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动力的理论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的理论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 ,对于我们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与时俱进的群众观 ,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人在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他明确提出了“自觉的能动性”的概念并对其作了科学的界定和性质上的区分,阐明了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较之其他社会活动更加鲜明的特点,在变战争胜利的可能性为现实性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能动性,必须尊重、认识和利用战争客观条件,进而实现战争指导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这些内容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观能动性的学说,对于我军以劣胜优、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因此,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对于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有理性的存在者。人之为人或人之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理性,毛泽东称之为“自觉的能动性”。这种人有而动物无的理性把人的行  相似文献   

4.
李放 《长白学刊》2007,(4):21-23
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历史性生成,是在马克思对政治解放命题批判性分析,深刻揭示现代性政治的基本内涵及其有限性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上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变革,对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马捷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体系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结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研究这一伟大理论,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  相似文献   

6.
能动性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仙 《长白学刊》2000,14(5):37-39
能动性是哲学认识论中的重要范畴,我国近年来的几次哲学大讨论,其核心可以说是主体能动性的阐发,并且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看法: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又可称为“主观能动性”。本认为,不仅人有能性,物也有能动性,物的能动性是不自觉的,人的能动性是自觉的。人的自觉能动性不能简单等同于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矛盾论》所讨论的"对立统一"的宇宙观以自我决定的思想为精髓,它构成了毛泽东自由理论的本体论维度;《实践论》等著作将"必然王国之变为自由王国"的过程描述为"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的循环过程,构成了毛泽东自由理论的实践论维度;"自觉的能动性"等范畴将自由理解为人的本质,构成了毛泽东自由理论的人学维度。  相似文献   

8.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明确了我们党要建立的政权是统一战线的政权;刘少奇的《论党》明确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石;周恩来的《论统一战线》明确了我们党必须时刻依靠统一战线,必须领导统一战线。中共七大的“三论”指引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黑格尔实践观中关于人类劳动的能动性思想、实践的中介性思想、实践高于理论的思想以及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实践的思想,都对后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认识论的创立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成为“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三条主要依据,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本质论。这三条依据是毛泽东同志奠定的,邓小平同志发展的。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条依据——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奠定与发展邓小平同志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