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中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提出了“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十四项建议”。该建议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准备以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的名义向即将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交通过。宪法是确立国家权力与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以及公民权利与公民权利之间关系的根本法律。宪法一经制定以后,依据宪法所建立起来的各种宪法关系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维护宪法的法律权威。那么,为什么要修宪?怎  相似文献   

2.
新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一内容是建国后三部宪法都没有的。只有大家都遵守和履行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应尽的各项基本义务,才能保障大家都享受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在资本主义社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仅不是平等的,而且是根本对立的。这种对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社会的公民权利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权利意识,是民主法制意识的重要内容,在宪法学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几乎是同等重要的,宪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没有公民权利意识就没有真正的民主,也不可能有现代法制。因此,提高公民权利意识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即:除了国籍的限定外,这个国家里所有的人都是公民,不论财产、出身、职业、信仰、文化程度等等一切差别,当然也没有“阶级烙印”。因此,公民是平等的,“平等”是公民的最…  相似文献   

4.
一、政府行宪观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然而,宪法制定出来后仍然是一纸空文,仍然处于“立宪”阶段,唯有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宪法的实施,方能体现出宪法的这种极大的权力和尊严,即“行宪”。而政府的行宪观则是重中之重,关系法律的权威,甚至决定着整个民主化的进程和法治的最终实现。我们知道,权利———权力关系是宪法关系的基本核心,宪法关系的基本精神是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有学者认为,1982年的宪法之所以是建国以来的最好一部宪法,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5.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宪法保障,(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宪法确认宪法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大法,确认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思想、主体内容、基本要求,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一规定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宪法依据,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法治保障得以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筱萍 《奋斗》2001,(9):48-49
权力和义务是什么关系?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还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可见权力和义务的关系具有统一性,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 《奋斗》2024,(4):4-12
<正>一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要按照宪法确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政权体制和活动准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保证国家机关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 《先锋》2024,(2):4-9
<正>一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要按照宪法确立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政权体制和活动准则,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保证国家机关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  相似文献   

9.
朱贻庭认为,当今中国所建立的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民本”。它不仅是一种政治理念,而且又是著之于宪法的制度安排,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官本”政制。同时,社会主义民主又与健全法制紧密结合,实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  相似文献   

10.
民主政治,是指大多数人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的政治制度。中国的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保证和维护最广大人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的政治形式。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根  相似文献   

11.
此次宪法修改 ,将依法治国正式写进了我国宪法。这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要实行依法治国 ,首先必须要准确理解其内涵。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其中不少观点已形成了普遍性的看法。但我们认为 ,这些普遍性的看法中 ,有一些观点还值得进一步思考。一、关于依法治国的主体关于依法治国的主体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说得十分清楚 ,那就是人民群众。我国宪法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 ,…  相似文献   

12.
一、宪法权力体制与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性质行政强制执行权涉及行政权与司法权之界分,从理论上讲,应该首先是一个宪法问题。从权力体制划分来看,在我国宪法体制中,包含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国家元首的权力、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国家审判机关的权力以及国家检察机关的权力等。其中,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享有行政权,而人民法院则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在权力体制中,  相似文献   

13.
1.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个代表”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坚持执政为民。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以人民为本位理应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基础 传统社会主义的特征是计划经济,通过计划手段、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历史证明,这是缺乏效率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实行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我国的宪法和法律,都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他任何地方、部门,任何机关、党派、团体和个人都无权代替。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5.
宪法是一张写着公民权利的纸,是否保障和尊重人权,是判断一国宪法乃至整个法律体系是否具有现代性的基本衡量标准。从当今世界各国宪法比较中可以发现,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构成各国宪法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内容。2004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33条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是为我国宪法的发展奠定了现代精神和新的价值标准。当然,人权的宪法保护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所谓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指人民代表大会权力行使的过程、原则和结果。它既区别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机制,又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核心。一、人民代表大会权力运行的范围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运行过程实质上是代表人民当家作主,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的过程。我国宪法和组织法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权力运行范围分别作了规定。这些规定概括起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权力机关所享有的立法、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监督和人事任免的权力。立法权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有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曾说:“宪法是一张写满公民权利的纸。”所谓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所规定的为保障每个人充分发展其个性,而必须享有的有关人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首要的、根本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权利,它是公民个人在国家和社会中应予保障的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理应成为宪法制度的核心内容。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即在于确立了“保障基本人权”、“人民主权和有限政府”、“法治”等原则,由此可见,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是宪法的核心,是宪法的一块基石,是宪政区别于其他任何政治体制的一个核心要素。当今世界各国的宪法均非常…  相似文献   

18.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当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民的很多基本权力尚未真正落实,群众中缺乏民主意识的现象比比皆是。凡此种种,除了与政治体制本身不完善有互为因果的联系外,封建传统观念中那些亵渎民主权力的因素也是重要的思想根源。因此,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权力主体与客体,以及由此形成的传统观念,对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将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我体会,要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一个重要方面是强化监督,而强化监督的关键在于发展民主。一、正确认识监督与民主的关系所谓监督,就是权力主体及其委托者对权力的授予、权力的行使、权力的解除的全过程实施的监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就是说,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是我国宪法所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文章探讨和研究了人大监督权的内容和范围、人大监督权实现的重要性以及从哪些方面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真正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人大监督权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