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刑事自诉制度自古有之,其长期存在亦是客观发展的需要。但我国的刑事自诉制度因缺乏可操作性而给司法实践带来很多困惑,包括罪类范围、公安机关的管辖限度,以及公诉转自诉的规定等。而现行刑事诉讼法相较于旧法,仅对刑事自诉的审理期限和调解范围进行了规范,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将自诉的案件范围进行限缩,将刑事自诉中的"三类案件"整合为"亲告罪",并对被害人的权利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没有适用罪名和可能判处刑罚的限定,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适用。对被告人适用速裁程序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审判阶段中的一种表现,被告人也有权自愿认罪认罚,并获得从宽处理。在我国公诉与自诉二元化模式下,公诉案件是速裁程序当然的适用对象,但自诉案件可否适用速裁程序,现行有关规定却没有明确。从法教义学角度分析,自诉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具有合法性;同时,自诉案件的特有处理程序也为其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提供了制度保障。自诉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由于缺乏独立的认罪答辩程序,自诉案件适用速裁程序会导致其与程序设立目标相背离,这表明我国审判程序体系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缺陷,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监察法打破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案件管辖分工,重新界定了监察机关与检察、公安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和关系,产生了法法衔接问题。监察管辖与检察管辖存在职权竞合、与公安管辖存在交叉,需要准确厘定,正确解读。法法衔接实践中,监察管辖制度存在确定监察管辖罪名的相关文件法律权威性不足,"监察为主调查"有异化为"主要由监察调查"之隐忧,与检察、公安机关之间易发生管辖权争议,互涉案件中被调查人权利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完善监察管辖制度要回归监察法"反腐败国家立法"的法律定位,制定监察法规,构建分工负责基础上以监察为主协调的协作配合制度、管辖协商前置和管辖权异议制度,探索合理方式保障被调查人权利。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管辖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贡世康 《理论探索》2005,(5):149-151
行政诉讼管辖是指同级法院之间及上下级法院之间,在第一审行政案件上的权限分工。行政诉讼管辖只存在于普通人民法院之间,不包括专门管辖。行政诉讼管辖的划分应当遵循便于当事人诉讼的原则,便于人民法院正确、公正、有效行使审判的原则,人民法院负担适当的原则。行政诉讼管辖权主要集中于基层人民法院,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只行使一定的管辖权。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范围即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从司法审判的角度讲,是指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哪些行政行为拥有审判权;从民可以告官的角度讲,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在哪些方而就行政机关的侵权行为向人民法院捉出控告.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定,对于实现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和管辖、审理等程序的具体规定,都具有极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一、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原则和意义哪些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哪些行政案件人民法院不能受理?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6.
与地方公安机关相比较 ,铁路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刑事案件有自身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 :现场勘查条件差 ,盗窃案件、流窜犯罪案件比例高等 ,这些特点对侦查破案极为不利 ;同时 ,铁路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中又具有发案地点相对集中的优势 ,这对侦查破案尤其是对阵地控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准确把握铁路公安刑事案件的特点 ,在侦查工作中趋利避害 ,发挥优势 ,对铁路刑事侦查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属地管辖也称地域管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地域管辖是确定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的辖区内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分工。通俗地说,就是依照法院的辖区来确定案件受理的诉讼管辖。地域管辖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地域管辖。  相似文献   

8.
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形成的条件和地方公安机关管辖案件的现场条件有很大的区别,铁路公安机关的现场勘查权受到铁路运输企业众多的限制,铁路公安机关的体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侦查权的行使。因此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条件有其特殊性。深入研究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特点,准确把握研究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特点及对侦查工作的利弊关系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其研究内容包括:一、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犯罪现场的基本情况;二、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基本特点及形成原因;三、关于现场勘查主体的调查研究;四、铁路刑事犯罪案件现场的调研材料。  相似文献   

9.
何忠博 《学理论》2010,(24):192-193
民事公诉性质案件的客观存在,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事公诉制度的现实基础。在民事公诉制度中,检察机关行使民事公诉权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民事公诉案件范围的探讨及民事公诉若干特殊问题的解析则有其充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5)
公诉权是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的一项重要内容,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等部门侦查终结后移送起诉的案件,有权进行审查,并依法做出提起公诉、不起诉的决定。研究公诉权对审判权的监督,尤其是抗诉之前的监督,不仅是当前实务部门关注的重点,更有利于完善检察权的监督内容。通过对公诉权性质的分析,引出公诉权对审判权的监督,再讨论监督的必要性及局限性,从而对监督机制的制度重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民一旦受到国家刑事追诉,其基本权利即陷入了危险的境地,既有可能受到因正当程序造成的合理性伤害,更有可能遭受非正当程序带来的巨大侵害,再强大的犯罪势力在国家暴力机器面前也渺如蝼蚁,更何况国家追诉还存在因制度缺陷而殃及无辜的可能性。这就是刑事诉讼制度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必须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人权不受过分损害和非法侵害的根本理由。  相似文献   

12.
在渎职犯罪中,因不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通常会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而且其中存在大量的情节犯,因此,追诉时效的认定是司法实务工作中的难点。通过建立类型化的分析方式,根据不同形态的渎职犯罪结构上的差异,即成犯与隔隙犯、状态犯与继续犯等犯罪形态的不同,确定相应的追诉时效起点和期限的判断标准,对于指导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Among the major decisions any legal system must make is deciding whether to establish general courts with broad jurisdiction, or specialized courts with limited jurisdiction. Under one influential argument—advanced by both judges and legal theorists—general courts foster coherence within the legal system.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a distinct effect of establishing general courts: the “complementarity effect.” In the case of complementarity, general courts strategically apply different principles in different fields, such that litigants losing in one sphere (e.g., public law) are compensated in another (e.g., private law). We support this conjecture by analyzing three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14.
列车旅财案件是铁路公安机关管辖的多发案件。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刑事科学技术在列车旅财案件中发挥的作用较小,造成案件破获后的起诉率较低。只有加强铁路公安一线基层所队刑事技术工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以站保车,才能发挥刑事技术在侦破列车旅财案件中的证据作用,提高公安机关打击此类犯罪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seeking to impose sanctions for regulatory violations can handle matters internally or through civil or criminal court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legal constraints, and political and private actors may influence governance and hence choice of enforcement venue. An enforcement behavior model is constructed and tested empirically using a 1990–1997 sampl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air, water, and hazardous waste penalty cases involving individuals. While EPA's enforcement arm embraces the mission of its regulatory arm—minimizing environmental harm—in part, it also has attributes of a police and prosecution force—specifically deterring (and maximizing social welfare) or incapacitating individual violators. Nevertheless, EPA may fail to minimize violations of and generally deter non‐culpable individuals who are affiliated with large firms. © 2002 by the Association for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6.
加强对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障已成为现代刑事诉讼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上诉权是维护被害人利益的一项重要权利。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虽然加强了对公诉案件被害人的权益保障,赋予其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和一些诉讼权利,但并未赋予其作为当事人最为重要的一项诉讼权利——上诉权,从而影响了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充分行使和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网络电话第一案有多重法律价值:非法不等于违法,违法不等于犯罪,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公安机关不依法进行的刑事诉讼行为就是违法的行政行为,就具有行政诉讼的可诉性;法律更应当明确规定发回重审的适用情形,而不应当由二审法院自由裁量,刑事诉讼法对诉讼结构的设计应当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8.
对树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全国公安机关正在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本文试图通过对公安队伍建设的研究,对适应新形势,倡导警察公共关系理念进行分析,对警察行为和功能在公众中的心理影响、传播沟通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警察良好形象的树立等问题进行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只有深入研究刑事诉讼结构组成部分之间互动关系形成的机理,才能够制定出理性的符合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法来。当前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存在着侦查本位化、辩争权相对较弱、审判权缺失等诸多问题,无法充分实现保障人权的诉讼要求。只有在刑事诉讼中去除诉讼侦查化,实现控审分离、控辩平等、确保审判中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制度理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铁路刑事案件是指铁路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各种犯罪构成。铁路刑事案件的分类标准是复合性多层级的,通常包括发生犯罪行为的具体场所、案件性质、作案手法、被侵害对象等。研究铁路刑事案件的分类标准及铁路刑事案件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与铁路有关的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为铁路刑事案件研究及侦查学研究提供帮助,以便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涉及铁路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