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荣英 《前沿》2007,(5):247-248
本文论述了人文精神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涵,分析人文精神在图书馆文化中的表现以及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出发,讨论图书馆人文精神与读者服务的关系,并结合各地图书馆开展服务弱势读者的经验,确立了图书馆服务弱势读者的任务,阐述图书馆人文精神服务弱势读者群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李微微 《前沿》2012,(17):165-166
高校教育旨在塑造高素质的人才和凭借高深文化的选择、传递、创新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文化者,也就是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可以说,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面对多元化价值取向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思想,更容易产生困惑、偏移甚至动摇.因此,高校图书馆如何建构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来宁  王金伟 《前沿》2013,(11):44-46
人文精神作为信仰重建的价值诉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民族精神的塑造。近年来高校存在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十分紧迫和必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相同都强调对人的关注,并且都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成为向大学生传授人文精神的主要阵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以及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一致性,对如何有效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出了几种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5.
丁霞 《理论月刊》2008,3(5):35-37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精神世界中不朽的旋律,人文精神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揭示主体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往往相伴相随,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多层面的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共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互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既以实践为基础,也表明了实践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徐小军  谢晓锋 《传承》2008,(8):88-89
近年来,人文研究热闹不凡。就人文精神研究而言,"人文精神"概念的多次诠释,"人文与科学"关系的多维探讨,使人文精神研究的内容、话题日趋深入广泛,且激发出诸如"中国文化究竟有无人文精神"等富于时代气息的学术争论。这些基础性、实质性的探究,为新世纪构建更具理性的中国人文精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文研究热闹不凡.就人文精神研究而言,"人文精神"概念的多次诠释,"人文与科学"关系的多维探讨,使人文精神研究的内容、话题日趋深入广泛,且激发出诸如"中国文化究竟有无人文精神"等富于时代气息的学术争论.这些基础性、实质性的探究,为新世纪构建更具理性的中国人文精神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宏建  龚平 《前沿》2005,(11):250-252
本文以探讨人文精神为开端,然后论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尊生重生、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建立理想、独立的人格,最后落脚于挖掘儒家人文精神中的积极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彰显出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文精神:公安校园文化的新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公安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对现代人文精神关注不够 ,并由此生成隐性症结。现代人文精神与公安教育的指导理念本质上并不互相排斥 ,公安校园文化突出现代人文精神有助于公安教育理念的实现。公安校园文化在构筑现代人文精神方面应该做到继承、扬弃与创新相统一 ,吸收、借鉴与批判相统一 ,改革、建设与发展相统一 ,从而使公安校园文化永葆现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曾磊 《人民论坛》2012,(26):214-215
人文精神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维度,其概念和含义在不同时代及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马克思人文精神论是马克思关怀现实的人的命运的集中反映,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人文精神,是新时期马克思人文精神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张大斌 《前沿》2013,(10):127-128
在医学生阶段,应重点做好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医学院校的现有教育体制下,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往往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交叉。为了取得积极的效果,通常需要在医学院校内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精神层次,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罗丹  莫税英 《传承》2011,(22):42-43,62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是在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和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医患和谐精神不仅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尹建军 《前沿》2005,(1):79-80
人文精神对于领导力平台的搭建具有终极意义 ,是否具有充盈的人文精神决定着领导者的领导生命能否得以延展。顺应人文精神高扬的时代精神 ,领导者应及时转变执政价值观和权利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的养成决定了大学生未来人生境界的完善程度,也必然影响其今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成因的分析,阐述了历史教育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丹  莫税英 《传承》2011,(8):42-43,62
祖国传统医学是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方法实现科学精神的经验知识体系,是在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和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医学人文精神中的科学精神、以人为本精神、医患和谐精神不仅为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和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刚健自强、包容汇通、尊法崇礼、天人和谐、贵公贱私、求同存异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文精神。文化全球化既令传统人文精神受到冲击,也为传统人文精神注入新鲜血液。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实现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化转型,需要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文化资源,推动传统人文精神的内容和发展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中国人文精神的探讨中,我们发现存在着以下三种畸变现象:一是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完美化,二是现代中国人文精神的神秘化,三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宗派化。而最近发生的"张悟本事件"、"李一道长事件"和汪晖涉嫌抄袭事件中的"联合签名声援信"等现象,正是中国人文精神畸变的典型表现形式。通过对这些畸变现象的批判性考察,我们应确立真正的或理想型的中国人文精神,这一精神以平等、理性、科学、真理、人格、个性和公平作为自己的基本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人文精神失落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代人文精神失落成因探析李维武中国近代人文精神的失落与重建,已成为中国人文学者的热门话题。中国近代人文精神失落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原因:一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文化土壤,二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承担者──中国知识分子,三是中国人文精神的自身特质。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重庆人文精神的概念定位和主要内容(一)重庆人文精神的概念定位重庆人文精神属于地域性人文精神的范畴,它是在重庆特定地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传承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神文化。重庆人文精神植根于人民大众的实践,溶入了重庆人民的血脉之中,体现在民众的文化性格、精神气质、道德观念、价值准则和行为方式中,  相似文献   

20.
人文精神培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御不良思想的侵扰。大学生对人文精神有着内在的需求,借助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