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数字微波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监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无线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安全的应用 随着我国“平安城市”的建设,社会治安监控系统的建设成为公安部门科技强警,创建平安城市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公共安全和治安监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警用指挥车辆上建立移动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并配备高科技设备,集设卡堵截盘查、情报信息收集、防恐突发事件、图像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为一体,对城市治安问题多发点、治安区域、重要广场等实施灵活监控,并将监控到的画面图像实时汇接入监控指挥中心,对整个城市的突发事件及时全盘指挥处理,为平安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按照公安部“2008年公安部指挥中心可以动态观看省会级城市和直辖市重要场所图像”的要求,长春市将在2008年以前完成“长春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视系统”的建设,朝阳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视系统的建设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公安部开展“平安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借鉴其他城市进行“平安城市”建设的经验,朝阳区公安局决定启动“朝阳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情报资源 提高打击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尤其是刑事侦查部门在打击犯罪、侦查破案工作中,要实现利用情报信息资源提高打击犯罪效能的目标,必须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必须树立“情报导侦”理念所谓“情报导侦”,就是通过综合性地搜集、分析和使用情报与信息,藉以提高侦查决策的正确性和警力资源使用的效率,以达到打击和控制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目的。其主要特征:一是情报信息居于刑侦核心地位,是影响警务决策过程的关键性因素,是共享的、全面的、动态的;二是大量运用计算  相似文献   

4.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是运用综合的报警、视频监控手段提高预防、发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和重大治安事故等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能力的重要措施。按照公安部“城市综合报警与监控示范工作”3111工程的部署及河北省社会治安科技防范五年规划要求,邯郸市积极推进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整合社会报警、视频资源,建成报警与监控系统枢纽中心,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为交通安全的管理和执法的主体,承担着交通指挥、道路管理、车辆、驾驶员和行人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帮助交警部门动态监控以及准确记录道路车辆及人员信息,  相似文献   

6.
《刑警与科技》2007,(1):38-42
一、对开展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应用工作的认识 1.开展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是驾驭动态社会治安局势的重要抓手。 监控系统在掌握社会动态、防控震慑犯罪、发现揭露犯罪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时空布局上可实现全天候、全覆盖,在防范控制上能做到直观动态、实时有效,在信息传输上能做到联网运行、资源共享。当前,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多和大交通格局的加快形成,刑事犯罪的动态化特征日趋明显,呈现出由人室作案向街面路面转移、由市中心向城郊转移的趋势,发生在街面路面的抢劫、抢夺、盗窃机动车等案件呈上升态势。因此,为应对这一新的社会治安变化,除应建立社会面巡防机制外,加快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形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监控大网,是提高公安机关驾驭控制动态社会治安能力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7.
情报监控体系由监控者、监控对象(被监控者)、监控内容、监控手段、监控依据、监控目的、监控效果等七大元素构成。研究情报监控的形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情报监控的本质,并为发现情报监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情报监控系统的优化提供参照。根据情报监控内容不同,情报监控表现为基于过程(事中)的监控、基于结果(事后)的监控、基于威慑(全程)的监控等三种形态;根据情报监控手段不同,情报监控表现为基于身体器官的监控、基于技术的监控、基于制度的监控等三种形态。  相似文献   

8.
李德生 《刑警与科技》2007,(11B):217-220
“平安城市”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作为公安部的试点项目,是推进“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安部“平安城市”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为:适应社会经济、治安形势的发展,不断加强监控点、监控网络、监控中心、监控管理平台和监控机制建设,逐步建成一个覆盖各大型聚集场所、治安复杂区域和要害部位的社会面治安监控系统,全面提高公安机关掌握和控制社会面治安局势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刑警与科技》2007,(7A):82-82
日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正式建成启用。该系统设有458个监控点、12个道路监控卡口、1个主监控中心、6个监控分中心、覆盖全区95%以上的道路路口约270平方公里。该系统以区公安分局为监控指挥中心,派出所为实战单位,设治安动态监控室,直接管控各监控点图像信息。监控指挥中心可以上联青岛市公安监控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0.
《法治纵横》2014,(14):32-32
一场力度空前的对吸毒人员大收戒专项行动持续在宁夏全区范围内开展。与此同时.宁夏各地社会治安秩序有了大幅好转,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因为没有羁押条件,长期以来,宁夏公安机关对患有艾滋病、肺结核、癌症、各种肝病、皮肤病以及伤残的吸毒人员只能“抓了放,放了抓”。强制隔离戒毒不予羁押,使病残吸毒人员成为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的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安抚公众对风险的恐慌情绪,公共空间大规模监控随之诞生,并迅速在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中全面运用。公共治理不能取安全保障而舍隐私保护,公共空间大规模监控的运用并非以牺牲隐私权为代价,而是在保障安全法益的同时兼顾隐私法益的保护。在此"既保障安全,又保护隐私"的法理念下,公共空间大规模监控的运用体现了风险治理从个人本位走向社会本位的转变趋势,并促进了个人信息保护从自主支配到有序共享的逻辑转换。为寻求安全保障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路径,在公共空间合理运用大规模监控措施,就必须加强信息收集、存储、使用的阶段性控制,建立个人信息合理使用制度,实现个人信息的有序共享。  相似文献   

12.
社会分层与治安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金生 《政法学刊》2009,26(6):81-87
社会分层反映一个社会的权力、资源配置和结构关系、利益表达协调和实现机制、社会活力释放机制,是一个社会组织结构状况合理性与否的整体性反映。它在深层蕴含着一个社会的内在张力的蓄积情况,决定着社会治安的实际状况和演变的规律。社会治安善治,是政府和公民合作管理社会治安的过程,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间的一种新颖关系。社会分层必然关切于治安善治的内容及其结构模式。在当代中国背景下,治安善治理应采取行政吸纳社会的模式进行,它既可以保证稳定,又能持续改善。治安善治的制度结构应该是支持性治安基础制度和控制性治安制度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论逻辑规律在公安情报信息研判中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民 《政法学刊》2011,28(1):108-114
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是思维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可靠保障。逻辑思维基本规律在公安情报信息研判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判断情报信息的真假,同时也能够保证情报信息研判的准确性。因此,只要我们在情报信息的研判过程中,认真地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研判情报信息,就能够不断提高情报信息研判的质量和效率,使情报信息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永林 《行政与法》2020,(5):121-128,F0003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应完善包括地方公安立法在内的公安工作制度体系。目前,各地公安立法还存在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欠缺特色性规定、不能适应社会治安防范现实需要等问题。提高地方公安立法质量,有利于完善公安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体系,有利于建设法治公安,有利于促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利于规范警务运行机制。为有效提高地方公安立法质量,必须树立社会治安治理立法理念,准确评估地方公安立法需求与效果,完善和规范地方公安立法程序,推进地方公安立法精细化。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既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两型社会顺利实施的保障。应认真分析、准确把握长株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现状和特点,通过立法,从制度设计上创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同时确立目标、把握重点、夯实基础,积极探索构建长株潭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从这一视角研究公安现代化,即是从总体特征上把握公安现代化。从社会转型研究广东公安现代化问题,是一种以公安现代化的典型个案来把握公安现代化的本质。这种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在理论上,它可以深入把握公安现代化遵循的基本规律,丰富和发展公安学基础理论;在实践上,对公安现代化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可以为公安现代化实践的自觉开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尽量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法概念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诚 《法学论坛》2003,18(2):40-45
本文通过对社会保障的概念与法的概念、社会保障的本质与法的本质、以及现有社会保障法的概念的全面分析 ,对社会保障法进行了重新定义。本文认为 ,社会保障法 (广义社会保障法 )是关于基于社会理性、为保证每一个人的生活安全、维持基本生活并保证生活质量从而保证其生存权和发展权而采取的社会互助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包括社会救济法、社会保险法和社会福利法三个次级法律规范群 ;狭义社会保障法是关于基于社会理性、为保证每一个人的生活安全、维持基本生活从而保证其生存权和发展权而采取的社会互助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包括社会救济法和社会保险法两个次级法律规范群。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为基础载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极大限度地维护了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知情权、监督权等的实现,但同时网络信息的匿名性、无序性、任意性的传播特点也为滥用表达自由、言论自由提供了最近场所,并因此对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造成强烈冲击,导致多元化权益损害问题日益突出。网民在充分享有网络信息自由的同时,履行维护网络秩序、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公共秩序安全的义务,是一个行为的两方面。从法学理论的角度讲,网络信息自由与网络监管有度限制信息自由辩证统一,协调二者的平衡是信息时代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法律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私权视角下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险基金是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制度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制的制度构架中,在探讨如何将公权力(监督权力)进行分配,使社会保险基金的各管理主体各尽其能,相互制约的同时,应当明确社会保险基金中的私有产权性质,解决社会保险基金权利主体缺位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制度,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彭知辉 《政法学刊》2008,25(5):91-95
人物情报源是公安机关获取情报的重要源泉,人物对象情报源、人物本体情报源和人际网络情报源是公安机关人物情报源情报获取的主要目标。人物对象情报源是指纳入公安机关情报搜集目标的人物对象。包括为公安机关提供情报的情报信息人员和具有情报价值的公安工作对象。人物本体情报源是指同人体本身有关的情报资源,包括生物特征情报源、人脑情报源、语言情报源和行为情报源。人际网络情报源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隐性的情报源,分为内部人际网络情报源和外部人际网络情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