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非关系研究三十年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30年来中国学者对中非关系的研究概况大致梳理如下:中非关系研究的肇始、30年的研究成果、参考资料、非正式出版物和研究机构的作为.笔者认为,中国学者对古代中非交通史和近代中非关系(包括非洲华侨华人史)的研究比较突出.在当代中非关系问题上,由于近年来中非合作发展迅速,国际上的反应比较强烈,中国学者面临的挑战也不同寻常.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在质量上有待提高.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拓展,中国学者对中非关系的研究也将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2.
50年来,中非关系一直顺利发展,尽管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活力。50年的中非关系是平等互利、真诚友好、互相支持、全面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全力支持非洲的解放和发展是中国对非政策的鲜明特点,它以其正义性、一贯支持和无私援助从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对非政策。同时,中国也得到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大力支持。在新世纪,中非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但是,中非有很多基本共同点,是未来中非关系新的基石,只要加强对非工作,新世纪的中非关系就会生气勃勃,沿着长期稳定、全面合作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非合作论坛推动中非合作高速发展,现已成为中非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进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随着世界形势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中非合作论坛面临的战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非关系已进入从单纯"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的转折阶段。中非合作论坛与中非关系之间已经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张永蓬 《亚非纵横》2008,(6):6-11,6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非关系快速发展,成果显著。其鲜明特点是,完成了从政策调适到成熟发展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转变;高层政治交往更加密切,经济合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中非在发展援助和国际领域的合作形成自身特色,与西方国家形成对比。中非关系在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双方密切合作,共同应对。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及其成果是中非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种关系所确定的原则和内容能够有效应对挑战并保证中非关系持续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非洲:建设可持续的战略伙伴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关系在21世纪初期呈现快速、全面、深入的发展势头.尽管面临一些新挑战,但中非双方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经贸合作迅猛发展.面对双边合作的快速发展,如何保持战略合作关系的可持续性,是当前中非双方需要共同研究和筹划的课题.在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深化符合长远发展的互利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界的作用并加强监管、增进和扩大民间社会的交往,以及注重中非合作的开放性和非排他性,对于中非可持续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中非关系和欧非关系的内涵与外延有不同特点.中非交往历史悠久,并一直以和平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尽管这种交流缺乏持久性和经常性;近代以后,欧洲与非洲建立了十分紧密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且是一种不平等关系,因此,双方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斗争.进入现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属性把中非关系推上新台阶,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将使中非关系不断发展;欧洲有关国家在战后虽然失去宗主国地位,但是仍对非洲保持很大的影响,由于欧洲的传统思维依旧存在,欧非之间建立真正的平等关系还需时日.中非关系与欧非关系都是重要的国际关系,寻找和扩大共同点,加强合作,是中国、欧洲、非洲处理彼此关系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中非关系除继续保持政治上的相互支持外,在经济、文化、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随着中非经济关系的加深,中非合作也出现一些问题,需要中非双方共同努力加以消除。就中方而言,除在国家层面上努力增进非洲国家对发展和深化中非合作的理解和认同外,工商企业界也要切实贯彻中非互利共赢的理念,将企业营利与造福当地民众有机结合,促进中非友谊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社会及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都已发生重大变革,其中中非新型合作关系构建及中国发展经验在非洲影响的扩大具有时代转换的象征意义.30年来,中非关系的实践内容在促进中非双方发展进步方面所累积的丰富经验与感受,已为相关理论及知识的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中国的学术理论界需要对30年来中非关系丰富经历做出理论上的回应,以为新世纪中国外交实践和中非关系新发展提供更具解释力和前瞻性的思想智慧与知识工具.  相似文献   

9.
国际格局转换与中非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非关系的发展变化与国际格局的转换以及中国、非洲双方各自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在二战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大格局下,中国依据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的远近先后采取了“一边倒”、“两条线”和“一条线”的外交战略,中非关系因而也经历了从20世纪50~70年代末强化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色彩到80年代淡化意识形态、重视经济利益的转变.冷战后“一超多强”的过渡性格局既给中非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制约因素,同时也为中非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治基础.从长远看,国际格局的多极化不可抗拒.中非关系的加强有利于推进国际格局的多极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中非关系在多极化格局下也将步入一个稳定、健康、自主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刘中伟 《西亚非洲》2015,(3):98-118
随着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美国学界和官方加大了对中非关系的关注力度,美非关系中的"中国因素"愈益凸显。从总体上看,一方面,"中国因素"促使美国政府加深了对非事务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加强了对中非关系的战略打压和舆论"抹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非洲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非政策举措。另一方面,"中国因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美在非洲必然是"零和"博弈关系,加强对非事务方面的合作符合双方及非洲的利益。中、美两国应加强高层在非洲问题上的沟通和交往,增进战略互信,通过在非洲和平与安全和经济等领域的互动与合作,促进中非关系和美非关系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是中非关系和中非友好合作的新里程碑,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北京峰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凸显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中非加强友好合作的愿望。确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北京峰会最重要的成果,为新时期的中非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北京峰会深入拓展中非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合作,并为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北京峰会有力地回击了西方诋毁中国的谬论。中非关系生机勃发,中非合作前景喜人。  相似文献   

12.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是中非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召开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非双方的共同需要。此次峰会的重要成果是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明确了双方今后三年以至更长时期的合作目标。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加大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力度、设立中非发展基金、扩大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零关税税目等会议承诺,中方业已践行。基于中国和非洲国家内部因素与国际外部因素的影响,中非关系的发展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非关系发展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些西方舆论对此表露了担心、怀疑、非议,甚至诬蔑.这些舆论只看到了中非关系的个别现象和经济层面.而忽视了它的历史和其他层面.中非关系源于双方在历史上的友好交往和相似经历,不是凭空出现的突发事件;中非关系着眼于互利合作与共同发展,与殖民主义毫无关系;中国与非洲国家政府在双方关系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中非关系的可持续性有重要保障;中非关系已经成为推进世界体系朝着进一步公正、合理与和谐方向发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中非关系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历史内涵.50多年来,中非关系史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基于地缘政治和历史机遇,中非间由"三无"关系发展为"全天候"友谊,进而确立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和为贵"求共荣的思维,中非关系已经形成明确理念--"友谊、和平、合作、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方企业与各门类人员越来越多地走进非洲;中非友好合作不仅在国际事务方面,而且深入到对国家发展道路的共同探索.上述特点体现出中非关系在世界现代史上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有两条:其一是要坚持贯彻并不断弘扬"万隆精神";其二是要坚持发挥国家集中体制在交往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春 《西亚非洲》2012,(3):20-38
中非关系国际贡献论的建构首先源于对国际舆论的回应压力,但根本上来自于中非关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需求和非洲期待上升的外生需求。当前中非关系的国际贡献论应突破传统的物质性关切,从物质性、战略性和理论性贡献三方面加以系统建构。中非关系的物质性贡献表现为中国对非洲的危机稳定和冲突后重建的帮助以及中非双方相互促进对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性贡献体现为提升非洲的国际地位、推动国际对非合作机制发展和促进了国际体系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理论性贡献包括为国际关系理论添加非西方要素、推动南南合作理论的建构以及促进国际发展理论的修正。  相似文献   

16.
非洲非政府组织与中非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非洲非政府组织积极关注中非关系,成为影响中非关系发展的新因素.它们多关注中非关系的问题领域,对中国对非洲外交特别是对非洲援助、贸易和投资提出了许多批评和责难.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洲非政府组织的对华言论,不仅进行了积极的舆论回应,也初步调整了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7.
罗建波 《西亚非洲》2013,(1):116-131
纵观中非合作关系的历史变迁进程,中国注重推进同非统乃至非盟关系的深入发展。中国与非统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对非统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的积极声援和坚定支持,中国也因此赢得了非洲国家的信任,进而极大改善了自身的国际环境。新时期,中国同非盟开展南南合作的战略基础,逐步由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的相互支持转向了对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共同追求,中国与非盟的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双边关系的定位逐步清晰,合作内容也得到显著拓展。中国与非盟关系的全面展开,拓展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与形式,成为当代中非关系全面提升的重要体现。双方合作关系的深化,对于非洲发展、中非关系及世界体系变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今年10月是中非合作论坛创立10周年。经过10年的不断发展,中非合作论坛机制日臻完善,作用日益突出,影响不断扩大,有力推动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全面、深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非关系发展阶段划分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对当代中非关系发展阶段的划分彰显出差异性,国内外学术界,以及有关政府官员分别持有不同的划分角度和标准。本文方法论的认识基础是对历史阶段的划分是个综合、辩证的过程,是对历史发展诸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综合判断过程。就当代中非关系发展阶段划分而言,应具体化为3个方面,即确立划分原则;明确划分角度和判断标准;明确对阶段自身的把握。以此为基础,当代中非关系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即起始阶段、迅速发展与奠定基础阶段、调适性过渡阶段和走向全面发展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阶段。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的近20年,非洲非政府组织发展十分迅猛,并在权力地位、人员构成及基本性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互动的迅速增进,以往由官方主导的中非关系添加了越来越多的民间因素.非洲非政府组织开始以多种方式关注并参与中非关系的发展,并成为影响中非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对而言,中国同非洲非政府组织的交往与关系发展较为滞后.为此,中国必须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加深对非洲非政府组织外交重要性的认识,在巩固中非官方外交关系的基础上,增进与非洲非政府组织的沟通与交流,以进一步夯实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走向更加稳定与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