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惠荣 《思想战线》2005,31(4):26-28
清代嘉庆年间,师范遴选了编写得最好的一篇《郑和传》,收入他编纂的《滇系》里。他在史评当中,高度赞扬了郑和的历史功绩,并且用郑和事迹激励乡里。师范是研究郑和的云南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忽必烈征大理,万里出师,不避艰险,长驱而定南中,可说是十三世纪中叶蒙古人用兵的又一壮举。无论从策应南下蒙军攻取临安消灭南宋建立元朝,或是从结束云南长期割据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来看,都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值得进一步作深入的探讨。然而,这方面的史料苦不甚多。《元史》中除《宪宗纪》、《世祖纪》卷首及有关志,传中有零星记载,程巨夫撰写的《世祖平云南碑》成为诸家通常引用之文。按碑原载《雪楼集》卷五,经《元文类》卷二三收载,《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以下明清云南方志多录其文。此外,元人诗文集中也偶有相关的文字。至于《滇载记》、《南诏野史》、《滇史》、《滇考》等书所记,类多因袭旧说,新意无多。因此,学术界寄  相似文献   

3.
庄王滇,是中国古代史上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但有关庄从楚都江陵──云南(滇)的西征路线,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博引《诗经》、《左传》、《史记》等史籍记载,综括前人研究之所长,再结合考古出土的实物资料,明确地阐明笔者观点,即庄西征的路线,乃应从江陵循长江而上,经涪陵逆延水(乌江)至黔中郡(今四川东南、黔东北、黔东一带)而抵滇(云南)。文中较详细地分析了当时楚国的历史及势力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马曜同志的《庄蹻起义和开滇的历史功蹟》一文里,提出“云南作为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战国时期席卷全国的阶级斗争和儒法斗争的产物,庄蹻起义和开滇是这个时期伟大的历史事件”,是很正确的。云南局部和祖国全局从来就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只有从全国的历史发展来了解云南的历史动态,才能把实质问题讲清  相似文献   

5.
彝文历史谱牒档案探析华林一彝族在历史上创制了本民族使用的古文字,虽然彝文源于何时学术界尚未定论,但从云南昭通发掘出的铸于东汉年间的彝文“铜蛙印”〔1〕和贵州大方县遗存的一方蜀汉建兴年间的彝文《妥阿哲纪功碑》〔2〕来看,迟至汉晋时期,彝文已为彝族学者所...  相似文献   

6.
《云南各族历史大事纪略》(初稿),是由云南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学院、昆明市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等单位共同编写的,分为古代和近现代两个部分。古代史部分共二十八篇,其中战国庄(足乔)入滇, 秦始皇在云南“置吏”,汉武帝开“西南夷”,西汉滇人奴隶制的发展,僰人反对王莽复辟的斗争以及诸葛亮安定“南中”等八篇,过去曾以论文形式在本刊和省外刊物发表过,有的专题并在本刊开展过公开讨论。现本刊征得编写组的同意,从本期起将该书未曾发表过的各篇陆续选登, 广泛征求工农兵群众的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  相似文献   

7.
读了方国瑜同志的《从秦楚争霸看庄蹻开滇》一文,(《思想战线》第五期)有一点说得很对:“只有从全国的历史发展来了解云南的历史动态,才能把实质问题讲清楚,庄蹻开滇也不例外。”我也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看法和方国瑜同志商榷。方国瑜同志说:“战国时期……楚国变法失败,继续执行儒家路线,怀王、顷襄王时国势衰弱,在强秦威胁下,由进攻转为防御,力图自保。”这个论断概括了从吴起变法到秦将白起攻占楚都一百Ο三年中秦、楚国力消长形势,是很正确的。但是,方国瑜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明代的商屯为军屯、民屯之外移民进入云南的重要途径之一,洪武时沐英、沐春父子先后携带400余万移民入滇,明代史籍《滇略》、万历《云南通志》记载当时的云南土著者少、外来者多,入滇军士全都带有家属等等,因而明代的云南汉族人口超过了所有土著民族的总和而成为云南居民的多数民族。但依据确切的史料进行分析,此种说法难以成立。出现这种认识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文献资料在客观上的误导,二是人们对某些史料的理解偏差,从而导致了对明代云南移民人口数量估算的夸大。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的“四知堂”在山东莱州城。要了解其来历,还得先从“四知”谈起。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乃为“四知”。这一典故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传》,是说东汉安帝年间,东莱郡太守杨  相似文献   

10.
论《黄老帛书》的主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卷和乙卷本。乙卷本前有《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篇古佚书,学术界研究认为,它们是史称黄老学派的可靠研究资料,故称《黄老帛书》。本文对其主要思想作些分析。 一、帛书关于道、天和理的思想 关于“道”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老子讲得不明确。帛书对老子“道”的观念进行了改造。在帛书中,“道”首先是指气,是气的原始的混沌状态。  相似文献   

11.
滇,最早见于《史记·西南夷列传》,当时滇与同姓部落劳浸、靡莫等联系了数十个部落而组成部落联盟——滇国,以“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的滇池为中心。按尤中先生的考证,滇王国的范围,“在今云南省曲靖地区往西抵澜沧江东岸,往南抵红河北岸一带。”现今史学界根据云南的考古资料,将滇文化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以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其年代为距今3115±90年,即公元前1150±90年)为代表,相当于西周时期,中期以楚雄万家坝和祥云大波那出土的青铜器物为代表。万家坝墓葬的绝对年代为距今2640±90年,即公元前690±90年。大波那墓葬的年代为距今2425±75年,即公元前465±75年。晚期以晋宁石寨山和江川李家山为代表,其年代约相当于战国至西汉时期。以上关于滇国范围及文化分布,仅为一种广义的概述,其中也有不确之处。如滇西洱海地区的青铜文化当属另一系列,即昆明~古莽~哀牢文化系列。而且,按《史记·西南夷列传》,滇西地区是昆明人的分布范围,二者的界限是相当清楚的。  相似文献   

12.
“滇文化”是个含义相当广泛而又含混的概念,早就听到过很多人这样称呼过,却从未见过有哪个人哪本书认真地对之进行阐释界说。近来拜读由张文勋教授任主编,施惟达副教授任副主编的《滇文化与民族审美》,顿觉得耳目一新,颇多收获。该书是在对整个云南从古至今大量的文化及审美事象进行筛选审视、综合概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滇文化”的理解和界说的,即所谓“滇文化”,“略等于今天云南省这块版图的红土高原上所创造、溶合的文化”。它位于祖国西南边陲,面积38.3万平方公里,从腊玛古猿、元谋猿人、西畴人、丽江人直至当今的人们在这块疆域上创造、使用的一切文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五月至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三月,对云南的滇东、滇中、滇南、滇西等地区,即相当于现今云南省的十个地州,进行了为期一年零九个月的旅行考察(称滇游),写下旅行考察记录《滇游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十三卷二十五万字,约占《徐霞客游记》的五分之二,对云南广大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和详细的描述,展现了云南丰富多彩而又独特奇异的旅游资源类型.本文仅此进行一些分析、评价.一、山景旅游资源云南是我国著名的山地省区.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5%左右,而云南省山地面积则占全省总面积的95%以上,属于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云南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地表组成岩类多样,地貌类型齐全,在内、外营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山岳景观.1、岩溶山水:云南是我国石灰岩的主要分布地区,各种石灰岩溶地貌发育比较典型.在徐霞客的笔下,云南的岩溶山水具有三个特征.第一,石美.由岩溶地貌所造就的奇石怪峰可谓千姿百态,如“石萼骈发”的石芽,“亭亭若竹竿玉立”的峰林,“垂乳倒莲”的石钟乳,“千柱层列,百窦披纷”的石柱,“纹若镂雕,形欲飞舞”的石笋,等等,徐霞  相似文献   

14.
《庄蹻起义和开滇的历史功绩》并《关于庄蹻起义的讨沦》诸文,恢复了劳动人民起义领袖庄蹻的英雄形象,批判了汉高诱臆测的庄蹻先“将”后“盗”的阶级调和论,和唐杨倞贩卖的先“盗”后“将”的投降哲学,批得有理。并以庄蹻“开滇”的重要史实,论证了云南作为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对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是很有帮助的。有一个庄蹻,还是有两个庄蹻?若有两个庄蹻,“开滇”的又是那一个?诸文各自剖析有据。论证有条。我赞成有两庄蹻,而“开滇”者是“将”而不是“盗”。若庄蹻只一,则先“盗”后“王”,这宁有理乎! . 一、为“盗”庄蹻是奴隶起义领袖,而不是农民起义领袖。中国的农民大起义,是“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这是毛主席的科学论断。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刚刚形成,新的封建制生产关系较之奴隶制生产关系有优  相似文献   

15.
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发巴蜀兵临“滇”,以其地置益州郡。益州郡领二十四县,不韦、嶲唐、比苏、邪龙、云南、叶榆等六县在今滇西。东汉王朝在滇西加强统治,于“永平十年(67)置益州西部都尉,治嶲唐,镇哀牢人、叶榆蛮夷。”(《古今注》)“永平十二年正月,益州徼外夷哀牢王相率内属,于是置永昌郡,罢益州西部都尉”(《后汉书·明帝纪》)。《续汉书·郡国志》说:“永昌郡明帝永平十二年分益  相似文献   

16.
郝天挺,《元史》卷一七四有传,但关于他跟云南的关系,本传只说是“建省云南,选官属,遂除参议云南行尚书省事,寻升参知政事”。又说:“天挺尝修《云南实录》五卷”云云。聊聊数语而已。乃在地方志乘及碑记中,所载天挺在云南的事功,颇有足称,不可掩没。因综合所见有关资料,略为排比考说如下。一、在大理修文庙兴儒学郝天挺居官云南,其致力所在,可传者有两方面;一是在大理修文庙兴办儒学,二是编纂《云南实录》。请先言修庙兴学。此事《元史》本传不载,可是志乘及碑记中实有之。旧志著录天挺兴学大理,以李元阳所纂万历《云南通志》记述为详。本书卷八学校·大理府·庙学说:“大理府儒学在府治南,汉章帝元和二年建,唐天宝板荡,元至元乙酉,云南行省参政郝天挺迁  相似文献   

17.
和人才话题相关常常被引用的一个典故就是“伯乐相马”。说的是古代一位身怀绝技、擅长相马的智者,即使面对成群的良驹,也能从中挑选出最好的千里马。唐代文学家韩愈在《马说》中曾提到“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个典故引喻至今,“伯乐”之名成了“慧眼识英雄”者的代称。甚至许多中介机构、猎头公司都以“伯乐”命名,可见伯乐作用之关键。  相似文献   

18.
祝贺与希望     
《思想战线》创刊至今,已经出版一百期了。我作为《思想战线》的第一任主编,感到由衷的兴奋和喜悦。《思想战线》创刊于1975年。当时,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全国开展了全面整顿,国民经济一度出现了转机。《思想战线》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云南是我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是伟大祖国西南边疆的门户。《思想战线》从创刊开始,就以研究西南边疆民族问题为主,并由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创刊号《致读者》中曾明确提出要进行“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合作,共同开发和建设云南,在创刊的当年,发表了《庄(足乔)起义与开滇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9.
在滇黔交界、被誉为云南东大门的 富源县,有一个“风雨判云贵”的胜境关。胜境关位于距富源县城8公里的宣威岭上,既是滇黔分界线,又是入滇第一关。 自古入滇有三条路:灵关道(川西入滇)、五尺道又名石门道(昭通入滇),胜境关。胜境关是元代以来,中原入云南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作“入滇第一关”,数百年来这里留下了多少云南人进京赶考的兴奋和京官入滇的感叹。胜境关不仅是文化积淀厚重的历史见证,也是自然气候的分界线,故有“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判云贵”神奇景观的说法,历史上在胜境关不断修造建筑物,文人墨客写诗作赋,…  相似文献   

20.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南京政府向何处去?》这篇雄文中,用庆父的典故比喻祸国殃民的头号战犯蒋介石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典故用来比喻今天已被扫除的王、张、江、姚“四人帮”,也是很贴切的。现在就《春秋》三传和《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有关庆父的记载解释这个典故如下: 庆父是春秋时鲁国的贵族,是一个专搞分裂、制造内乱的野心家、阴谋家。他是鲁庄公的异母弟①,一向蓄谋夺权篡国。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六六一年),鲁庄公患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