其所支持的原则(如民主原则或社会主义原则)去评估改革的成败,而历史纪实派只从追踪改革进程及翻阅改革文献中去寻找改革失败的原因。由于没有厘清变因和变源,两派理论均没能找出苏联改革失败的真正原因。我们认为,探讨苏联的改革应当放在社会发展理论的框架下进行,并着重理论与具体改革过程互相印证。复因或然论及相应的分析架构把与社会发展有关的各项因子划分为变因和变源两个层次。属于变因层次的因子有意识形态和权力,属于变源层次的因子则包括个体行为、执行单位的编制、政策、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等。后者是前者的载体,也是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因子。透过复因或然论及相应的分析架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苏联改革失败的根源在于戈尔巴乔夫的机械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6.
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与战略价值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北极国家的关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一系列公约为处理北极问题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和法律依据,但部分海域的法律地位仍存在不确定之处.北极地区国家在地区事务中既合作又竞争,对其他地区国家的参与心存顾忌.目前,北极合作机制日趋成熟,中国希望成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愿意在尊重该地区国家主权等相关权利的基础上与各方加强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东亚地区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部门FDI的增长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FSFDI大幅增长。从FSFDI兴起的直接原因看,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与拉丁美洲国家的FSFDI均属于"冲击诱导型",但前者在金融部门开放程度、FSFDI的来源国以及区域内的国别差异等方面表现出了与后者不同的特征。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FSFDI在东亚地区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趋势,值得我们予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地区在威权体制下进行的现代化,始终面临着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和威权体制三者关系的问题。三者之间既存在合作共谋的基础和机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内在的冲突,前者是基于资本积累的原因,后者则是由于发展的缘故。外国资本、民族资本与威权体制三者关系的变迁,直接影响到东南亚的威权体制及其资本政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1979年伊斯兰革命作为当代伊朗政治的起点,对伊朗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政治纲领被载入宪法,导致了法基赫政治体系的诞生及其体制化,从而决定了伊朗政治伊斯兰和保守的特性.为加强新政权的伊斯兰特性,一系列伊斯兰性质的权力机构得以建立,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有国家权力机构形成重叠,因而打断了正常行政决策,使伊朗改革一波三折.伊斯兰革命对伊朗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伊朗引起了激烈争论.如何在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宪法原则中体现和实践伊斯兰与共和两大因素,使其并行不悖,成为伴随伊朗政治发展进程的最突出问题,也是保守派与改革派对伊朗未来政治发展方向的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朱拉隆功改革,推动了泰国的现代化进程,法制改革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法制改革,泰国传统的以王权至上为中心的法律体系解体了,泰国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初步确立.但与英、美等国不同的是,朱拉隆功时期泰国法制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伴随的不是王权的削弱而是王权的巩固,改革后的泰国法律体系是传统的和现代的法律观念混合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国的法律现代化是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化.因此,有必要对这一变迁过程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