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不是游牧部落从其余农业部落中分离出来? 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内容,当前在学术界基本上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游牧部落从其余的农业部落中分离出来;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部落中分离出来。两种提法从表面看似乎差不多。其实,  相似文献   

2.
关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杜幼德在6月13日《理论信息报》上撰文,认为以往教科书中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说成是“把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是不科学的。近百年来考古学和民族学研究证实,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从采集和渔猎的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原来依靠采集为生的部落,向农业发展;有些以渔猎为主的部落,则向游牧经济发展。绝大部分农业区并不存在分离出游牧部落的历史现象;绝大部分游牧区也不存在原始的农业。正是人类从只会攫取大自然的恩赐,到能够凭着自己的劳动创造生活资料,才是真正的一大进步。社、资生产目的没有根本区别李少华在今年5月23日《理论信息报》上撰文,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表述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作为“党内和谐”这一全新的提法,它的提出,是对传统党建观念的重大突破,它的实践,将对社会和谐起到重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政治组的几位老师在备课时,对“奴隶最早的来源”这个问题发生了争执,有说是“战俘”,也有说是“部落冲突中抓到的俘虏”,因此,我们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认为:重新修订的初中政治教材《社会发展简史》(试用本)说:“战俘”是最早的也是最主要的奴隶来源。这种说法欠妥。如果说“部落冲突中的俘虏”是最早最主要的奴隶来源比较准确。所谓“战俘”,就是指战争中的俘虏。战争就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或政治集团与政治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  相似文献   

5.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绝对真理的三种提法》(见《理论月刊》1984年第9期,以下简称《三种提法》)一文认为,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绝对真理有过不同的提法,而其中的第一种提法是:“绝对真理是人类对整个世界最终无所不包的认识,即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该文把这种提法称为“人类整个认识过程意义上的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6.
关于事物性质的决定因素问题,哲学上册教材有两种提法,而且从提法上看有所区别。一是在第三课《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这一框题中提到:“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二是在第四课《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框题中又提到:“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由此,有些同学产生了这样的疑惑:这两种提法是不是矛盾的呢?事实上,“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与“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二者并不矛盾。首先,两种提法的相对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再认识──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笔记胡公展邓小平著作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提法,是在他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的谈话中,而冠以这个谈话的标题是《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邓小平文选》第三...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活动和生产活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工以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对立。第四次社会分工是物质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这和前三次分工具有相同的性质。但是第四次社会分工又不同于历史上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历史上这种分工发生在奴隶社会,伴随着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的产生而产生,因而与其说是劳动分工不如说是政治分工更确切。第四  相似文献   

9.
读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会发现全文只有社会治理的提法,没有社会管理的提法。“社会管理”改为“社会治理”,一字之改彰显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0.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新一届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工作分工,已于2003年1月28日经市人民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通知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考核制度也源远流长。我国的职官考核,最早见于《书·爵典》:“三载考核,三考黜陟幽明”。意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考核官吏的政事成绩,论功按绩给予其奖罚和宫职的升降。据《尚书》记载,舜每年要到各部落巡视一次,考察各部落首领的功绩,对有功称职者赏,  相似文献   

12.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初二教材有关法的内容有两大板块,即“国家与法律”板块和“公民与法律”板块。第六课处于第一板块。它是专门针对青少年设置的,因而在“国家与法律”板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这框在第六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承接第一框内容,又和第三框“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一起为第四框学习做好知识准备,是不可或缺的中介和桥梁。它与其他三框内容共同构成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的体系。2.教学目标的确定。认知目标: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及其主要内容。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 王友洛在《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在关于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中,普遍流行看“人的全面发展”的提法,这种提法与马克思的一贯提法“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着质的区别。因为在马克思的提法中,“个人、自由”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语.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科学的规定,它不仅涉及到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质的看法,而且反映着马克思历史观的价值取向和价  相似文献   

14.
东蛮考释     
唐宋时期,今大渡河至金沙江约当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有东蛮三部落,即勿邓、两林与丰琶。关于东蛮三部落的驻地,唐、宋史籍记载互有出入,族属也比较复杂,历为治彝族史者所关心,今作东蛮考释。在考释东蛮三部落时,有两点应首先加以注意。第一,东蛮三部落驻地范围比较辽阔,其部落头人即大鬼主或蛮王的统治中心只能在辖区内占一小部分。第二,从各族先民部落既有农业部落又有游牧部落且长期互争雄长的历史发展来看,其统治中心不能始终固定在一点,而因其时间之先后屡有迁移。勿邓:亦称邛部川,唐时拥有“地方千里”,是东蛮中最大的部落。樊绰《蛮书》卷一渭:“黎州南……行三百五十里至邛部川。”又渭:“邛部东南三百五十里至勿邓部落。”邛部川即勿邓,方向以南为准,则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地方报刊和网站上,常常见到有“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的提法。这种提法没有法律依据。《宪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组织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党的阶级基础,准确的提法应该是“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但是,我们还经常从一些理论文章和政治教科书中看到另一种提法:“我们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笔者认为,这种提法不妥。 首先,与《党章》规定不符。《党  相似文献   

17.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创新概念。“政治文明”的提法,早在1844年,马克思就使用了。江泽民论述“政治文明”,其贡献在于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概念。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指出文明的结构也应分为三个部分,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不能被随意删除或刻意回避。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对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给予准确的界定。就参政党的政治内涵问题,统战理论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参政党是“参与政治的党”,有人认为参政党是“参与执政的党”,有人认为参政党是“参与政权的党”。《社会主义研究》1993年第1期刊载徐育苗同志的文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在关于参政党的政治内涵问题的表述中,提出:“所谓参政党,顾名思义,就是参与执政活动的政党。”本人认为,这个提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中,有同志提出:现在应该怎样评论斯大林一九三六年关于阶级斗争问题的提法?从一九五六年我们党发表《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以来对斯大林这一提法所作的批评,今天应怎样看?《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我国社会阶级状况  相似文献   

20.
知识窗     
何时使用“毛泽东思想”一词慕容秋 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概念的提出,经历了较长的酝酿过程。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指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1941年3月,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他说:我们党的教育人才“应该是忠实于列宁、斯大林的思想,忠实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1943年7月4日刘少奇撰写了《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文中他同时提出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