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基本范式之一。西方治理理论认为,公共权力仅仅依靠三权分立自我制约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受到社会权力的制约。从一些国家反腐败的实践来看,社会监督对于推动腐败治理功不可没。目前,我国对社会监督的重要性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社会监督在反腐败中的作用还有待加强。限制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大众对于腐败问题的片面认知使其参与反腐败的动力难以充分激发;腐败隐蔽性和团体性的行为特征也使得社会参与反腐败面临很大阻力;公众参与反腐败的权益尚得不到充分保障。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为社会参与反腐败搭建有效平台:一是要摆正人民群众在反腐败中的主体地位;二是推进信息公开制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三是重视新形势下的网络监督作用;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参与反腐败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作为社会一种宣传媒体,它跟群众的关系最为密切。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实际上就是有效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反腐败斗争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从这一点上说,舆论监督是反腐败斗争中的一种有效手段,与其它监督手段相比,它更有其特殊的作...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当前,公众参与在反腐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继续扩大公众有序参与成为推动我国廉政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巩固公众反腐败参与主体地位、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加强社会廉政文化建设、完善法律制度建设等是进一步引导公众合理、规范、有序、合法地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社会变革、经济转型的改革攻坚阶段,腐败现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破坏性影响极为严重。公众参与反腐败为更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提供了一种制约权力的方式——以民制权。目前,公众参与反腐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注重信访举报,完善相关制度;群众参与立法,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反腐研究,实行民主评议;开展廉政监督,借助大众传媒。  相似文献   

5.
公众监督的缺陷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国辉 《唯实》2001,(5):45-49
公众监督是反腐败的重要机制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公众监督并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作用.本文拟从公众监督"失效"的原因出发,指出,权力的不对称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公众集体行动的困境和公众道德困境是导致公众监督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由此提出了有效公众监督的要件,并因而提出加强与促进公众监督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廉政建设有其独特之处,在反腐败的机制上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联邦议院对政府的监督行之有效;各联邦州的反腐败机构各具特色;非政府组织和舆论监督在反腐败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务员制度;反腐败的法律条文细化,可操作性强。联邦议院的监督职能联邦议院不但  相似文献   

7.
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要求党代表资格常任,任期与同级党的代表大会一致;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年会制,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作这样的制度安排,是为了保证党代会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在同级党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的作用,保证党代表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联系群众、参与决策和实施监督的作用。作为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党代会常任制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反腐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反腐败要充分认识社会监督功能在国家政治生活及反腐败中的重要价值,培育打造通过社会监督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社会氛围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十个方面措施: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二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三是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六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七是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九是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十是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技术的历史性变革,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产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危机。在危机管理方面,我国政府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危机意识淡薄、组织保障缺乏和公众参与不够等。政府应进一步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以提升政府管理危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的基础,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水平还很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保障;拓宽参与空间,畅通参与渠道,加强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积极培育、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培育公众参与的公共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公众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监督机制是由多部门、多方面构成的复杂系统。在纵横交错、作用各异而又互为补充的社会大监督网络中,新闻舆论监督以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正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探索如何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增强舆论监督实效,对于搞好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实施新闻舆论监督的必要性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世界各国反腐败斗争的经验表明,舆论监督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纵观当今世界,公众大规模参与纠治腐败,是本世纪以来人类生活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公民是监督政府权力、反腐败和促进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主力军.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廉政建设有助于促进地方政府民主行政的发展,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保护公民权利的实现与全面预防和惩处腐败.然而,我国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廉政建设仍然面临着自身能力限制和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困境.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公民在地方政府廉政建设中的作用,培育参与意识,提升参与能力;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拓宽和完善公民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外惩治和预防腐败有教育化、透明化、社会化、全面化等四项原则,反腐败主体多元性和专门机构相结合、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相结合、体制内反腐败和外界监督相结合、公众参与反腐与精英表率作用相结合。国外惩治和预防腐败给我们的启示是,整合我国反腐监督机构,建立位高权重、有序高效的监督机构体系;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标本兼治,注重预防,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对腐败行为予以严重处罚;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大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是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构建重大行政决策立法的公众参与制度,需要反思为何公众参与在实践中逐渐陷入无用论的困境,其路径是在立法中改变有限参与的制度定位,在充分保障公众对重大行政决策的参与权基础上,建构交涉性参与过程.在公众参与方式上,应当客观定位听证会制度,以非正式的通告与评论程序作为公众参与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16.
权力与腐败     
力田 《正气》2001,(10)
编者按:该文是不久前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一位老同志特为本刊撰写的文章。作者以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的事实为例,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着重论述了权力与腐败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极端重要性。言之谆谆,语之切切,充分说明了腐败已成为全社会的公害,从严治党刻不容缓。本期编发此文,旨在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从事反腐败工作的同志,人人关心反腐败,个个参与反腐败,见仁见智,献计献策,形成强大的反腐倡廉舆论氛围,为实现党风好转和政治清明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秦昊扬 《唯实》2008,(9):156-15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认为反腐败应该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非政府组织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就全球而言,透明国际的卓著成效有目共睹,就我国而言,非政府组织或在公共领域分权制衡,或对政府进行权力监督,是体制外反腐败的有力主体.  相似文献   

18.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当前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业主委员会作为较为制度化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平台,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业主委员会法律身份不明晰、组织成员之间信任危机、公民意识缺失以及传统行政权力的体制束缚等问题,其良性发展面临困境。应从定位、制度、参与意识和政府创新等维度入手,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19.
秦昊扬 《唯实》2008,(8):156-15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认为反腐败应该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非政府组织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就全球而言,透明国际的卓著成效有目共睹,就我国而言,非政府组织或在公共领域分权制衡,或对政府进行权力监督,是体制外反腐败的有力主体。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承接着新的重点目标,需要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性为其提供保障。但当前政协民主监督的民主性和社会性明显滞后于新时代的要求,如政协民主监督的整合监督体系亟待完善、政协民主监督与社会力量的深度融合尚不充分、社会组织参与政协民主监督的强烈愿望与实际情况形成较大反差、政协民主监督的法律保障尚待完备等。为此,本文提出吸纳民间力量拓展政协民主监督的社会基础、探索政协组织与社会组织合作监督的新机制、依法保障政协民主监督的民主性和社会性等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