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东亚国家来说,北极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科研、交通和军事价值。近年来,东亚国家通过定期开展北极科考活动、积极参与北极能源勘探与开发、不断谋求加入北极国际组织以及拥护并参与重新修订北极法律等方式,努力增强东亚国家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影响力,加大参与北极事务的力度,谋求北极事务话语权。北极地区严酷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油气勘探开发成本过高,再加上开采技术不成熟、生态破坏和法律制度缺陷等障碍,使北极国家在开发北极上难以拒绝非北极国家的参与,东亚国家在人力、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在北极开发中,东亚国家和北极国家之间开展互利合作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北极变暖在给北极地区及其居民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又造成许多新的和未知 的挑战,并引起国际政治的深刻变化,发展出新的和复杂的国际关系。北极国家纷纷出台新北极政 策,其政策取向的共同出发点是资源利益、环境利益、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美国和俄 罗斯等国还包含深远的安全利益的考虑。各国在加强竞争的同时,还提出了进行“国际治理”的主 张,但范围通常局限于北极国家内,显示其国际合作的有限性和排他性。对此,中国应该尽快开展 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评估,加大对北极地区科学研究和调查的力度,加强同北极国家以及北极 理事会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谋取并扩大在北极事务中的参与权  相似文献   

3.
2019年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到,要推动中俄北极可持续发展合作,在遵循沿岸国家权益基础上扩大北极航道开发利用以及北极地区基础设施、资源开发、旅游、生态环保等领域合作。为深入开展北极合作研究,2019年10月21日,吉林大学北极研究所等主办、《东北亚论坛》编辑部等协办了"北极合作与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讨会暨中俄海洋论坛"。本刊选取了其中5位学者的文章,重点阐述中俄北极合作和海洋安全保障、北方海航道的地缘政治基础、国际数字化运输走廊的开发和信息化、投融资体系、东北亚国家战略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参与北极开发、促进中俄北极合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浅析美国《北极地区国家战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5月10日,美国白宫发布该国历史上首份《北极地区国家战略报告》(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Arctic Region,以下简称报告).①报告在对美国在北极地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明确美国在北极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核心利益,并据此提出旨在维护美国北极地区利益的三项战略手段和四项战略指导原则.针对北极地区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与当地部族所特有的人文环境,报告建议美国政府采取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尊重和保护当地部族文化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措施,强调以一种科学的、负责任的方式来推动北极战略的实施.报告还呼吁美国政府充分利用现行的国际组织和公约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共同应对在北极地区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作为该国历史上首份服务于北极地区探索与开发的战略文件,报告成为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北极战略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5.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俄北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资源开发、航道利用、军事安全等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国家利益。由于两国的客观情况与主观判断不同,中国北极利益的实现,需以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得以实现或未受侵害为前提。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关系总体上是俄强中弱、俄占主导,在中俄北极关系的发展中,中国应以参与北极环境保护合作为基础,资源开发合作为重点,进而在航道开发利用、军事安全领域寻求机会。中国和俄罗斯应在"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北极合作,实现两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6.
大北极国家网络及中国的大北极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北冰洋夏季冰层的逐渐消融,北极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愈发受到各方的关注。界定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有利于全面掌握北极航线全线开通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利于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国际合作的开展和中国北极战略的制定。为此,首先界定了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其次,分析了大北极国家的基本界定指标和竞争性界定指标,从空间距离、交通距离、人文距离、经济距离、政治距离、资源距离以及H-F距离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确定了大北极范围和大北极国家网络的节点国家。最后,将大北极作为区域化概念,分析了大北极国家网络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大北极国家网络对中国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大北极战略,借以为北极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北极冰层加速消融,北极地区的潜在价值日益凸显。目前,俄罗斯有与中国共同开发北极的合作意向。中俄共同开发北极能使两国在北极问题上共同受益。值得思考的是,俄罗斯提出中俄北极合作的背后有哪些考虑,其他国家会如何看待此事以及两国合作开发北极存在哪些现实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俄北极合作走廊的建设构想,务实两国北极合作,借与俄罗斯协力开发北极之势进一步深入参与北极事务,助力我国北极权益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8.
面对北极地区的各种挑战,加拿大政府近年来意图从行使主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善治四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其处理北极事务的合法性和能力.一方面在尊重国际法和外交合作的基础上尽量将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外部化,增强北极理事会在处理北极事务上的权威;另一方面则主动扩展北极理事会议程的深度和范围,以符合加拿大利益和价值观的方式促进北极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同时还应注意的是,中国和加拿大在北极事务上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9.
北冰洋主权之争的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8月俄罗斯科考队在北冰洋洋底插上一面俄国旗,此举意味着俄有意将北极点以南的广阔水域及其大陆架纳入俄版图,因而引起北冰洋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应。未来能否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决北冰洋及其大陆架的主权竞争问题,有关国家能否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制定一部《北冰洋公约》或类似法律文件,将成为有关北极和北冰洋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海权论”“无主”“共有”等国际视阈下,北极地区的归属特别是能源资源权益的划分一直悬而未决——特别是在近年来北极环境变迁逐步加快、各国极地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全球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国拓宽能源获取渠道的需求已经变得越来越强烈。无论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北极地区国家,还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非北极国家”,都对北极有着较强的能源权益声索以及能源安全维护需求。围绕着北极地区的公共与私有属性界定、开放与排他政策选择、法制与权力标准划分等诸多问题,各国之间展开了全方位的多轮博弈。目前,在各国北极政策“理念一致、目标冲突”的背景下,在北极开展合作特别是能源开发合作也越发困难重重。而对于提倡构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来说,要想维护本国在北极的能源安全,就必须借助在北极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的力量,通过分享理念、设置议题、促成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北极事务的有效介入。这将有助于规避因恶性竞争而带来的战略透支,为增强中国的北极能源开发话语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试析俄罗斯的北极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盖的加速融化使得北极地区的地缘战略地位凸显,对北极的争夺逐渐成为地缘政治竞争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俄罗斯是北极地区最重要的世界大国,对北极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北极有经济、军事、安全等诸多战略利益.俄罗斯为实现这些战略利益采取了政治、科学、军事、经济和法律等多项战略措施.然而,俄罗斯战略利益的实现依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是世界大国的制约,二是北极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三是较高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2.
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消融的推动下,北极治理问题日益突出。《海洋法公约》、北极理事会等相关治理机制的不足与缺陷使得构建与完善北极治理机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在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上,国际学界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地拟制《北极条约》,另一种则是强化现有治理机制在领域性与功能性问题上的治理。对此,中国应立足于实现本国利益和各国共同利益的统一,从而推动该地区国际合作和治理机制的完善,并最终为北极的和平开发和利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北冰洋地区的气候逐渐变暖,海冰逐步融化,北极航线的开辟已经从远景预期变成了可实现的现实,北极航线战略地位突出,经济价值巨大。对北极航线开发最感兴趣的是中日韩三国,其运营将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航线的开发需要东北亚地区各国的通力合作,但是北极国家代表俄罗斯与非北极国家代表中日韩之间的战略利益不一致给合作带来了重重困难。各国需要抛弃狭隘的地理观念,深化合作,共同利用好这条黄金水道,推动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哈珀政府的北极安全战略旨在维护加拿大的主权安全,加强加拿大在北部地区的治理,限制北极域外国家参与北极事务.在该战略指导下,加拿大政府在军事与外交两大层面采取诸多切实措施.加拿大北极战略诞生的大背景是北极地区的全球战略意义持续升温,环北极国家的军备活动日渐活跃.从内因来看,捍卫北极的主权与安全不仅是哈珀所在保守党的竞选策略,也是其所认同的历史使命.哈珀政府的北极安全政策有效提升了加拿大在北极地区及北极事务中的硬实力与影响力.但另一方面,其具体落实也面临着政府财力不足及美国掣肘等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北极航运与中国北极政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暖和海冰融化展示了北极航道开发的经济前景。中国参与航道利用等北极事务,有利于为保障中国经济安全和拓展海外能源供给,有利于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进行知识储备和技术创新。北极脆弱的生态与环境使得北极航道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进行,必须接受法律制约和环境制约。中国的北极政策需要在国际机制与政策目标之间进行统筹协调。中国参与北极事务要加强能力建设并体现大国责任,合理地运用外交手段,充分利用既有国际机制获取和保护中国在北极的合法权益和利益。  相似文献   

16.
美俄两国北极之争由来已久。随着北极气候变化带来的北极经济地位的上升及北极资源不断被发现,美俄均发布了各自新的北极战略,使美俄及与北极地理位置相关国家的北极之争不断升级。通过对美俄最新北极战略报告的解读,可以看出北极的国际治理模式发生了更加“排他性”的变化。“北极条约”渐行渐远,北极无望“南极化”;更加强调1982年《海洋法公约》的重要;美俄作为最重要的北极国家双边合作的政治方式“先行一步”,而“低度政治”领域的环境多边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7.
地缘科技学与国家安全:中国北极科考的战略深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冰洋航道的开通将推动中国国际海运布局的重心北移。利用国际法赋予中国的权益进行北极科学考察,成为中国了解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亦是支撑中国北极战略施行的关键。科技在国际格局演变中发挥着首位基础性作用,因此"地缘科技学"为北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地缘科技学是以民族国家为研究主体,以地缘因素为基础,通过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的互动作用来谋求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现有的北极问题研究成果涉及了科技因素,但对非北极国家与北极国家的北极科技竞争态势重视不够。文章以地缘科技学为理论依据,梳理了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竞争格局演变过程,阐释了北极科考队中国护持北极权益的重要作用,剖析了中国参与北极科技竞争的时代背景与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中国参与北极科技博弈的困境破解与应对理路。中国进行北极科考的战略深意为:审视北极科技竞争关系的攻守态势,积极推动与国家整体战略利益相关的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本国在北极地缘科技安全格局中的位势。对于科技竞争实力总体偏弱的中国来说,应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科技关系"零和"博弈的结构性特征,要高度重视北极地缘科技竞争的国家利益属性和国家安全属性,加强与北极国家的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18.
北极航线地缘安全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冰盖加速融化,北极航线的全线开通预期逐渐临近,以北极航线为对象的资源争夺和地缘政治斗争将成为新的发展形势,北极航线地缘安全问题也将愈加重要。北极航线地缘安全扩大了北极地区地缘安全的范围,能够为北极地区地缘安全提供保障,是其他大北极国家参与北极地区地缘安全的切入点,也是北极地区地缘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极航线地缘安全主要是指与北极航线有地缘关系的世界各国在争取北极航线权益过程中涉及和带来的安全问题。在北极航线地缘安全中,政治军事安全是重点。并且,北极航线地缘安全关系到全球地缘政治安全和全球地缘经济安全,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前沿,如果处理不好,其危害程度较大。北极航线地缘安全在国际协调机制、现有国际法律、大国行为和北极航线的可利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下,将形成多集团相互博弈的格局,为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规范和协调机制。现有的关于北极航线的相关协调机制不足以应对北极航线地缘安全状况,文章提出应该建立"大北极机制"以协调处理北极航线问题。"大北极机制"符合北极航线地缘安全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北极航线地缘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北极地缘形势复杂化背景下,美国北极战略在认知、议题、合作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美国北极战略调整旨在应对北极地区日益凸显的安全风险,确保美国在北极区域和全球秩序中的领导地位,增强自身参与北极治理的能力建设。美国北极战略新动向将对北极安全治理、发展治理及以北极理事会为核心的区域治理机制走向产生关键性影响。中国应妥善处理与美在北极的竞合关系,维护在北极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为实现北极利益最大化,以扇形原则、先占原则和自然延伸原则为法律依据主张对北极资源行使主权控制。扇形原则因缺乏国际法论据而受到国际社会的反对,但俄罗斯基于国家利益需要不会放弃扇形原则的主张,并以自然延伸原则巩固对北极资源的控制权,这种权利是经济属性的主权权利并受到国际法的严格限制,只能依据科学证明来争取北极大陆架资源拥有权。同时,俄罗斯积极采用共同开发政策对北极资源进行权利控制,通过与相关国家签订临时协议拥有对北极争议区自然资源的开采权,这些对非北冰洋国家和《海洋法公约》将产生重大影响。国际社会有必要对俄罗斯北极资源开发政策高度重视,通过现有法律途径承担起维护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