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勇 《江淮法治》2011,(11):51-51
爸爸、妈妈在我小时候就外出打工,我一直和爷爷奶奶住一起。他们年龄也大了,别说照顾我们的衣食住行,能把农活干完,让我们吃饱穿暖,就已经很不容易。我知道爸爸妈妈离开我们是为了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相似文献   

2.
向莉 《江淮法治》2012,(9):50-50
我是一名农村公路的环卫工人.大家都知道我这个工作很单调,但是非常重要,也非常辛苦。可是.社会上不少人对我们的工作不是很认同,有点不重视,尤其是我们在清扫路面的时候,来往的车子大多按喇叭让我们避让.而他们很少方便我们工作.有时候天黑、雾大能见度不高的时候,容易发生一些交通事故。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更需要尊重和理解,希望有关部门能为我们提供保障,让我们工作更安心。  相似文献   

3.
讨要尊严的妻子 坐在我面前的这个女人叫陆漫.今年40岁,梳着齐耳短发,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她冷静、理智地向我讲述了事情经过:“我和丈夫王军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共同创办了一家公司,可谓是白手起家。那时,我们感情挺好的。几年后,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因为要照顾孩子、照顾家,  相似文献   

4.
郝蓬 《法律与生活》2011,(19):20-22
讨要尊严的妻子 坐在我面前的这个女人叫陆漫.今年40岁,梳着齐耳短发,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她冷静、理智地向我讲述了事情经过:“我和丈夫王军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共同创办了一家公司,可谓是白手起家。那时,我们感情挺好的。几年后,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但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因为要照顾孩子、照顾家,  相似文献   

5.
留学生孤身在外,没有人照顾,他们人生经验和阅历尚浅,独立处理问题也显得稚嫩,人身安全危险系数大大增加,这,或许也是他们人生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我在替我的同学悲痛惋惜之时,也想提醒国内的家长、同学,面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你做好准备了吗?  相似文献   

6.
石峰  颜凯 《江淮法治》2009,(22):18-18
1995年,从省监狱警官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后,我就一直工作、生活在九成监狱,很少与朋友、同学往来,亲朋好友偶尔到我这里来串门或偶尔的同学聚会,他们都说见我一面太难,戏称我是“独行侠”。说实话,我也很想与朋友、同学常来常往,我也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道理。然而,独特的环境、特殊的职业,是我最初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反贪生涯中,每次和贪官或行贿人谈话时,经常用到两个词汇——“收钱”和“送钱”.很忌讳用法律术语“受贿”和“行贿”这两个字眼。因为我认为这样不会太刺激他们。毕竟,我们干的是与虎谋皮的活,不能不讲究方式方法。但时间长了,甚至连我自己都不明白这几个词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个词我们也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花钱”。  相似文献   

8.
单位的老处长光荣退休了,上级调来了一位年轻的新处长,没想到是我的大学同学——刘兵。想当年,他和我既是睡上下铺的室友,又是无话不谈的哥们儿,如今他成了我的领导,那还不照顾照顾我啊?  相似文献   

9.
抑郁多米诺     
郑宾 《检察风云》2014,(20):45-47
"我的父母是很疼爱我的,但他们不了解这个病,认为抑郁症就像一般的感冒一样,只要吃药,就会好了",谈到家人,周伟痛苦地对承办检察官低语:"他们只给了我物质上的支持,但精神上的,从来是没有……我感到很无助……"抑郁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他们也许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从表面上我们未必会发现他们与我们之间存在的不同,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却经受着我们无从了解的挣扎与无助。  相似文献   

10.
我电话告知柳琪,你父亲没有表示让你搬去照顾他,还是接受经济补偿吧。柳琪回绝得很干脆,不可能,我非要房子不可,哪儿有父亲不跟着儿女的,都是我那嫂子挑唆的。她的情绪很激昂,我不便再劝阻,只得由她去了。几天后,我正忙着,审判员打电话叫我去法院,说有要事。我急忙赶去。房里除审判员、书记员,还有一位就是柳琪的寡嫂,她低头小声抽泣。审判员说,柳琪邀了几个人把她父亲强行接走了。刚才把柳琪传来,她解释说,是因父亲受其嫂虐待,才把父亲接走的。她还把她嫂子臭骂了一通。然后向法庭表示,她要好好照顾父亲,决不让老人再受…  相似文献   

11.
《法制与经济》2003,(3):59-59
编辑同志: 我儿子今年15周岁。不久前,他的一位好同学过生日,邀请了同班的一些同学到酒店庆祝,我儿子也被邀请去了。晚上儿子回来,跌跌撞撞,脸色苍白,头痛发烧,不但吐的一地都是,还满身是烟味。经追问得知,他们10个中学生喝了两瓶白酒,一箱啤酒,抽了三包香烟。看到儿子喝成这样这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去该家酒店评理,不料店老板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把我数落了一番。请问,经营者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吗?国家在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交通越来越便利, 近些年来,我每年都要抽时间从省城回乡下老家转上几回。每次一进村,只要遇上儿时同学或熟人,他们张嘴向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你这个大作家写的文章!”感觉得出, 他们颇有几分为我感到骄傲哩。其实,我肚里有几颗米自己清楚得很。不过,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3.
过个低碳年     
余平 《江淮法治》2011,(7):62-62
我和老婆都很崇尚低碳生活.即使在这个春节,我们也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碳排放,力争过一个低碳年。  相似文献   

14.
张达明 《政府法制》2010,(14):32-32
晚年的刘伯承,坚决拒看一切战争片,对此,他这样解释:“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啊!这会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啊!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就是因为这个,每在战前,我们连觉都睡不好。现在战争结束了,就不愿意看、怕看战争的场面……我就是从大堆大堆我们的兄弟、父老、亲人的尸体上爬过来的,我至今仍看到他们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相似文献   

15.
前些天,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从美国回来相聚,谈了他在美国当陪审员的经历。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审判》2011,(2):53-55
庭审完毕,笔者在审判庭对齐萍萍作了独家专访。齐萍萍说,这是她杀害父母后首次接受采访。 偶尔争吵但从来没有记恨 Q:仅仅是烦吗?你和你父母没有发生过什么争执? A:有。比如,我一直很喜欢唱歌,从小就想往音乐方面发展,但是我的父母不知道什么原因,坚决反对。而且,有时候我在家里唱歌,他们还说:“就你这个样子,一点音乐天赋都没有,还想学音乐呢。”我很生气,也和他们吵过。但吵过也就算了。  相似文献   

17.
白吃     
那时,他很穷。早餐别的同学都要买一个鸡蛋,而他只能买馒头。鸡蛋虽有营养,可落下肚里,依然是空落落的。别的同学还有其他主食,如稀粥、油条等,他就一个馒头,吃完后猛猛地喝上一大碗白开水。因为饿,他很少同宿舍的同学聚在一起。同宿舍的大兵、小刚、虎子家里也不富裕,但他们都  相似文献   

18.
黄鸣 《法人》2010,(5):86-86
十年前我和王石不认识,最近这两年才接触,现在有了比较深的交往,更多的频繁往来是我们两个团队之间互相的来访合作。但是十多年前(1998年),万科的一位蔡经理就曾到我们这儿来考察,希望搞一个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的楼盘,后来我也过去和他们洽谈,他们提出了很多当时我认为很无礼的要求。比如说不能因安装太阳能耽误建筑时间,  相似文献   

19.
请客     
有一天,我的表弟与中学时相好的五六个同学一起来到我的镇上。表弟也是我的同学,他一看到我就说,今天他们来“打土豪”了。我大笑不止,我知道他们说的“打土豪”,无非就是要我请他们“摄一顿”。都是老同学了,几十里外来看我,请他们吃餐饭当然是再应该不过的事了。地点选在“王侯酒楼”,上了十来个菜,喝了4瓶“沪州老窖”、一箱啤酒。酒足饭饱之后,我到服务台结账,我拿出一沓票子,叫服务员算一下。店老板过来对我说;“不忙,不忙,吴镇长,先记着,以后再说,以后再说。”我说:“我这是私人请客,还是结了账好。”店老板看我…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13,(16):54-54
编辑同志:我买了同单位同事的一处房屋,他们夫妻俩一直住在我们同一幢楼的顶层。我已经在该房屋内居住了两年.我一直要求过户.但他们夫妻至今仍不过户给我.最近.他妻子竟然说她不知道卖房的事情,因为合同上她没有签字。请问,我该怎么办?读者:明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