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杜幼德在6月13日《理论信息报》上撰文,认为以往教科书中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说成是“把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不科学的。近百年来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证实,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从采集和渔猎的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原来依靠采集为生的部落,向农业发展;有些以渔猎为主的部落,则向游牧经济发展。绝大部分农业区并不存在分离出游牧部落的历史现象;绝大部分游牧区也不存在原始的农业。正是人类从只会攫取大自然的恩赐,到能够凭着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资料,才是真正的一大进步。社、资生产目的没有根本区别李少华在今年5月23日《理论信息报》上撰文,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表述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自从《社会发展简史》教材采用“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的提法以来,不断有细心的师生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改变“农业和畜牧业分工”这一传统提法呢? 其实,教材只是恢复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表述。据了解,采用农牧分工的主要理由无非两条:第一,大量近代考古发掘材料证明,原始农业的发明至少不迟于原始畜牧业;第二,第一次社会大分  相似文献   

3.
一、税务会计的内容。对税务会计是否应该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我国会计理论界早已展开了讨论。讨论的双方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税务会计应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这种观点可称为分离派或独立派;另一种观点认为税务会计不应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这种观点可称为统一派。这两种观点讨论的焦点是税务会计的分离是否有现实必要性。我们认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分离势在必行。但讨论税务会计是否有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必要性,首先应明确税务会计的内容,如果不界定税务会计的内容,而奢谈税务会计…  相似文献   

4.
东蛮考释     
唐宋时期,今大渡河至金沙江约当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有东蛮三部落,即勿邓、两林与丰琶。关于东蛮三部落的驻地,唐、宋史籍记载互有出入,族属也比较复杂,历为治彝族史者所关心,今作东蛮考释。在考释东蛮三部落时,有两点应首先加以注意。第一,东蛮三部落驻地范围比较辽阔,其部落头人即大鬼主或蛮王的统治中心只能在辖区内占一小部分。第二,从各族先民部落既有农业部落又有游牧部落且长期互争雄长的历史发展来看,其统治中心不能始终固定在一点,而因其时间之先后屡有迁移。勿邓:亦称邛部川,唐时拥有“地方千里”,是东蛮中最大的部落。樊绰《蛮书》卷一渭:“黎州南……行三百五十里至邛部川。”又渭:“邛部东南三百五十里至勿邓部落。”邛部川即勿邓,方向以南为准,则  相似文献   

5.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新构想。目前学术界的探讨中,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提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是指跨越整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亦即根本不入资本主义的门,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说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阶级?有哪些阶级?许多国家的学者进行了大量探讨,仅苏联就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现在是无阶级社会,只存在由于分工不同的生产工作者各阶层。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但和以往的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不仅是非对抗性的,同时电是残存状态的阶级。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工人阶级、集体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苏联官方和大多数学者都持有后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古代史上两次社会大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对恩格斯的两次社会大分工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恩格斯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理论是把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作为其发生的主要标志,这样的大分工连同以独立商人的出现作为标志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古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起过重要的作用,且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只不过其在不同地区所发生的背景、经过和作用都不尽相同。我国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最早发生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与玉器的制作有密切的关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则出现较晚,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有较明显的表现。由于各种原因,这两次社会大分工在几乎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始终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上,并未能给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封建专制制度带来根本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怎样认识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我国当前社会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的差距比较大,出现了贫富分化的趋势;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这种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但并没有出现贫富分化的趋势。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问题,我们认为,第一,先要搞清我国社会分配领域收入差距的现状,并分析我国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第二,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分配领域收入差距的扩大既有积极的层面,也有消极的层面,不能一概而论。第三,处理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9.
如何评价“剥削”的问题目前有如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剥削的实质是无偿占有他人的活劳动成果。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非劳动生产要素如资本也参与价值创造。在资本收入中有一部分是资本创造价值的回报,不属于剥削,只有超出的部分属于无偿占有,属于剥削收入。另一种观点认为,剥削可分为四种类型:(1)资本性剥削或产权私有性剥削,指凭借  相似文献   

10.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两大部类结构均衡条件是实现简单再生产的充要条件;第二种认为,两大部类总量均衡条件是实现简单再生产的充要条件。采用动态分析法从供求关系入手,可以证明:这两个基本实现条件都是不充分的,而且也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应纠正现行教科书的缺陷,建立完整而准确的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模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说:“古代各国的部落都建立在两种方法上:有的按氏族,有的按领土。按氏族特征组成的部落,比之按领土特征形成的部落较为古老,而且前者几乎到处都被后者所排斥……”马克思关于部落建立的两种形式的论述,普遍适用于世界上的各种部落。所谓按氏族特征组成的部落,是指那些建立在氏族血缘关系上的、更为古老的部落,这种部落相当于发达的母系氏族社会。至于按领土特征形成的部落,便是指由不同的父系家族和农村公社依照土地辖区范围的划分所建立起来的部落,这种部落可以称为地域都落或领土部落,这是跨向阶级社会的、世界上许多民族所经历过的部落组织形式。云南省景颇族、佤族解放前的部落酋长制正是这种类型的地域部落。对于景颇族、佤族的部落酋长制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对经典作家关于按领土特征形成部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唐代云南诸民族中茫蛮部落的族属问题,目前有两种意见:一、认为是傣族先民;二、认为是崩龙族先民。近来桑耀华同志撰文对第二种意见进行了阐述,认为茫蛮部落是南亚语系佤、布朗、崩龙等族的先民,(以下简称桑文)笔者通过对有关史料的研究,认为桑文的观点值得商榷。要弄清茫蛮部落的族属,首先必须研究蛮书所记“开南杂种”的族属及其与茫蛮部落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桑文根据《元史·地理志》中“威远州(古开南地之一部分),其川有六,昔朴、和泥二蛮所居……其后为金齿白夷酋阿只步夺其地”的记载,断定《蛮书》所记“开南杂种”的民族成分是“濮”、“和泥”、“洛”,不包括“白  相似文献   

13.
新论摘编     
评价“剥削”的两种观点《中国改革报》日前载文指出,如何评价“剥削”的问题目前有如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剥削的实质是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非劳动生产要素如资本也参与价值创造。在资本收入中有一部分是资本创造价值的回报,不属于剥削,只有超出的部分属于无偿占有,属于剥削收入。另一种观点认为,剥削可分为四种类型:1.资本性剥削或产权私有性剥削,指凭借生产资料私有权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2.掠夺性剥削,指通过抢劫、偷窃等途径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现象;3.强权性剥削,指通过设…  相似文献   

14.
何谓行政体制?目前的解释仍是见仁见智,概念理解缺乏共识既不利于行政这的学科建设,更不利于指导现实改革。 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首届年会上,对行政体制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行政体制是由政府的职能结构、权力结构、组织结构、人事制度和运行机制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第二种认为,行政体制主要是指行政权力的结构形式。两种观点都认为,行政体制既是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又是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结合部”。我们认为,第二种观点抓住了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但失之简略,不利于指导复杂的行政体制改革。第一种观点有诸多可取之处,但仍有许多不足。第一,没有指出行政体制的实质是制度化的行政关系,仅限于从行政体制的构成的角度进行概括。第二,强调行政体制的“要素”构成,但所列的三个结构、人事制度和运行机制均非要素。如,“结构”是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与状态而非要素本身。第三,忽略了“行政责任”这一重要要素。第四,采取并列列举法,各要素无主次之分与逻辑联系。第五,将行政体制限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结合部”,无法说明行政体制与科学、教育等社会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法是一个较为复杂特殊的法域,关于知识产权法是否归属于民法及其与拟订中之民法典的关系,法学界至今尚存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拟从分析有代表性的诸种观点入手,谈谈笔者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一、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关系关于知识产权法是否归属民法,有两种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产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知识产权法是相对独立的法律部门,不宜归人民法。第二种观点的理由大致如下:(1)知识产权是重要的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16.
一、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的阶段性第一种意见认为,认识过程分为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这是长期以来一些文章和辩证唯物主义教材所持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这两个阶段的划分是由于主体和客体这对矛盾在认识过程中前后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的特殊性:感性阶段,表现了主体对个别客体、事物的现象及其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介”范畴研究逐渐为哲学界所关注。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拓展,理论界对于中介的认识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分歧与争论依然存在。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中介的含义和本质一般来说,学界都同意中介属于间接联系范畴,表征的是矛盾双方联系、过渡、转化的环节,但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仍存在着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中介这一范畴,一方面指的是一种中间状态、过渡阶段、转化的实物;另一方面,指的是一种实物与质上邻近的实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决定的它的地位、作用。第二种观点认为,中介首先是一…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6,(2)
七千人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这次会议的主题,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会议主题是反对分散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会议主题是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从会议的背景、进程及结果分析,无论会议日程如何变动,会议方式如何变化,会议争议如何激烈,大会的主题一直是反对分散主义、加强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9.
信息平台     
我国学者构建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研究在我国结出了创新之果。继德国学者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等现代化理论之后,中科院研究员何传启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这种理论提出,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第二次现代化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点,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的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  相似文献   

20.
西方学者把文化整合当作目标和思想、风俗和信仰、情绪和美感、规范和行为的一种协调倾向,是指某一文化变为整体,并形成模式的过程或情况。正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说:“一种文化,正如一个人,或多或少是一种思想和行动的一贯的模式。每种文化中常有许多具有特征的目的,那些目的并非其他类型的社会所必有,为遵循这些目的,每一民族都致力于加强它的经验,而且在这一需求的压迫下,使庞杂的行为采取一种比较协调的形式。”一般地说,文化结构的整合过程与民族从氏族到部落、部落联盟的发展过程相同步,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之间的冲突、战争、相互交流融合与不断迁徙,导致民族统一体的形成。相对应的,由于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需要,民族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异。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