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刑事政策学的基本内涵与研究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在理论逻辑上界定为“刑事政策”,在基本层面上可以明确限定为同犯罪防控相关的所有社会公共政策,既包括以刑事法律为表现形式、以刑事类措施为手段特征的社会公共政策,还包括不具有刑事法律的表现形式或者不具有刑事类措施的手段特征、但是具有防控犯罪价值内容的其他社会公共政策。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具体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刑事政策学的宏观研究对象是刑事政策的内涵界定与关系属性,中观研究对象是刑事政策的结构体系与运行过程,微观研究对象是刑事政策中的刑事法律政策。  相似文献   

2.
从关系论的角度,对刑事政策学与公共政策、犯罪学以及刑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划清了三者之间原本模糊的界限,同时也借鉴了彼此的共同理念,刑事政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和架构也确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刑事科学领域,刑事政策学正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但围绕刑事政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学者们各执一辞,认识并不统一;在刑事政策的概念、刑事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刑事政策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拟就概念争议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刑事政策研究应立足广义的刑事政策观,采取从公共政策宏观系统进入刑事政策微观系统(子系统)研究的宏观技术路线,处理好借重公共政策已有研究成果与侧重突出刑事政策个性特点的关系,综合运用好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系统论、社会资本解释范式等研究方法,并牢记对各种刑事政策现象进行中道价值权衡的理性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刑事政策是刑法的核心和灵魂,刑事司法政策是刑事政策在司法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国家控制犯罪目标的有效实现。职务犯罪中的刑事司法政策根植于我国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总体框架之中。基于对我国职务犯罪形势的基本判断,在相当时期内职务犯罪的刑事司法政策应“以严为主,辅之以宽”,且应避免从严过度、不依法从严和无节制擅法宽大的错误倾向,做到严格依法办案,公正文明高效执法,努力实现对职务犯罪的有效控制,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论未成年人恢复性刑事司法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和谐取向的刑事政策理念,恢复性刑事司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领域,这一理念具有更积极的适应性和更广泛的适用性。恢复性刑事司法模式对我国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是公共政策学本土化研究和学术发展的重要一年。在借鉴国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在分析框架层面提出的政策过程新模型、建构主义政策研究纲领、制度理性选择框架、政策创新和扩散的政策网络视角等都有显著的学术创新;在研究主题层面,他们立足我国重大经济社会政策问题,重点关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信息、公众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民主化与法制化等重大问题。在学科前沿层面,公共政策协同性研究、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公共政策工具研究、公共政策伦理研究将成为公共政策学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以犯罪和犯罪人的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以及罪责刑相适应、处罚目的等原则为依据而提出的,这种刑事政策思想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本文阐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赋予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以丰富的内涵,论述了贯彻落实这一刑事政策的立法、司法途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刑事政策并不为公共政策领域所接纳。一方面是由于刑事政策的外延过宽或过窄,与公共政策的外延相冲突;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共政策体系的局限性,现有的建构无法为刑事政策提供存在空间。要明确刑事政策的公共政策定位,必须从上述两方面着手,协调刑事政策与公共政策概念的外延,调整公共政策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刑事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刑事政策概念应当具有科学性,而这与刑事政策学的科学性紧密相联.刑事权力应当成为界定刑事政策概念的逻辑支点,因为作为科学的刑事政策学是一种关于刑事权力的理论知识体系.刑事政策学的科学性,使它不得不限于研究刑事权力与最明显最极端的分裂性社会行为之间的矛盾,这既是其高明之处,也是其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