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众知情权是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公众知情权的多少,是政府同人民关系是否密切与和谐的标志.保障公众知情权,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营造诚信友爱氛围;有利于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2.
信息公开有利于公民利益的维护和社会的稳定,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政府应以积极的态度实现信息公开,健全公众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公民知情权,依法正确处理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充分利用网络表达通道.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的司法知情权呈现出了新的属性,导致公众司法知情权实现的过程面临一些新的困境。保障公众司法知情权的同时还要划清司法公开与国家秘密、隐私权、未成年人权利的界限,这是实现公众司法知情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是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在推进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不仅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且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和达成和谐宽容的愿景。因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加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建设,是当前创新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吴海红 《探索》2012,(1):60-64
社会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基本范式之一。目前,我国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社会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限制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大众对于腐败问题的片面认知使其参与反腐败的动力难以充分激发,腐败隐蔽性和团体性的行为特征也使得社会参与反腐败面临很大阻力,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权益尚得不到充分保障。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为社会参与反腐败搭建有效平台:一是要摆正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推进信息公开制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三是重视新形势下的网络监督作用;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反腐败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保障记者的法庭采访权,有利于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享有,有利于司法的公开公正,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记者法庭采访权遭遇的困境,应在法的基础上,构建起记者法庭采访准入权、阅览权、记录权和询问权的完整框架。  相似文献   

7.
论公众参与机制下的城市社区规划: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城市社区规划整体上仍停留在半封闭状态,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完善,为此应加大实行"政社分开"力度,简政放权,增进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进一步加强社区的自治能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加强教育,逐步将公众参与纳入规划立法体系,通过制度和法律保障公众参与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环境信息知情权是实现普通民众参与政府环境管理、建设生态文明和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对于环境信息知情权的相关领域法律规制不足,主要表现为立法技术滞后、权力配置失当、司法保障不足三方面,为此,必须尽快完善环境信息知情权法律体系、规范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程序、健全权利保障机制,以维护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合法权益,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是反映政务活动特征和政务发展变化情况的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政府信息公开通常与知情权相对应,其基本含义是: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将其掌握的公共信息依照法定条件、程序、方式、时间,通过适当的信息渠道向社会公布,公开有利于公众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公众通  相似文献   

10.
新疆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贫困问题长期困扰着这一地区,其中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加强对这些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别,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社会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基本范式之一。西方治理理论认为,公共权力仅仅依靠三权分立自我制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受到社会权力的制约。从一些国家反腐败的实践来看,社会监督对于推动腐败治理功不可没。目前,我国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社会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还有待加强。限制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大众对于腐败问题的片面认知使其参与反腐败的动力难以充分激发;腐败隐蔽性和团体性的行为特征也使得社会参与反腐败面临很大阻力;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权益尚得不到充分保障。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为社会参与反腐败搭建有效平台:一是要摆正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推进信息公开制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三是重视新形势下的网络监督作用;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反腐败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密切相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多元治理的结构,增强民众参与的效能感,创设协作发展的机制,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官员财产信息公开制度是反腐的利器。公众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的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是阻碍我国顺利推进官员财产信息公开的基础理论问题之一,两者冲突的实质表现和冲突的原因,主要在于各自的"公""私"价值取向不同和"公""私"权力边界模糊。官员隐私权由于官员代表公共权力的特殊身份而具有相对有限性,公众知情权因公众是民主监督的主体身份而具有正当性,协调公众知情权与官员隐私权应采取协调策略,完善公民隐私权保护法,破解官员的顾虑;建立信息公开法,确保公众的知情权;推行官员财产信息公开制度,化解两权冲突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切实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是天富热电厂工会努力提升班组民主管理水平、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班组和谐稳定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媒体言论权是指媒体完成新闻舆论监督所需权利体系的总称。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的加快,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新闻诉讼也明显增多,媒体败诉率较高,媒体言论权得不到法律的应有保护。因此,探讨媒体言论权的法律保障,使新闻舆论监督更好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一、媒体言论权的立法保障1.媒体言论权的实现有赖于媒体享有知情权。媒体知情权有赖于信息自由。我国学者将信息自由也称为(政府)信息公开或公众知情权,即赋予公民使用政府和其他公共当局所掌握的官方信息的权利。中国的信…  相似文献   

16.
王勇 《求实》2007,(10):48-50
当前社会诸多不和谐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管理的种种不和谐:职能错位和缺位行使;单纯追求GDP的落后发展观、公平价值的缺失、管理体制创新乏力、腐败治理效能不足和未能引领社会资本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须构建和谐政府管理。相应路径则有:政府职能归位,一心服务公众;坚持科学发展,踏实服务公众;凸显价值关怀,公平服务公众;持续管理创新,优质服务公众;有效遏制腐败,诚实服务公众;引领社会资本,乐于服务公众。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加强新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自治能力,对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没有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话语体系转换;二是基层社会治理片面化;三是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治理主体缺失;四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不畅,效果不佳。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承认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动形成社会治理主体平等关系;有机地把国家、社会、公民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梅宁华 《求贤》2010,(10):52-52
突发事件一发生.公众急于知情.既出于自我防范,又出于监督政府;媒体更是急于报道.既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求,也是对社会问题的预警。因此无论在理论还是在技术上.  相似文献   

19.
论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红 《理论研究》2003,(2):42-44
知情权是一项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人权和民主权利。知情权是民主与法治发展的产物 ,其核心是情报公开请求权。知情权的充分实现需要政府信息公开的配合。许多国家制定了关于情报公开的法律制度 ,以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建立和完善情报公开制度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行政公开是公民实现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前提和有效保障,不仅有利于公民参政议政,参与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而且有利于对行政机关进行有效监督,促使其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有的学者认为,行政公开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除涉及到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外,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